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内源性衍生物;碳点;化学传感;金属离子检测;Fe3+传感机理
近年来,基于碳点(Carbon dots, CDs)的荧光化学传感器因其制备简单、成本低、传感性能性好、光致发光性能优异、毒性低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势,已成为分析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1-5]。然而,由于CDs的制备方法繁多、结构复杂等原因,其形成机制还存在争议。因此, CDs 的可控制备与理性设计依然面临巨大挑战[6-8]。目前,基于CDs 的化学传感器的设计原理主要依靠前驱体在CDs 表面残留的官能团捕获检测物,例如羧基、氨基和羟基等[9-13]。但是,由于现有的CDs 合成方法多采用自下而上的水热法或溶剂热法,导致CDs 产物形成过程中会通过超分子相互作用引入较多的内源性衍生物[14-17],而这些内源性衍生物影响CDs 表面官能团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的机理尚缺乏深入研究,不利于具有高灵敏度的新型CDs 化学传感器的开发及相关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