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无疑是当今文学最大的广告效应制造者。一日获奖,天下皆知。一日获奖,对其人生的谈论和作品的阐释有排山倒海、铺天盖地而来之势,获奖者及其作品也似乎在一夜之间进入经典行列,经受无边的赞扬和挑剔的批评。誉不会抬高获奖者,毁亦不会伤及获奖者。这就是诺奖对一位作家的强大庇护。
韩国作家韩江获得2024年诺奖,获奖电话响起的那一刻起,她将享有一个作家最大的荣耀:作品被全世界读者不断阅读。这些读者当中,我们相信,一位普通读者和一位写作者对其作品的阅读目的是存在差异的。写作者可能出于职业本能会从韩江作品中获取写作方面的启示或经验。尤其在自媒体时代严肃文学“不知往何处去”的迷茫和转型时期,如果撇开对韩江作品的繁琐细读和过度阐释,亚洲作家获奖多少会给我们的写作带来一些方向性的启示,比如:1.文学的纯粹性和艺术性依然是严肃文学抵抗通俗文化侵蚀的最大价值力;2.形象和故事简洁化,复杂的百科全书式的写作似乎并不讨好;3.主题切中当下,探索自我与世界的精神裂痕及深度;4.形式感突出,这是作品成为艺术的必要路径,每一个故事都有它独特的结构形式和语言形式;5.超强想象力创造独特的文学意象或形象,比如韩江的“人是一株植物”之类,日常叙事或故事方可转化成艺术作品。
本期“重点推介”推出小说家李西闽的中篇《蝴蝶的翅膀》。这篇小说在叙事结构上精致讲究,以台风“萨宾娜”来临为文学意象,既如线一般串起故事,又与主人公遭遇的生活风暴和内心挣扎互为暗示,小说现代感十足。林为攀、王文等年轻小说家越来越进入状态,他们的新作看点多多。诗人张二棍散文《漫游书》,其深刻的思考和诗性的表达为散文写作提供了新的潜质。诗人安琪的《福建》,把福建的海、堡、寺、女子等都写进诗歌,让它们变得与众不同起来。
2025年第1期面世,意味着一年的文学时间开始,期待读者、作者同我们一起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