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学科的教学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也进行了创新。以大单元设计为基础的跨学科教学,是打破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局限、创新语文课程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立足于大单元设计的视角,对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以期为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育质量,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更多地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运用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例如,在进行《荷叶圆圆》一课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将相关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了解到荷叶是如何在水中生长的,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荷叶和荷花之间的关系。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让学生了解到荷花的生长过程和荷叶之间的关系,然后再通过视频了解到荷叶上水滴形成的过程。通过多媒体技术对相关视频进行播放,不仅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荷花生长的过程和荷叶之间的关系,还能够通过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可以运用到荷花上。通过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更多知识,还能够加深他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应用于语文教学中,还能够应用于数学、美术等其他学科。在进行《我和小树》一课时,可以选择一些与植物生长有关的图片或视频进行播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图片或视频对《我和小树》这首诗歌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中植物生长情况。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相关图片或视频放给学生看。在介绍植物生长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相关植物生长过程和其他学科相结合进行讲解。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还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
整合教材资源,拓展学生视野。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优美。但是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社会阅历不足,所以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不能仅局限于课本上的文章内容,应该将教材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社会、感受生活。
整合教材资源,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多个学科知识和技能。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不仅要注重课文本身内容的教授,还要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拓展学生视野。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材本身内容的学习和理解,还要注意跨学科知识的学习。例如,在教授《黄山奇石》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语文、音乐、美术、科学等学科知识相结合开展教学。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黄山美景的课件;在音乐课堂上利用音乐给学生播放黄山美景的视频;在美术课堂上让学生观看黄山美景照片等。教师要善于将不同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同时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教《爱如茉莉》一课时,引导学生阅读《爱如茉莉》中描写茉莉外形特点、生活习性、药用价值等方面内容。可以带着学生参观花圃、花卉市场等,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茉莉花的信息。向学生介绍茉莉花开时清香四溢的特点、茉莉花香能给人们带来愉悦心情、茉莉花还有药用价值等知识。还可以带领学生前往植物园了解更多有关植物方面的知识。
在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中,要运用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进行全面的评价。评价机制是对教学质量的反馈,也是教师对教学行为进行调整和改进的依据,在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评价机制。
(作者单位:利川市东城街道办事处岩洞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