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女士急匆匆地带着宝宝到医院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原来,张女士的宝宝经常吃完奶没多久嘴角就会挂着乳汁,看上去像吐奶,每次看到宝宝的样子,张女士都心疼得掉眼泪,很是担心……
经过仔细评估及询问后,医生发现,张女士所说的宝宝“吐奶”,其实是“溢奶”,属于婴幼儿常见现象。医护人员指导张女士及其家属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及拍嗝手法,后经随访得知,张女士的宝宝“溢奶”次数明显减少,也舒适了很多。
在临床工作中,新手爸妈经常将宝宝的吐奶跟溢乳混淆。那么,宝宝溢奶和吐奶有什么区别?
溢奶是指正在吃奶或刚吃完奶的宝宝从嘴角流出少许奶水的现象。宝宝之所以会溢奶,是因为其肠胃发育尚未完全引起的,属于正常现象。
宝宝溢奶时,监护人应注意采用合适的喂奶姿势,尽量抱起婴儿,让婴儿的身体处于45°左右的倾斜状态;喂奶完毕把宝宝竖直抱起靠在肩上,轻拍其后背;吃奶后不宜马上让婴儿仰卧,而是应当侧卧一会儿,然后再改为仰卧位;注意喂奶量不宜过多,间隔时间不宜过短。
吐奶是指喂奶后宝宝发生的一种较强烈的呕吐现象,宝宝可能会出现伸脖子或者张口等痛苦难受的表情,胃中食物被强有力地排出,量较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宝宝食管与胃管连接处的贲门括约肌比较松弛,胃内容物易经口腔喷出。吐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导致宝宝吐奶背后的原因。如果宝宝有吐奶的情况,宝妈们一定要留意宝宝吐奶的次数和吐奶的颜色。如果呕吐物中有黄色或绿色,且伴有发烧、食欲不佳、精神状态差等问题,说明宝宝生病了,这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侧躺
宝宝吐奶后,应立即将宝宝侧躺,让其嘴里残留的乳汁流出来,再用毛巾擦干即可。擦奶的时候,宝妈们一定不要用裹着口水巾的手指抠挖宝宝嘴里的乳汁,一旦宝宝反抗,轻则弄伤宝宝的口腔,严重的还会引起呛奶,反而更危险。
●清理鼻腔
如果鼻腔有奶汁,可以用吸耳球等装置清理鼻腔,不过要掌握适当力度,不要深入鼻腔。
●少喂多餐
对于容易吐奶的宝宝,可以减少每次的进奶量,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减少其胃部压力。
●减慢速度
如果母乳多,出奶速度快,可以采取剪刀手势控制出奶速度。如果是配方奶喂养,则要选择合适的奶嘴。
●不要摇晃
宝宝吃完奶后,不要着急哄其睡觉,因为摇晃哄睡容易引起宝宝胃部不适,诱发吐奶。
●母乳亲喂
亲喂可以减少宝宝溢奶问题的发生。
●拍嗝
宝宝吃奶后趴在家长身上,将宝宝上身竖直,头部高出肩部,脸靠在家长的肩膀上,轻轻地抚拍后背,直到宝宝打出奶嗝再轻轻将其放下。
编辑/朱秋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