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腺鼠疫通常与它对14世纪欧洲的致命影响联系在一起,然而,最近的分析导致研究人员相信他们已经证实了欧亚大陆以外的首例已知鼠疫病例:一具3290年前的古埃及木乃伊。
鼠疫耶尔森菌,也被称为黑死病,是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疾病之一。
鼠疫通常是由跳蚤在啮齿动物身上传播的,它攻击淋巴系统,感染后几天会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从那时起,情况往往变得更加严峻和致命。腹股沟、腋下和颈部的淋巴结开始疼痛并肿胀,感染者出现高烧、发冷甚至癫痫。随后开始吐血,肿胀的淋巴结随之发展成经常破裂的泡泡。内部出血会导致大面积的瘀伤和坏死——这些症状为鼠疫赢得“黑死病”的绰号。如果没有适当的现代抗生素治疗,30%-90%的患者最终会死于这种疾病。
鼠疫除了1346年至1353年间在欧洲传播外,还被认为是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瘟疫,以及1855年第三次瘟疫流行的根本原因。但正如研究人员在古病理学学会欧洲会议上的一次演讲中解释的那样,鼠疫耶尔森菌已被证实至少在古埃及的某个时期存在过。
研究小组在检查了意大利埃及博物馆收藏的一具木乃伊后得出他们的结论,这具木乃伊可以追溯至第二中期或新王国早期。
据研究人员说,从肠道内容物和骨组织中提取的DNA都含有鼠疫耶尔森菌的痕迹,这意味着受害者在死亡前经历了鼠疫的晚期阶段。
研究小组在他们的报告摘要中写道:“这是在欧亚大陆以外发现的第一个史前鼠疫耶尔森菌基因组,为古埃及存在鼠疫提供了分子证据。”
3500年前埃及一份医学文献描述的“脓液已经石化”,都让科学家们相信黑死病几千年前就已经到达尼罗河边的社区。但由于没有鼠疫耶尔森菌存在的直接证据,这一理论仍未得到证实。然而,在木乃伊DNA中发现的鼠疫残留物似乎最终提供了黑死病在古埃及存在的证据。
(摘自《参考消息》2024.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