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生活焕发时代新风,共读共建引领社区营造

2025-02-16 00:00:00王玉梅李菲星
现代阅读 2025年2期
关键词:首都图书馆丰台区书香

2024年末,本刊和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有关团队一起,走访丰台、大兴、通州和顺义四个区的八个典型社区(村),深度体验北京“书香社区”建设的多种面相。这些社区充分发挥基层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向上联通政府惠民网络,向内挖掘社区资源,因地制宜组织各类阅读推广活动,让书香在基层生根发芽。我们看到,阅读生活焕发时代新风,共读共建引领社区营造,北京“书香社区”建设卓有成效。

社区引导,特色活动让阅读融入生活

一大清早,家住顺义区后沙峪镇江山赋社区的曹中翠大姐将小孙子送进幼儿园,就到社区参加合唱排练、支援社区劳动。劳动之余,曹大姐还随着其他合唱团员一起加入了社教中心组织的读书队,他们以《生命金辉》《自主健康》等图书内容为主题,坚持每周二、周日各两个小时,集体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系统读书活动。

三年前,为了帮儿女照顾小孩,曹大姐从四川老家来到北京,多姿多彩的社区文化与阅读活动让她找到了归属感,不由发自内心地感慨:“我们老年人的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丰富了很多。原来我觉得在北京不好玩,现在我觉得北京的生活比之前真是好得太多了,也爱上这个社区了。”

像曹大姐一样不亦乐乎地参与社区阅读文化活动的居民,在新时代北京大街小巷的社区里十分常见,已形成相当规模。随着“书香社区”建设,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中来,因而逐渐融入社区公益服务。以社区共读为桥梁,字纸传音之间,街坊邻里从隔膜到和谐,从分散到团结,形成了“书香传家、安居乐业”的氛围,更抒达了大家的幸福感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与江山赋社区相似,通州区中仓街道西上园社区作为第十三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书香社区”,也通过多元阅读平台和文化活动,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走进西上园社区服务站,一进门便是装潢温馨的大片儿童阅读区,穿过办公区,走廊深处是以图书室为中心的社区室内活动区,阅读、琴棋书画等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在这里开展得有声有色。受条件限制,图书室展出的图书数量不多,但品类时新,内容涵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通州区通运街道水仙园社区“水仙精华读书会”组织者王淑兰讲起书友通过读书会增进沟通、凝心聚力的经历时,款款而言:“学通州历史,让四面八方来通州买房居住的社区书友们高高兴兴地汇聚到一起,大家了解了通州的历史沿革、解放战争时期的管辖范围等本地历史文化知识,发现了许多有意思的细节。大家共同探讨,再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分享,每个人都很受益。”

一倡百和,阅读推广人让书香建设实现自主成长

顺义区旺泉街道宏城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李霞介绍,84岁老党员叶志涛多年来坚持参加社区共读活动,一边带着孩子们阅读,一边手把手教授他们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仿文物手工艺品,让爱国主义教育在活学活用中深入人心。老爷子还自发将藏书全部捐赠给社区阅读室。他的事迹带动和影响了社区一批青年、壮年和老年人,引领大家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大兴区清源街道丽园社区也有这样一位热心的阅读推广人。有着作家、编辑、心理咨询师、清史研究者等多重身份的李瑞芳,在陪伴女儿阅读的同时,不仅利用节假日在社区开展各种读书活动,还把自家所在楼门打造成书香楼门。一进单元门,“在楼门,找个书友”映入眼帘,再往里走,就到了以童书为特色的“便民阅读角”,《小皮球和四个房子》等绘本依次摆放,墙上还有更多以书封形式张贴的推荐书目。李瑞芳介绍,为了带动更多人爱上阅读、推广阅读,她还组织了“社区故事人”培训,经常参与的小朋友已经成长为能够独立策划一场读书活动的青少年,令她非常欣慰。社区书记刘燕玲介绍,除了阅读推广人,社区还积极打造“七彩童年”绘本馆,举办“传统文化故事会”“趣味诗词大赛”等一系列亲子活动,建立了读书分享群、亲子阅读讲座等长效机制,强化家庭间的阅读互动,让书香浸润家庭,进一步提升社区的文化氛围。

丰台区新村街道刘孟家园的老厨师季淑芳,更是拿出自己半世纪以来收集、珍藏的菜谱图书3500多册、期刊2000多种,以及20世纪50年代至今各大菜系数百本菜谱,在刘孟家园文化中心里打造了一个民间的“中国厨师博物馆”。刘孟家园前身的一部分是花乡刘村,自古有出厨师的传统,清末更是曾有卢家、刘家、宋家三大姓的人专司厨艺。博物馆的设立,让前来参观的社区居民无不为季淑芳的文化传承所震撼,也对村落历史和烹饪文化多了一份了解。社区工作人员廖婷菊介绍,刘孟家园文化中心2018年成立,在软环境和活动策划上下了很多功夫,一是积极传承花卉、烹饪等村落文化,二是紧密联合周边高校开展志愿伴读等活动,由于回迁房“熟人社区”的特点,居民的参与率、响应度较高,大家推广阅读的积极性更

高了。

阅读从来不是一个人、一个组织的事儿,当更多热心的推广人行动起来,社区阅读将以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个个阅读推广人正在通过自己的实践,使爱读、领读、共读成为书香建设的重要支点,既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居民的归属感,基层书香建设已经实现自主成长。

突破边界,惠民举措让阅读触手可得

依托草桥村图书馆,丰台区玉泉营街道草桥村成功探索出一条数字化与传统阅读结合的社区文化建设之路。丰台区草桥村居民常去的草桥村图书馆,馆藏图书3万册,覆盖政治、文学、科学等20个类别,是丰台区图书馆的第一家社区级分馆。数字化建设是其一大特点,作为首都图书馆一卡通服务点,该馆率先引入了计算机管理系统,将借阅、办证、查询等操作全面数字化。馆内不仅设有自助办证设备和电子阅览设备,还搭建起了便利高效的数字资源平台。居民王峥说,这里环境好又安静,每到周末经常“一座难求”,爱看文学作品的他每周都要过来好几次。提金凤阿姨也表示,由于家附近的这家图书馆,孙女每周五必来自己家,就为了周末能在这儿看书。村活动负责人、草桥村图书馆馆长牛一婷介绍,该馆每年新增藏书500册,年接待读者超过两万人次,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最新、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吸引王峥的另一个点,是这里“只要提需求,每个月都能看到新书”。而这背后,是首都图书馆通借通还、图书流转等一系列惠民服务的大力支撑。首都图书馆原党委书记、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肖维平介绍,以首都图书馆为中心馆,各区图书馆为总馆,街道、乡镇图书馆为分馆,社区、村图书室为基层服务点的总分馆制服务体系已基本建成。以丰台区为例,通过一卡通服务,读者可以在任一分馆借到全市428家联网成员馆的图书。而且,为提高使用效能,这些图书馆每季度进行一次图书流转,每年新增、调配、流转配送图书比例不低于总藏书量的1/3,使读者有“常来常新”之感。

2022年8月,首都图书馆正式推出“阅享京彩”网借服务平台,提供“送书上门”和“送书到分馆”两种借书方式,为北京全市读者提供图书快递服务。此服务平台涵盖首都图书馆全部百万册中文可外借图书,使传统借阅从线下转为线上,进一步打破了图书馆的馆舍空间、开放时间、辐射范围等因素限制,将单馆服务拓展到全市联动,有效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效能。

据首都图书馆统计,截至2024年11月,北京市公共阅读空间从新中国成立初期零星的几家已发展到如今四级公共图书馆(室)总数达到6026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228个,遍布全市街道、乡镇、社区、村,15分钟即可到达,家门口即享“诗与远方”。移动数字阅读的兴起,进一步降低了阅读成本与门槛。阅读触手可得,成为北京居民休闲生活的主要方式,“全民阅读”成为新北京的一张名片。

扩大覆盖,多方参与让阅读回归社会

在你想象中,物流基地等着出车的卡车司机师傅是不是只能百无聊赖地刷手机或者抓紧时间睡一觉?不一定!走进大兴区京南物流基地门口的暖心驿站,你会发现这里温暖如春,有的司机在按摩椅上、淋浴间里、饭桌旁休息、洗漱、吃饭,有的则在读书角、图书阅览室读书看报。暖心驿站的图书角位于一层,近百平方米的阅览室位于二层,两处共有超过500册图书供司机阅读。

距此不远的龙湖天街商场,有一处“小哥驿站”,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暖心的便利服务。那里24小时开放,有图书、饮用水、电源、沙发,活跃在附近的快递、外卖、保安小哥累了能歇脚、休息有书读、交流有场所。

在丰台区刘村街道利民菜市场,也有一处安静的读书角。2024年1月,利民菜市场进行二次升级改造,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绘画+诗句”装点,增设了市场“读书角”。读书角约十平方米,两面书架、绿植环绕,200余册图书已经过不少人的翻动。正在看书的李女士说,读书角的出现让她很意外,上次来买菜,她读了半小时的人物传记。

社会力量的介入,让书香驿站、书香菜市场等新型文化空间不断涌现。“考虑到丰台站周边旅客较多,特别是夜间和非高峰时段等车的旅客有空闲,区里在周边的24小时便利店打造了书香便利店。我们希望旅客无论在站内还是站外,在休息的同时都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感受书香的陪伴。”丰台区新村街道市民活动中心主任刘丽莉说。

2024年,丰台区委把构建“15分钟公共阅读体系”列入了重点任务和政府的折子工程,已建成249家“15分钟公共阅读空间服务点位”。丰台区文化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白晓波介绍,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发挥社会力量,全区有20多个企业积极响应,已经建成汇爱大厦公益阅读空间(面向特殊群体)、药王谷开阳里店书香驿站、北京园博大酒店(书香酒店)等10个特色阅读空间,为读者就近就便提供了舒适温馨的读书、学习、交流的公共阅读空间,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

关于持续推动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长、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在走访活动中说:“当前,全民阅读已在北京社区建立起基层设施,实现了从无到有,逐步将阅读和居民需求、社区文化融合。下一步,应关注阅读如何生活化,切实融入社区生活中,连接人心”。他强调,全民阅读是每个人的事儿。以人为主体,推进阅读社会化,不断提升社会志愿者、社会阅读组织、阅读推广人等社会力量的阅读服务水平,让阅读回归社会、回归人、回归人心,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深化全民阅读,让阅读走向基层,走向生活。

作者单位: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首都图书馆丰台区书香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丰台区各级工会为防疫一线送上“娘家人”慰问
工会博览(2022年16期)2022-07-16 05:54:20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中小学校长(2022年4期)2022-05-28 11:40:36
北京市丰台区超声质控调研分析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学生天地(2020年6期)2020-08-25 09:10:48
最是书香能致远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公共图书馆 读者满意度评价研究
书香何来
学与玩(2018年5期)2019-01-21 02:13:10
北京市丰台区语言文字工作导览图
教育家(2016年29期)2016-09-26 06:54:48
《台湾风物图卷》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
台声(2014年7期)2014-12-12 03:4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