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引来更多关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教育体系将体育纳入升学考试中,让学生掌握相关体育技能。体育器材是辅助体育活动开展的物质基础,但是,目前有大量的体育器材并不适合小学生使用,为了让体育课堂更加丰富,让学生真正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学校和教师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自制体育器材,不仅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提升了体育教学效果,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运动习惯,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体育器材" 自制体育器材" 小学体育" 体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8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02-(2025)-03-124-3-HQW
小学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小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非常愿意参加体育活动。然而,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身心发展不完善,力量和速度不足,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较差,导致部分体育器材不适合小学生使用。同时,部分学校经费紧张,体育器材有限,并且种类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应用的需求。因此,为了满足不同阶段学生对体育器材的需求,也为了缓解体育器材不足的情况,更出于学生安全方面的考虑,教师选择自行制作体育器材,既丰富了体育活动,也让学生更好地锻炼身体,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1、自制体育器材开展体育活动的益处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自制体育器材,具有诸多的好处,具体表现为:一是经济实惠。体育器材作为消耗品,学校大量采购的体育器材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并且有大量的体育器材并不适合小学生使用。自制的体育器材多是运用塑料瓶、纸箱、旧衣服等废旧物品来制作,种类较多,既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体验,也降低了学校的财务负担。二是激发学生的创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学生会充分思考开展的体育活动,思考制作满足需要的体育器材,思考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制作有效的器材,并最终动手参与制作,进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三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制体育器材是需要学生切身参与其中的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多运用废旧材料带领学生制作体育器材,让学生参与到废旧物品回收再利用的过程中来,让学生意识到废旧物品所具有的价值,进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五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一个人很难独立制作体育器材,需要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这能促进学生沟通技巧的发展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同时,学生使用自己制作的体育器材,自豪感油然而生,也会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六是提高教学效果。学生自制的体育器材,主要是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来制定的,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升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2、自制体育器材的注意事项
自制体育器材是一种有益的教育活动,满足了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但由于学生年纪较小,在使用的过程中要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教师带领学生自制体育器材,需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是安全性。所有自制的体育器材必须选用安全无毒害、耐用不易碎的材料,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学生造成伤害。教师要严格检查每一个自制的体育器材,确保没有松动的部分或者是锋利的边缘,尤其是攀爬架、平衡木等高风险的体育器材,更要考虑其结构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总之,所有的体育器材都要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一旦存在安全隐患,不能投入使用。二是科学性与适用性。所有的器材要符合体育运动的基本原理,要与学生的身高、年龄、体育技能相符。三是秉持环保理念,保护环境是全世界共同的责任,教师要在学生心中埋下环保的种子,自制的体育器材既要选用可回收或者环保材料,以此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而且还要考虑体育器材的使用周期,以及如何处理不再使用的体育器材。四是要具有教育价值。教师带领学生自制体育器材,并不只是单纯地满足体育活动的需求,而是在自制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例如讲解材料的性质、体育器材应用的知识、设计思路,鼓励学生共同解决问题,进而将自制体育器材活动的教育价值凸显出来。五是维护与管理。教师建立体育器材维护制度,定期检查体育器材的状态,及时修理破损的器材。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的登记制度,记录借用和归还的人员和时间,避免器材遗失。总之,通过自制体育器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活动,充分保护学生的安全,为学生的健康保驾护航。
3、自制体育器材设计小学体育活动
3.1、保龄球
保龄球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运动游戏,其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充满趣味性,深受人们的喜爱。教师让学生观看保龄球的视频资料,讲解如何摆放保龄球,打保龄球的规则,以及打保龄球的方法,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何制作保龄球。学生们在商讨之后,决定统一收集550ml可口可乐的饮料瓶,并将其灌一半水,作为球瓶;收集纸箱,将其裁剪成统一的高度并连接起来,作为保龄球通道的围挡;用排球来充当保龄球,并且气不要充得太足。在体育课上,教师先示范保龄球的打法、动作要领和技巧,然后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轮流打保龄球,一组轮流摆放保龄球,然后再进行调换。这样,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打保龄球活动中来,既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又提高学生手眼协调能力和对力量的控制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开展比赛活动,教师担任裁判,监督学生的行为,评比各小组的得分,这不仅让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更高,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2、两人三足
两人三足是最常见的体育活动,考验着双方的默契程度。同时,两人三足对器材的要求较低,只需要将两人的脚缠在一起。为此,教师可以将条幅、彩带、旧衣服裁剪成大小长度适中的绑带,在活动中将其绑在同学的腿上。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两个学生一组,从一侧走到另一侧,由专人记录组员和时间;教师让4—6个小组同时参加比赛,看哪个小组先走到终点。两人三足属于竞技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奋斗意识和拼搏进取的精神,而且还考验双方的配合程度,一旦配合不当,就会笑料百出,或者是失去平衡而摔倒,呈现别样的场面。由于两人三足开展比较方便,并且每次都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所以教师可多次开展两人三足的活动,随着学生逐渐掌握体育活动的要领,双方默契程度提升,教师可增加活动的难度,开展三人四足、四人五足的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意识到整个小组是一个整体,要听从指挥,默契配合,不要乱了阵脚,进而让学生意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3、布袋跳
布袋跳是将双脚放在布袋中,模仿兔子向前跳跃的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腿部肌肉和身体的平衡能力,以及对方向的控制能力。布袋跳的材料比较简单,一个能够装下学生的布袋即可。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废旧衣服、大米袋子裁剪并缝补在一起,制作成一个袋子,袋子的大小和高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高和体重,避免太小而无法使用,也不要太大不方便跳起来,甚至可能让学生受伤。由于材料来源方便,制作起来比较简单,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结合自身的身高、体重来制作一个袋子,并检查每个袋子是否足够结实,避免其在跳跃中出现破裂的情况。在跳跃前,教师要进行示范,并告知学生如何保持平衡,避免跌倒受伤。在体育活动上,一是个人赛,就是让参赛者从起点跳到终点,整个过程中参赛者必须保持双脚在布袋中,第一个到达终点者获胜。二是接力跳,教师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相同,第一个成员到达终点后,第二个成员开始向前跳跃,直到最后一个成员到达终点。三是娱乐性的活动,教师让几个学生围成一圈跳,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跳,或者是沿着一个方向转圈跳。学生在布袋中跳跃,既感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欢乐,也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4、拔河比赛
拔河是比较传统的团体比赛活动,是力量的较量,是最能体现团队精神的运动。在拔河的过程中,为了获得胜利,学生会使尽全身的力量,让身体各部位都参与其中,所以拔河是非常锻炼身体的一项运动。在拔河比赛中,使用的器材是粗绳,教师让学生收集大米袋子,带领学生将其中的丝抽出来,并按照不同的长短将其整理好。收集和整理完毕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搓绳子,这既让学生了解绳子的传统制作方式,认识到古人的智慧,也可以自行决定绳子的粗细和长短,充分彰显了学生的自主权和决定权。教师带领学生手工制作绳索后,讲解拔河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将学生按照身高、体重、性别分成势均力敌的两队。两队学生分别站在绳子的两边,听从教师的指令开始拔河,直到一方获得胜利。除了集体性的拔河活动,教师还可以组成三人、五人一组的拔河比赛,同学之间自行组成小队来对抗,这种方式不仅提升学生的团队配合能力,更提升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战略眼光,学生会选择有力量、有耐力的同学作为自己的队友。总之,通过拔河比赛来进行力量对抗,能够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5、塑料瓶接力赛
接力赛是一个简单而有趣的团体活动,其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而且还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和身体的协调性。接力比赛活动开展前需准备统一规格的塑料瓶,教师根据场地的大小和参与的人数划出起跑线和终点线,将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一种是传统的接力赛,将塑料瓶作为接力棒,发令枪响后,第一个队员跑向终点,在指定区域与第二个队员交接,依次将接力棒传递下去,第一个完成所有交接并到达终点的队伍获胜。另一种是推瓶接力赛,在塑料瓶中盛少量的水,第一位队员手持木棍,用木棍推动塑料瓶前进,在交接区域将塑料瓶和木棍交给下一个队员,直到所有人都交接完毕。在整个比赛期间,参赛队员只能用木棍触碰塑料瓶,不可以直接用手触摸。参加塑料瓶接力赛,教师要保证塑料瓶、木棍干净、整洁,无尖锐的边缘,场地要平整无障碍,避免学生摔倒。同时,在参赛之前教师还要带领学生做热身,避免运动造成肌肉拉伤。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遵循比赛规则,在规定的区域内交接,推动塑料瓶时不可用手触碰,让学生意识到比赛固然重要,但遵守规则更为重要。通过塑料瓶接力赛的活动,不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了身体,而且增强了团队之间的默契程度。
3.6、纸飞机大赛
折纸飞机是比较常见的手工活动,纸飞机大赛是一项既有趣又充满创造力的活动,非常适合在小学体育课上开展。纸飞机大赛活动不仅让学生享受了制作和飞行的乐趣,而且也让学生简要了解空气动力学的相关知识。一是制作阶段,教师让学生用报纸、彩纸、纸壳自行设计并制作飞机,可以使用直尺、铅笔、剪刀等工具来辅助切割,但是不能使用胶带和回形针等额外材料,所有的纸飞机成品只能由纸张构成。二是开展飞行比赛,第一种是测飞行距离最长的比赛,所有的学生站在同一个起始线上,依次发射自己的飞机,测量纸飞机飞行的距离。第二种是测飞行时间最长的比赛,用计时器记录飞机飞行的时间。这两种比赛形式,都有多次试飞的机会,以最好的成绩为准,最后评比出谁的纸飞机飞得最远、飞的时间最长。在整个体育活动中,教师要将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制作时要避免学生被剪刀、纸板划伤;比赛场地没有障碍物;飞行场地宽阔,避免相互打扰;比赛期间,严禁进入场地内部。通过纸飞机大赛,让学生了解阻力、升力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用废旧材料制作纸飞机,还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可以说,纸飞机大赛是一项寓教于乐的体育活动。
3.7、掷沙包
掷沙包是非常简单且有趣的游戏活动,可锻炼参与者的准确性、手眼协调能力和运动能力。游戏所需的沙包由学生用废旧布料缝制,里面放置沙子,沙子重量适中,避免造成伤害。一是将沙包投入既定的圆环、篮框中,采用定点投掷的方式,以投中次数最多者获胜。二是划出两条界限,两边各站一个人,中间站五个人,两边的人用沙包击打中间的人,中间的人可移动躲避,谁被沙包打中就负责丢掷沙包,击中目标者站在中间来躲避沙包。三是一人同时使用两个或三个沙包,向空中丢掷后并接住,如此反复,计量丢掷的次数。除了丢掷外,还可以用脚来踢口袋,既可以一个人踢沙包,计量踢的次数,也可以是多个人围成一圈,将沙包踢给他人,所有人合力让沙包尽量不落地。掷沙包玩法多样,每种方式都能够给学生带来不同的体验,都能够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其中,深受学生的喜爱。
4、结论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自制体育器材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其不仅解决了体育器材短缺的问题,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丰富日常生活。同学们参与到自制体育器材中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来改造多样化的材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在自制体育器材的过程中,同学们相互帮助,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最重要的是,学生自行制作体育器材,本身对器材就充满骄傲感和自豪感,就会提高运动的热情,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既从中获得欢乐,又提升了个人的身体素质,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天夫,段正滢.借助自制体育器材,强化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4(10).
[2]许晓慧.利用自制体育器材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分析[J].教育界,2024(12).
[3]沈静.利用自制体育器材,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J].新体育,2024(04).
[4]成天明.学校体育活动中自制体育器材的利用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3(24).
[5]陈杰.新器材,新用法,新收获——自制体育器材在小学体育课堂上的巧妙应用[J].教育界,2023(22).
[6]黄燕.自制体育器材在小学体育活动中的有效利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