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党的光辉历史,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重要功能。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同时提出“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2024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对党史学习教育作出了比较全面的规范。大学生是青少年群体当中规模较大、素质较高、思想较活跃的人群,他们踌躇满志、积极向上、热爱生活,既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又肩负着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与担当,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加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和论述。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史、明史、悟史和用史要以坚持正确的历史观为前提。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是新时代大学生的题中之义。习近平党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其内涵之丰富、意义之深远,是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科学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发展,是正确的、系统的、科学的党史观。新时代大学生对习近平党史观的积极践行主要表现在对党史学习教育的学习上能否做到将其内化于心而外化于行。而今在全党全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各项活动的推动下,各大高校不断开设“五史”相关课程,如中共党史、改革开放史等,以引导广大学生坚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理性、正确对待历史,结合史实客观、辩证地评价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科学把握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发展规律;同时引导广大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靠的是什么,进一步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等基本原理,从而增强学生信仰、信念、信心,最终坚定做到听党话、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刻起,就是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我们中华民族迎来了光明、迎来了希望、迎来了胜利,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让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剥削、被奴役的悲惨命运,真切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的百年斗争史;也是一部让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奋斗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目前我们正斗志昂扬、满怀信心地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为时代新人的大学生,我们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更应该主动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奋进的勇气和力量,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思潮风起云涌、相互激荡,加强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主线和主流本质,把握自己的精神命脉,更好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大学生理论辨析、明辨是非,善于判断选择。当前,一些国内外敌对势力打着“重评历史”的幌子,削弱、歪曲、编造历史,妄图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抹黑英雄,诋毁革命领袖,扰乱人心,从而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高校要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引导学生用唯物史观的视角,去真正了解历史、把握历史,加强对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目前了解更多学生是通过学校开设党史课程、开展相关党课讲座、举办党史知识竞赛或党史故事我来讲活动等形式来了解党的历史。新时代新征程,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点,除了课堂讲授,更应让学生走出校园,善用“大思政课”,充分挖掘党的红色资源,讲好党史故事,让学生在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或烈士陵园等场景中深刻感受党的初心和使命,真正做到让党史学习教育内化于心。
依托红色资源,高校思政课教师应精心设计相关红色文化教育教学专题并录制成精品课,同时带领学生团队制作微课作品,建立教学资源,并将相关资源上传教学平台,让学生在制作相关作品中收获成长,更拉近学生与党史学习教育的距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如何赋能教与学显得尤为重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整合党史学习教育中各项资源,让红色资源“动起来”、革命文物“活起来”、革命精神“燃起来”,让党史学习教育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更加立体、更加生动、更加丰满。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对党史人物、故事、事件和精神形成共情共鸣,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成就有更多了解,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有更深刻的理解,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有更深刻的感悟,最终能够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知情意行相统一。
基金项目:2021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习近平党史观研究”(项目编号:2021LSZ104);2022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高职院校‘00后’大学生抗逆力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KY1355)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