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多地客机事故频发,引发广泛关注。2024年12月28日晚,加拿大一架DHC Dash8-400客机在哈利法克斯机场着陆时疑似起落架故障,机身部分起火,机场暂时关闭,但机组人员和73名乘客均安全。同日,荷兰一架波音737-800客机因液压系统故障在挪威托普机场紧急迫降,182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均无恙。
相比之下,韩国济州航空的情况则严峻得多。12月29日,一架波音737-800客机在务安机场降落时冲出跑道,与围墙相撞后起火,造成179人遇难,仅2名乘务员获救,这是韩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之一。初步推测事故原因可能与撞鸟和起落架故障有关,再次引发公众对鸟撞风险的关注。国际民航组织数据显示,飞鸟撞机事件每年全球多达两万多起,成为航空安全的重要威胁。然而,尽管存在诸多应对手段,此次事故的具体原因仍需进一步调查。
这一系列事件再次凸显了航空安全的重要性。根据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背后都有众多轻微事故和未遂先兆。因此,在处理事故的同时,还需对同类问题的征兆进行排查处理,包括航空公司的日常维护、机组人员培训、机场跑道设置以及监管部门的审查等。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事故中的客机除DHC客机外,其余均来自波音公司。近年来,波音多次遭遇负面新闻,多型号飞机出现安全事故。美国国会参议院调查指出,波音工人被迫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此次韩国客机事故更是让波音陷入更大麻烦。
每一次航空事故都是对航空业的警示,提醒各方深刻反思并协同改进。国际航空组织和各国政府应加强对航空公司、机场运营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在廉价航空领域。同时,飞机制造商也应承担更大的安全责任。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筑牢航空安全的坚固防线,确保每一次飞行的安全,恢复公众对航空出行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