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背景下南京市溧水区街头篮球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5-02-14 00:00:00吴国庆衣刚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5年3期
关键词:全民健身现状对策

摘要:街头篮球自从传入中国就因其独特的魅力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并很快就在全国各地传播。南京市溧水区的街头篮球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文化现象,它的出现和流行并非偶然。它的产生具有哪些意义,它在溧水区将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分析这一系列问题对推动溧水区街头篮球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首先阐述了街头篮球的概念和特征,然后走访街边篮球场,观察溧水区街头篮球开展现状,发放问卷了解参与者的实际情况。经调查得到如下结论:群众对街头篮球的兴趣较高;参加的人多为男性,女性很少,年龄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下;街头篮球运动缺乏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同时街头篮球场地分布不均匀,不能充分满足街头篮球爱好者们的运动需求。并对此现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今后学者们研究街头篮球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全民健身" 街头篮球"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02-(2025)-03-019-3-TBB

从概念上来看,街头篮球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生活背景下,与主流篮球运动相对立而产生的。毛伟民认为街头篮球与普通篮球是不同的,街头篮球指的是一种在街头流行的篮球活动,是一种反主流文化的篮球活动,与街头活动的本质相符。陈均认为街头篮球分为广义的概念与狭义的概念,广义的概念指的是街头各式非主流的篮球运动形式,狭义的街头篮球指的是三对三的斗牛比赛。与普通篮球活动有所区分的是,街头篮球的自由度更高,篮球表演形式更多样,趣味性更强。

1、街头篮球的特征

对于街头篮球的特征,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张鲲、余普认为街头篮球的主要特征是娱乐与健身集为一体的形式,其强大的娱乐性是街头篮球区分普通篮球运动的主要特征。许雯雯认为街头篮球的最主要特征是文化特征,作为街头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街头篮球展现的也是美国黑人文化,其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黑人文化以及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以此来丰富人们的生活。Turco D M认为街头篮球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功能,街头篮球运动的开展为街头商业提供了新的商机,商家可以通过街头篮球活动的宣传获取更大的知名度,而这种宣传方式最主要的竞争优势在于成本非常低。基于此,本文总结了街头篮球的几个特征。

1.1、创新性

与传统篮球不一样,街头篮球对场地、组织形式以及参与者的自身条件限制不高,注重的也不是比赛结果,而是表现自我、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张扬自己的个性。街头篮球爱好者一般不受篮球规则的限制,篮球动作也较为随意,展现着个人的篮球运动习惯和多样技术,还包括一些花式运球技巧和创新性比赛规则等。在街头篮球运动中,篮球爱好者可以充分享受打篮球的快乐。

1.2、商业性

商业性是街头篮球的重要特征,在我国,知名度较高的街头篮球比赛是可口可乐和耐克冠名的街头篮球比赛项目,其商业性较高。这些大型品牌冠名街头篮球比赛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以及通过赛事活动进行企业品牌及产品宣传。之所以选择街头篮球作为冠名对象,主要是因为街头篮球的绝大部分参与者都是年轻人,他们热爱运动,同时走在时尚的前沿,是一些新潮产品的体验爱好者,与可口可乐、耐克等品牌的目标人群定位是相符的。而街头篮球的体育用品则由国内比较知名的体育用品公司供应,街头篮球的商业性不仅推动了它本身的发展,同时也使得企业在其中获益。

1.3、娱乐性

娱乐性指的是人们通过参与街头篮球运动达到放松身心、愉悦心情的目的,其与商业性是相对的。在街头篮球运动中,参与者不受普通篮球运动规则的限制,也不追求高超的成绩,只把街头篮球当作一种消遣娱乐的方式。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南京市溧水区街头篮球运动者。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研究内容的需要,通过溧水区图书馆、中国知网等多方面的资源,查阅了相关资料和书籍。中国知网检索到从2000年至2024年以“街头篮球”为“篇名”的文章共141篇,以“街头篮球发展现状”为“篇名”的文章共16篇。在溧水区图书馆查到相关图书10余本,查阅和研究了相关的硕博研究生论文,收集整理了有关街头篮球的概念、特征和发展现状的相关文献成果,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2)田野调查法。

为了更具参考性,作者走访了溧水城区的4个篮球场、4个乡镇篮球场。研究发现,城区篮球场地篮球架数量较多,乡村篮球场篮球架数量较少;城区参与篮球运动的人较多,乡村篮球场几乎沦为广场舞基地;观察到每天来运动的人群类型几乎全为青少年,组织形式基本也都是同学朋友三五成群;工作日运动时间集中在六点以后,周末基本在下午;来参与街头篮球运动的目的也基本为娱乐消遣。

(3)问卷调查法。

为了了解街头篮球在当地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过程中随机挑选三天时间前往篮球场随机发放调查问卷。为了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作者全程参与,一对一发放,采用现场发放、当场填写、即时回收的方式,共发放116份问卷(填写人中80位为男性,36位为女性),回收116份,回收率达100%,经验证全部有效。

(4)数理统计法。

通过Excel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现状分析

(1)溧水区街头篮球运动开展情况。

溧水区的街头篮球已经发展得愈发成熟和稳定。在新闻媒体和赞助商的参与下,会举办一些街头篮球赛事,如一年一度的“溧战之夜”。从一开始的个别参与到现在的群体崛起,从场地不完善到现在拥有自己的“洛克公园”,溧水的街头篮球运动经历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变化和发展过程。街头篮球分为实战型和freestyle型,实战型与竞技篮球有些相似,只是具有了更多的花式运球和过人技巧,受到很多参与者的喜爱,充满激情且不受严格规则的拘束;Freestyle型就属于表演性质的,有个人表演和集体表演,观赏性更强一些。溧水的街头篮球大都以实战的运动为主,受到许多年轻人的追捧,体现了年轻人的血气方刚。

(2)参与人群的基本特征。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参与街头篮球的人群基本是以青少年为主,女人和老年人参与的比例都是极小的,男性的参与程度远高于女性(如表1)。老年人出现在球场的频率也很低,他们的身体对抗能力远不如年轻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情况发生,他们更愿意散散步、聊聊天。

由表2能够发现,运动练习者18岁以下的人群为多,占比34.5%;其次为18—30岁以上的,占比27.6%;50岁以上和31—50岁的分别占比11.2%和26.7%。

(3)参与频率。

通过亲身参与溧水众多的街头篮球运动,发现参与程度的多少主要是和场地规模、所处区域等因素有关,影响力大的一些街头篮球比赛能够吸引溧水当地乃至外地的年轻人参加,通过发放问卷得出街头篮球运动爱好者每周参与街头篮球运动的频率,如表3。

(4)参与组织形式。

通过表4可以看出街头篮球运动的组织开展情况。大多数都是和同学朋友一起来练习,占比达到了54.3%;也有的是独自练习,占比达到22.4%,看到缺人的局过去补齐就行。通过学校、单位、社区球队组织的人数比例较少,这表明目前参与者进行街头篮球运动还是自发性的,缺乏正规的组织,社会上对街头篮球的关注度不够高。

(5)场地利用情况。

从表5中可以看出,校园篮球场利用率较高,学生不管是时间、精力还是对篮球的热情都较高。从事一天的工作后上班人群身心疲惫,导致单位篮球场利用率较低。社区和公园篮球场因为管理原因使得很多人都去了付费体育馆。

从表6可以看出,针对街头篮球运动区域的场地能否满足需要的调查中有36.2%的被访者认为目前的运动场地只能满足基本需求,有21.6%的被访者表示目前的运动场地不太能满足街头篮球运动需求,还有16.4%的被访者认为完全不能满足运动需求。

3.2、存在问题

(1)民众参与度不高。

从上文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44.8%的被访者每周参与街头篮球的运动频率因为只有1—2次,有的是因为工作太忙,有的是因为下班以后想休息,有的是因为路程太远等;每周参与街头篮球运动5次以上的只占比6.9%。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街头篮球运动群众参与频率较低,民众的整体参与度和强身健体的意识都还有待提高。

(2)缺乏有效组织。

目前溧水区街头篮球运动还受缺乏有效组织、缺少专业指导等因素的限制。溧水街头篮球的商业活动不是很频繁,商业化程度不高,偶尔才会举办一次比赛,赞助商也寥寥无几,基本上以球友组局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溧水区的街头篮球运动缺乏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大部分的参与者还是自发参与到其中,无法将街头篮球的文化和魅力充分展现出来。

(3)场地利用分布不均。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校园篮球场和付费体育馆是街头篮球爱好者选择开展街头篮球运动的主要两大场所,但是因为运动场地少且分布不均匀,给参加活动的爱好者们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社区篮球场和公园篮球场缺乏专业的管理,导致场地破损,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更好地体验而前往付费篮球场。

3.3、发展对策

(1)营造街头篮球运动良好环境,提升民众参与度。

营造良好的街头篮球运动环境。街头篮球良好的氛围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创造的,大家应该共同分担并且共同保护溧水街头篮球运动的环境,要做到不损坏公共器材、保持场地卫生良好、不在公共场合脏话连篇等。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街头篮球的重视,聘请专业人士定期管理和维护街头篮球场地,积极组织街头篮球赛事。

注重新媒体的作用,加强街头篮球宣传工作。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网络的传播速度越来越迅速。街头篮球的教育和发展也需要通过这一新媒体的功能来宣传,政府部门鼓励新闻媒体增加对街头篮球的宣传和现场采访,不定时举办篮球活动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加入其中,让当地的更多年轻人从一个看热闹的人变成运动的参与者。

(2)加强对街头篮球组织与管理,培养体育指导员。

一方面,要加强对街头篮球组织与管理。目前街头篮球参与者进行街头篮球运动大多数都是自发性的,缺乏正规的组织。要鼓励街头篮球爱好者以学校为单位、以街区为单位成立管理组织,推举管理者,再由各大管理者组成溧水区的街头篮球管理组织,组织负责每周举办街头篮球运动与比赛,同时带领团队参与南京市的街头篮球赛事活动。

另一方面,要加强溧水区街头篮球指导人才队伍的建设。注重发挥体育指导员等专业性人才的推动作用,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建立人才管理制度。南京市溧水区应充分调动政府及社区等各级管理部门,吸收专业性体育指导人才,完善招聘、培训及管理等相关制度。同时,政府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调配作用,可合理统筹社区内体育指导员人数及专业分布。

(3)兴建街头篮球活动专用场地,提高场地利用率。

兴建街头篮球活动专用场地。应加强溧水区的建设规划,因陋就简地利用的相关活动场地,还可以从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兴建街头篮球场地,如政府拨款、企业投资、社会人士捐赠等;在建设街头篮球活动场地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其分布因素,尽量兼顾街头篮球场地的分布密度均匀性和地段的实际需求。

另外,还要促进学校与社区的体育资源整合。溧水区的街头篮球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学校和社区作为两个独立主体分立开来,两者结合形成的整体力量还未被重视与挖掘。应针对这一现象,改进增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推动成立街头篮球俱乐部。街头篮球俱乐部的面向主体以家庭为单位,它是用以为家长与子女共同开展亲子体育活动提供专业型场所,在促进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也有利于增进亲子关系,是街头篮球又一新的组织形式。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溧水区街头篮球活动的参与者基本上是青少年,男性远多于女性。参与街头篮球运动的组织形式以朋友同学组局或独自前往为主,正规组织较少。街头篮球场地缺乏正规管理,仍可见乱扔乱丢现象,而且篮球场分布不均,导致部分爱好者参与困难。

4.2、建议

溧水区体育部门、各单位社区以及学校相关部门要对街头篮球运动加以重视,积极组织街头篮球比赛的开展,为街头篮球运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街头篮球体育运动积极性的宣传与引导,不仅要报道街头篮球相关的明星,更要多报道本地的各种比赛,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加强对街头篮球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培养更多的街头篮球指导员。此外,政府应出资或由社会捐赠,兴建街头篮球活动的专用场所,同时提高现有场所的利用率。尽量做到城区乡镇平衡发展,确保乡村青少年也有球可打。

参考文献:

[1]毛伟民.日渐流行的三人篮球赛[J].篮球,1996(8).

[2]陈钧,吴传生.街头篮球的起源及在中国流行的社会文化背景[J].体育文化导刊,2006(6).

[3]张鲲,余普.国外篮球运动研究现状——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7,36(05).

[4]许雯雯,许博.街头篮球文化对HIP-HOP时尚的影响[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03).

[5]Turco D M.Travelling and turnovers measuring the economic impacts of a street basketball tournament[J]. Journal of Sport and Tourism,1998,5(1).

[6]马凯.北京市街头篮球现象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8.

[7]杨跃青,王伟明.对我国少年男子街球运动员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5).

[8]帅伟.浅析我国城市街头篮球兴起的原因[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0).

[9]裴涛.对我国街头篮球运动发展状况的分析与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9).

猜你喜欢
全民健身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商(2016年32期)2016-11-24 18:16:52
竞技体育娱乐节目对全民健身的影响研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民健身体系的开展研究
校地合作促进居民健身的探析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4:19:44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0:44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