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广袤的乡村舞台上,乡村振兴的壮丽序曲响彻每一个角落,它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璀璨篇章,更是亿万农民心中对幸福生活的深切向往与不懈追求。
一行脚印一行诗,一路耕耘一路景。走进临汾古县三合镇,触目所及是一幅幅生动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平坦的道路户户直通、整洁干净,特色产业生机勃勃、硕果累累,村民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处处洋溢着幸福与安康的景象。
三合镇是古县牡丹旅游景区所在地,成立于2021年3月,由原石壁乡和永乐乡合并而成。近几年来,三合镇积极发挥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优势,持续推进“一带三园四化”发展战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在深入践行“千万工程”、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上走在了前列、作出了示范。
参天大树,其根必深、其叶必茂。
“基层治理能力要提升,党建引领是根本。要确保区域既充满活力又安全有序,必须找准重点、难点、堵点,特别要找准当前存在的基层党组织弱化、治理体系不健全、治理能力不适应、治理责任不落实、服务群众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定向破题,提高基层治理水平。”三合镇党委书记高勇强如是说。
精准发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如何让全镇的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精神上不“缺钙”?把认识向高处提领、学习向信仰扎根,三合镇坚定不移地将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线下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线上通过“学习强国”“山西干部在线”、共产党员网等平台,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拧紧思想“总开关”,凝聚党建向心力。
为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三合镇组建了一支由镇党委书记任总网格长、村党支部书记任分网格长、村“两委”成员任组网格员、党员任微网格员的网格员队伍,同时健全定期分析研判机制,力争让诉求在网格发现、资源在网格整合、问题在网格解决、服务在网格提升,使得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补齐短板,为基层党组织添活力。为破解基层治理的重点难点,三合镇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主线,围绕“三建三力”,结合年度考核、支部书记星级化评定、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摸排等工作,把16个村党支部划分为“三类村”,其中“示范引领村”4个、“整体推进村”11个、“后进整顿村”1个。镇党委根据不同情况加强分类指导,总结推广经验做法,研究解决存在问题,推动党建工作更上一层楼。同时根据《古县开展农村基层党建“百村示范、千村提标”三年行动实施计划》(2024~2026年)要求,确定2个基层党建示范村、3个提标升级村,力争用3年时间从组织体系、支部班子、党员队伍、集体经济、治理机制、综合发展6个方面全力打造,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板。
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三合镇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成立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整顿方案,每月定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和群众积极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提档升级党群服务中心,努力把基层党支部建成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让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练就挑重担、扛大旗的“铁肩膀”。
凝心聚力千帆竞,风展党旗万象新。如今,三合镇广大党员干部把初心和使命转化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将担当和奉献书写在鲜红的党旗上。
“乡村振兴,首要的是产业振兴。产业兴则百业兴。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产业发展多元化,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围绕三合镇‘一带三园四化’的发展战略,有效整合产业要素,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进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三合镇镇长姜涛阐释道。
做强特色产业,奏响乡村振兴“富民曲”。一方水土一方产业,三合镇的农业生产以玉米种植为主,同时以三合村、石壁村、贾村、高庄村61座蔬菜大棚为示范引领,种植黄瓜、菠菜、豆角、羊肚菌、西瓜、甜瓜、圣女果、草莓等果蔬。2024年,高庄村建设冷库项目完工,将进一步带动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
与此同时,三合镇中药材发展效益也很可观。近年来,草峪、红林、高城、双泉4个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带动了全镇各村发展中药材,总面积达1.3万余亩,主要种植柴胡、生地、黄芩、远志等;松树坡村种植百蕊草130亩,成为药材发展新亮点;永乐村成立中药材晾晒加工厂,草峪村成立了30人的专业化中药材种植服务队,专门提供中药材种植劳务服务,每年每人可增收劳务费2万余元。
除此之外,三合镇积极打造中蜂特色基地,高城、三合、五马岭、红林、金寨5个村已发展中蜂1200箱,每个村集体每年增收10万元以上。在此基础上,三合镇持续在“蜂”上做文章,加大与古树公司的对接,助力中蜂品牌打造;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功能分区,致力将基地打造成集蜜蜂养殖、蜂产品深加工、蜜蜂研学游为一体的可收益、可参观、可体验的综合示范基地。
农文旅融合,激活产业发展“新业态”。在大力发展“特”“优”产业的同时,三合镇以农业产业为基础,以旅游休闲为形态,五村联建,助力打造农林文旅康连片示范区,持续擦亮“天下第一牡丹”名片。
据悉,2024年三合镇通过对牡丹景区循环路沿线五村提升村级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发展、农林文旅康深度融合、河道治理4个方面内容,培育释放发展新活力。贾村以土窑洞、砖窑为基础,集中连片建设古村落民宿;石壁农业观光园通过建设“渔立方”“萌立方”项目,打造采摘、烧烤、餐饮一体化农耕文化;高庄村提升打造三叠瀑、三闸口原有自然景观,建设高庄至农业观光园4公里漂流,夏天漂流,冬天滑冰;三合村建设了全国性特色小吃街,成立摄影写生基地;高城村持续推进“蜂立方”项目建设。此外,三合镇还在上治村、曹王岭村,打造了红叶文旅融合路线,带动本地旅游产业发展。
民生实事,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合镇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围绕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倾心倾力谋为民之举、求利民之实,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2024年,三合镇确定实施的项目有38个(产业类项目31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个),总投资金额1153万元,用于推进幼儿园、中心学校硬件设施提质升级,以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
沃野起欢歌,共奏振兴曲。如今的三合镇,田畴沃野一派生机勃勃,处处书写着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村庄更美了、村民更富了,特色产业发展稳中向好,农民幸福生活指数不断跃升提高,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正在三合徐徐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