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春节拼车回家”多些温柔以待
临近春节,回家过年成为难题,网络拼车回家成为有效方法。然而,拼车与非法运营的界限模糊,给拼车发起人带来困扰。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近日发布行政处罚诉讼典型案例,张某驾驶汽车,从A 县载3 名乘客至B 县收费60 元,被认定非法运营网约车,罚款5000 元。法院认为张某行为属“顺路捎带”,撤销处罚及复议决定。此案例明确了“顺风车与违法运营网约车的认定界限”。
“春节拼车回家”是一种共享经济下的出行方式,旨在降低出行成本、提高出行效率,监管部门应多些理解与包容。对于拼车发起人来说,收取一定费用既减轻了个人的经济负担,也缓解了春运的交通压力。他们的初衷都是为了能够顺利回家过年。相关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理应对拼车行为予以理解和支持,尽量在法律框架内为其提供便利。
当然,为了保障拼车的安全,大家拼车过程中要选择信誉良好的拼车平台或朋友推荐的车主;要明确费用分担、路线安排等细节,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最后,要注意人身财产安全,尽量避免夜间行驶等高风险行为。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确保拼车的安全与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