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家贝雅塔 · 郝洛西通过向肿瘤注射实验室培养的病毒,成功治疗了自己的乳腺癌,这引发了有关自我实验的伦理争议。
2020年,49岁的贝雅塔 · 郝洛西(Beata Halassy)在曾经进行过乳房切除术的部位再次发现了乳腺癌。这是她切除左侧乳房后的第二次复发,她很难再承受一轮化疗了。郝洛西是萨格勒布大学的病毒学家,她在研究文献后决定亲自尝试一种尚未被验证的治疗方法。
2024年8月发表在《疫苗》(Vaccines)杂志的一份案例报告概述了郝洛西如何对自己采用溶瘤病毒疗法(OVT)治疗三期癌症。目前她已经保持了四年的无癌状态。
郝洛西在决意进行自我实验的过程中,同一系列科学家合作完成了这项低调、备受争议且充满伦理问题的实践。郝洛西认为:“只有勇敢的编辑愿意发表这篇报告。”
崭露头角的疗法
OVT是癌症治疗的新兴方向,它利用病毒攻击癌细胞,并激发免疫系统与之对抗。目前,多数OVT临床试验都针对晚期的转移性癌症,但在过去的几年中有些开始以更早期的疾病为目标。一种名为T-VEC的OVT药物已经在美国获批用于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但至今全球范围内尚无任何OVT药物被批准用于治疗任何阶段的乳腺癌。
郝洛西强调她并非OVT领域的专家,但她在实验室中培养和纯化病毒方面的专业知识让她有信心尝试这种疗法。她选择相继用两种不同的病毒靶向她的肿瘤——首先是麻疹病毒,之后是水疱性口炎病毒(VSV)。这两种病原体都能够感染她体内肿瘤起源的细胞类型,也被用于OVT临床试验。
郝洛西过去有使用这两种病毒的工作经验,二者的安全性也较好。她选用的麻疹毒株被广泛应用于儿童疫苗,而VSV毒株最严重也只会诱发轻微的流感样症状。
在为期两个月的治疗过程中,郝洛西利用研究级材料为一系列治疗做好了准备,同事对她的肿瘤部位进行直接注射。她的肿瘤医生同意在她进行自我治疗期间监测她的身体状态,从而能够在出现问题时改用常规化疗。
这种方法对郝洛西似乎相当有效。在治疗过程中,她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肿瘤体积显著缩小并软化,同时,肿瘤也逐渐脱离浸润的胸肌和皮肤,使得外科手术切除变得容易操作。
对切除的肿瘤进行病理分析后发现,它被淋巴细胞这种免疫细胞完全浸润,这提示OVT的效果与预期相当,激发郝洛西的免疫系统攻击病毒和肿瘤细胞。郝洛西说:“确实产生了免疫反应。”手术后,郝洛西接受了一年的抗癌药物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的治疗。
史蒂芬 · 罗素(Stephen Russell)是一位OVT 专家,他赞同郝洛西的案例表明病毒注射使得她的肿瘤缩小,侵袭性边缘也出现了退缩。然而,他并不认为郝洛西的经历开创了任何新的领域,因为研究者已经在尝试使用OVT来治疗早期癌症。他并不知道还有谁尝试过依次使用两种病毒,但他说,在一个“样本量为1”的研究中,无法推断出这是否重要。他认为:“真正的新意在于,她用自己在实验室中培养的病毒来治疗自己。”
伦理困境
郝洛西认为她有责任发表自己的研究结果,但她的报告被许多期刊拒绝。她表示,主要是因为这篇与同事们合著的报告涉及自我实验。郝洛西说:“大家主要担忧的还是伦理问题。”在看到一篇强调自我实验价值的评论后,她下定决心要坚持下去。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研究法律和医学的雅各布 · 谢尔克(Jacob Sherkow)认为期刊的担忧完全可以理解。他指出,问题并不在于郝洛西的自我实验本身,而在于发表她的研究结果可能会鼓励其他人拒绝传统疗法并尝试相似的疗法。癌症患者非常容易被未经证实的疗法所吸引。但这篇报告强调,在确诊癌症的情况下,使用抗癌病毒进行自我治疗不应该是首选方法。“我认为这最终还是符合伦理范畴的,但并非一个没有争议的案例。”谢尔克说道。他希望能看到一篇从伦理视角出发进行深入探讨的评论跟这篇案例报告一同发表。
郝洛西对自我治疗或是坚持发表研究成果的努力毫不后悔。她认为,不太可能有人会效仿她,因为这种治疗方法需要相当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而这一经历也为她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她在2024年9月份得到了资助,用于研究OVT在治疗家畜癌症中的应用。她说:“由于自我治疗的积极经验,我实验室的研究重心完全改变了。”
资料来源 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