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写的《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我早已读过,并为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感动得流出了热泪,对我的教育和启发特别大。他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鼓舞和鞭策了我,使我收获不小。
今天副指导员又给我们上了这一课,我又反复地看了数遍,所受教育更为深刻。白求恩同志对待自己本行业务是那样刻苦地钻研,精益求精,为人类的解放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和整个生命。可是我呢,为党、为人民又做了一些什么呢?对照起来,我感到万分惭愧和渺小。拿自己的技术学习来说,还不是那么刻苦钻研的,学得也不够深透。但是我相信,只要再加一把油,勤学苦练,虚心学习,是一定能把汽车开好的。一旦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我们就彻底、干净、全部地把它们歼灭。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活着,就应该像白求恩同志那样,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和整个生命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全部献出。我要永远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保卫祖国和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做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革命战士。
——《雷锋日记》1961年9月22日
学习《纪念白求恩》。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我决心听毛主席的话……事事大公无私,处处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不让有一点肮脏的个人利益低级趣味的东西来玷污自己。向白求恩学习,做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一个人,只要大公无私,处处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兢兢业业为党工作,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就是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只要他不存私心,时时刻刻考虑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地去为人民服务,他就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加强工作责任心,对同志对人民要忠诚,要热情,要关心,要互相帮助。
一个革命战士必须具有把一切献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崇高理想。
不但要有好的思想,而且还要有高超的技术,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文章的结尾告诉了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活着就要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雷锋日记》1961年×月×日
“毛主席《纪念白求恩》那篇著作,给我的印象最深刻,到现在我一共学习了二十多遍,看一遍有一遍的体会,有一遍的心得。”1960年,雷锋在部队作报告时说:“毛主席热情地赞扬了白求恩同志专门利人、毫不利己的精神,我就按照毛主席这些话来鞭策自己,检查自己。毛主席说,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那种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一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无论什么工作,只要是党的需要,革命的需要,只要是对人民有利的,我就要做好。”
从1939年到1944年,中间隔了5年时间,抗日战争度过了最艰难的阶段。人民军队中又出现了一个榜样,他叫张思德。
张思德1915年4月出生于一个贫苦佃农家庭。重病的母亲没有奶水,只得走东家,串西家,要来谷米捣碎熬成糊喂他,因而给他起了一个小名叫“谷娃子”。“谷娃子”出生仅7个月,母亲就因病无钱医治离开人间,父亲张行品被迫把他抱给婶母收养。谷娃子吃“千家奶”穿“百家衣”长大,养母为了让他永记乡亲们的恩情,给他取名“思德”。1933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12月,张思德参加红军。1935年他随红四方面军长征,三度经过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他勇敢机智,曾只身泅水过江,夺得敌人的渡船,为红军强渡嘉陵江创造了条件。1936年10月,张思德随部队到达陕北,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过长征,作战机智勇敢,曾在一次战斗中一人夺得2挺机枪,先后3次负伤。1938年任中央军委警卫营通信班班长,工作认真负责,在带领全班完成机要通信、站岗放哨、开荒生产和建窑烧炭等各项任务中,成绩优异。1944年牺牲。
张思德1933年参加红军。1942年11月部队整编,张思德服从组织分配,调第一连当战士。他经常帮助战友补洗衣服、编织草鞋,带头帮助驻地群众生产劳动。1944年,他积极参加大生产运动,被选为农场副队长。7月,张思德进陕北安塞县山中烧木炭。他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每到出炭时都争先钻进窑中作业。9月5日,张思德冒雨进山挖新窑,即将挖成的炭窑突然塌方,他奋力把战友推出去,自己却被埋牺牲,牺牲时年仅29岁。
张思德的死,毛主席十分沉痛。
一个经过长征的老红军,能上能下,任劳任怨,舍生忘死。国民党对边区实行全面封锁,毛主席发出“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号召,边区军民开展了大生产运动,烧木炭就是为了解决冬天取暖问题,结果炭窑崩塌,张思德牺牲了。一开始,这消息没有向毛主席报告。可是事隔一天,毛主席便知道了,他把警卫队长古远兴找来问道:“张思德死了你怎么不报告?遗体拉回来没有?”“那么远还用拉吗?”毛主席用手指朝他一指,吼道:“你敢!”古远兴赶紧报告了中央警备团团长吴烈。吴烈马上安排人到安塞运遗体,接着向毛主席汇报。毛主席又一次发了火:“打仗死人可以,生产死人不行,要开追悼会。”毛主席对士兵的深情感动了在场的人。
1944年9月8日,中直机关、中央警备团在杨家岭的一个山坡上召开了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毛主席亲笔题写了挽联“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并作了著名的讲演《为人民服务》。在演讲中,毛主席重点强调了三层意思:第一,提出了我们党的性质、军队的性质,“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概括起来就是五个字“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第二,讲到生命的价值。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第三,分析了党和人民军队新型关系。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毛主席为一个士兵举办追悼会并发表演讲,在八路军、新四军中影响巨大。这个普通的战士虽然没有气吞山河、血洒疆场的事迹,然而他却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我们这个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队伍,就要把那些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人作为自己敬仰、学习和纪念的榜样。只有这样,为人民服务的好同志在我们队伍里才会越来越多。
毛主席《为人民服务》演讲,一经传出,就受到根据地广大军民,以及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和海外华侨的热烈响应。自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共产党人,始终把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为人民服务》对雷锋影响巨大,在雷锋和同事的交流中、在《雷锋日记》中都有多次表露——
我们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人人为我们,我们更应该为人民。革命工作只是分工不同,当官、做工、种田都是为党办事,没有贵贱之分!
——1956—1957年,陈海文回忆
我们共产党人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为人民服务,大家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吃的、穿的、住的都是工农兄弟辛勤劳动的成果。交通班为领导同志服务,领导同志就能更好地为工农兵服务啊!
——1956—1957年,陈海文回忆
我觉得不管干哪一行,都是革命工作的需要,都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党叫我干啥就干啥!凡是党交给我的工作,我就要乐意地去干。
——1956—1957年,黄超回忆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日记》1961年10月20日
我学习了《毛泽东选集》一、二、三、四卷以后,感受最深的是,懂得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
我觉得要使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
——《雷锋日记》1961年11月26日
今天吃早饭,我看到炊事班的饭盆里有很多锅巴,便随手拿了一块吃。炊事员×××同志说:“自觉点啊!”我听了这句话,心里很难受,觉得吃一块锅巴有什么?赌气把那块锅巴放到饭盆里,走了出来。这时,通信员送来了一张报纸。我接过来就看,首先看到了报纸上毛主席的语录。毛主席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我一口气把这段话念了十多遍,越念越感到自己不对,越念越感到毛主席的这些话好像是专门对我说的,越念越后悔不该和炊事员赌气。我自己问自己:“你多不虚心呀!人家批评重一点,你就受不了啦!”想来想去,我还是硬着头皮跑到炊事班,承认了自己拿锅巴吃不对,并检查了自己的缺点。炊事员感动地说:“你对自己要求这么严,真是好同志……”
——《雷锋日记》1962年3月24日
为了夺取中国革命胜利,毛主席用“老愚公”鼓励全党。1945年6月11日,他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词中指出,现在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大山。作为铺垫,在指出“两座大山”前,毛主席先讲了《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愚公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挖去挡住他家出路的两座大山。智叟笑他愚蠢。愚公回答说: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虽然很高,却是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挖不平呢?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这件事感动了天帝,他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这两座山背走了。(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