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2025-02-14 00:00:00孟晶晶周艳丽于洋姚方杰乔宏宇王艳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3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摘要" 为满足对园艺专业人才的多样化需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和专业素养,通过明确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的教学方案设计,对该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教学方案设计方面,系统梳理种质资源、引种等理论知识,应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具体探索包括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问题引领教学以及小组研讨分析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将讨论—合作—参与式教学模式引入课程,并在课前、课后推送学科前沿研究成果,使教学紧密联系科学,拓宽学生专业视野;采用科教融合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科研基地或校外联合基地相结合;优化考核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的过程性考核评价。实践表明,该教学改革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了较好的教学达成度,学生的及格率达100%,教学效果显著提升。本文为提高园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混合式教学;园艺植物

中图分类号" G642;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5)03-0116-04

DOI号 "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5.03.025

Exploration of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l of Horticultural Plant Breeding course

MENG Jingjing ZHOU Yanli YU Yang YAO Fangjie QIAO Hongyu WANG Yan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118, China)

Abstract" To meet the diverse needs for Horticultural majors and further cultivate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 and major quality, a blended teaching model for Horticultural Plant Breeding course was explored by clearly defining the teaching program design of this course. In terms of teaching program design,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introduction was systematically combed, and the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model was applied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ternet to achieve the course teaching objectives. Specific explorations included using blended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methods, as well as problem-based teaching, group discussion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to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introducing the discussion-collaboration- participation teaching model into the curriculum, and pushing cutting-edge literature on the subject before and after class to closely link teaching with science and broaden students’ professional horizons; adopting integrated teaching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methods, combining teaching content with teaching and research bases or external joint bases; optimizing th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and adopting diversified process evaluation. Practice showed that this teaching reform had effectively simulated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achieved good teaching achievement, the pass rate of students was 100%, and the teaching effect had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is article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Horticulture major and promoting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 Horticultural Plant Breeding; cultivation of horticultural talents; blended teaching; horticultural plant

园艺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之一,其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培养适应现代农业领域具有创新能力的园艺专业人才至关重要[1-2]。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园艺植物新品种选育与良种繁育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是高等农业院校园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其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能指导和加速园艺植物新品种的优质、高产及高效选育。曾慧兰等[3]对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方式进行改革,认为该课程在园艺专业综合型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优化教学内容、细化考核方式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科研素质等综合能力。混合式教学模式可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巴青松等[4]对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研究,该模式可根据学生需求提供更多优质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参与度,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陈小芳[5]探索了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认为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积极性和参与度,进而提升学习效果。李慧敏等[6]研究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改革,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发挥两者结合的优势,提高了教学效率;该模式涵盖了课前学习任务、课中线下讲授实训和课后拓展3个阶段,重视过程性考核,同时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技能竞赛和实践活动等,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在园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明确该课程教学方案设计,利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从学生主体化、教学内容优化、科教融合化和考核评价多元化等方面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成为教学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1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方案设计

郑晓东[7]研究认为,该课程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为主要方向,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技术技能的应用,学生掌握园艺植物育种基本技术,为其从事园艺植物育种工作奠定重要理论和实践基础。该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园艺植物育种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在理解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参与实际生产工作,充分认识社会生产对园艺植物新品种的要求,提高对园艺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专业人才。该课程教学方案的制订涵盖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系统梳理理论知识。根据课程特点,将理论部分按照种质资源、引种、选择育种、常规杂交育种、优势杂交育种和营养系杂交育种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化梳理,授课时将其与园艺植物种类中的果树、蔬菜及花卉等内容相互衔接,并有选择性地突出教学重点。其次,应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深度融合面对面授课与现代网络教学的优势,实现由“以教师为主”到“以学生为主”的转变,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最后,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结合农业创新发展要求,让学生认识到提升自主学习、创新实践的能力,是新农科建设中多方位培养农林人才的重要方向;将种业振兴作为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在园艺植物育种领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增强其推动种业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结合该课程建设目标,依托精品线上教学资源,采用混合式教学、问题引领教学以及小组研讨分析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将讨论—合作—参与式教学模式引入课程,并在课前、课后推送学科前沿研究成果,使教学紧密联系前沿科学,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激发其学习兴趣。

2.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课前要求学生通过慕课等平台预习相关知识,课中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后通过超星学习通在线教学平台阅读推荐文献及讨论相关问题,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增加课堂提问、讨论和翻转课堂等教学设计,通过案例引入、思维启发和问题探究等方法,让学生参与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中加入学科前沿研究成果,将科学层次与学科前沿相结合,增强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巩固和拓展其专业知识[8]。例如,设置议题“我来讲育种”,要求学生结合学习内容,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各组选定的园艺植物进行品种产业现状分析,并进行小组展示。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丰富了其所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其总结发现品种选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了解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对种业振兴的重要性。

2.2 问题引领式教学

采用任务驱动、小组讨论、方案设计和报告等多种方法开展教学,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实地学习和操作,让其参与到园艺植物实际生产工作中,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潜力。课前,推送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巩固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并阅读新的文献内容,以学习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将视频、图片和案例等教学资源导入课堂,引发学生思考,并设置主题讨论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进行学习,发挥问题引领作用,促进学生深度思考。例如,在讲授园艺植物育种途径知识时,提出“你所知道的园艺植物新品种是通过什么途径选育出来的”“对于同一种园艺植物,其选育新品种的途径是否可以不同”等学生熟知且感兴趣的问题,将这些涵盖重要知识点的问题贯穿教学内容的始终,利用实例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对于有性杂交技术等知识,可采用视频教学方式,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为后续的实际操作打下基础,并在课后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促进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

2.3 小组讨论式教学

以学生为主体,成立4~5人的育种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共同讨论和辩论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师生共同梳理和归纳知识框架,并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解释说明和总结,培养学生沟通合作和提出观点的能力。例如,在“种质资源”这一内容的课堂教学中,提出项目“以一种园艺植物为例,给出适宜的种质资源保存方案”,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根据植物的特征,比较不同种质资源保存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适宜的保存方案;各小组代表以PPT形式进行汇报交流。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创新,提高发现、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增强其自信心、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2.4 科教融合教学

科教融合在园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张健[9]对深化科教融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进行研究,认为采用整合资源、加强合作以及校企协同育人等方式,能有效推进园艺专业科教融合工作。董华芳等[10]研究了产学研相结合在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认为其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透彻知识点,更要学会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并提升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科研基地或者校外联合基地相结合,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开展实地学习和操作,让学生感受和参与实际生产工作,激发其投身园艺事业的热情。例如,学生实际参与专业教师的研究课题,操作杂交授粉、植物性状调查和品种比较鉴定等实验,并到企业参观和实践,以形成综合运用课程内容进行实际探究和知识迁移等能力。此外,设计“杂交技能”小竞赛,让学生对茄果类和瓜类蔬菜进行杂交授粉实验,经过管理后收获果实,培养其严谨踏实的做事态度,促使其感悟育种学家们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索和创新精神。

2.5 考核评价体系优化

完善考核制度,是采用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将教学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进行有机融合。该课程的过程性考核内容包括线上学习情况(教学视频观看、主题讨论和试题测试等)和线下学习过程(学习主题分享、课堂互动表现、PPT汇报、实践操作和作业完成等)2个部分,课程最终成绩采用线上学习评估(30%)+线下学习评估(30%)+期末闭卷考试(40%)的综合性评价方式,形成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3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成效分析

在该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中,教师团队通过总结不同学年的授课经验与成果发现,学生学习成绩的及格率明显提高,其中创新班学生的及格率达100%。混合式教学改革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实现了较好的教学达成度,教学效果显著提升。经过该教学改革实践,大部分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和互动,其普遍认为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效果显著提升;大部分学生表示会继续选择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开展学习,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实施科教融合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实践课堂参与积极性有所提高,实践能力提升显著。实践中,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和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项目,参赛人数明显增多,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2022、2023年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获省级二等奖和三等奖。课程教师团队的教研水平显著提高,教研课题获批、论文发表和教学竞赛获奖的数量明显增加。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拓展了其学习的广度与深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趣味性明显增强,教学效果提升明显。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线上完成基础知识学习、学习进度观测,通过多种线下教学方式的融合,实现对课堂的有效翻转,结合讲座、演讲、实验操作和项目设计等活动,发挥小组讨论、任务协作和面对面交流等形式的优势,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同时,应用超星学习通等网络教学平台,采用线上线下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规划学习;通过多层次、混合式教学,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本文通过明确园艺植物育种课程的建设目标,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通过问题引领、小组讨论和科教融合等方式,优化教学内容设计,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并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优化过程性考核评价等。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其主动思考和研究,提升了教学效果,将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林院校人才教育进行创新融合,为园艺专业课程建设和提高园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高青海,陆晓民,贾双双,等. 农林院校园艺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以安徽科技学院园艺专业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7):280-282.

[2] 吴立全,于兴业,姜佳奇. 高等院校园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6):142-145.

[3] 曾慧兰,高阳,李兴杰,等. 基于综合能力培养的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改革初探[J]. 现代园艺,2022(23):173-174,177.

[4] 巴青松,张兰兰,李桂萍,等. 基于SPOC的园艺植物育种学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2(1):83-88.

[5] 陈小芳. 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23,45(3):14-17.

[6] 李慧敏,郭益红,尤伟忠,等. 基于深度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蔬菜生产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 安徽农学通报,2024,30(11):119-122.

[7] 郑晓东.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高教学刊,2022,8(36):155-157,161.

[8] 魏兵强,张高原,吴玉霞,等. 新农科背景下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策略与实践[J]. 甘肃高师学报,2023,28(5):90-94.

[9] 张健. 深化科教融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以园艺类专业为例[J]. 园艺与种苗,2021,41(12):88-91.

[10] 董华芳,张旭东,杨军,等.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改革探析[J]. 现代园艺,2022(13):178-180.

(责任编辑:杨欢)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
自媒体环境下游戏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
基于MOOC的研究生混合式教学的实践
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人间(2016年30期)2016-12-03 22:19:16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逻辑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智富时代(2016年12期)2016-12-01 16:39:14
机械制图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价值工程(2016年30期)2016-11-24 14:28:49
赛课网络平台混合式教学在居住空间设计的应用
戏剧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20:23:00
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8:36:50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0:3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