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寒风阵阵,人们出门时往往都是“里三层外三层”:女士们习惯性地穿上高领毛衣、立领羽绒服,再紧紧地系上围巾;下装套一条贴身又塑形的鲨鱼裤,再穿上袜套、长筒靴,从上到下把皮肤包裹得严严实实。
“这样的打扮看上去十分保暖,但实际上并不科学,有很大的健康隐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以下简称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王宇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王宇星表示,衣领过高过紧且持续时间较长,会让很多人产生不适,比如导致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出现头晕、恶心、出汗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可能引起晕厥;而把鲨鱼裤当保暖裤穿,不仅会限制器官活动,还会使皮肤无法正常新陈代谢,疼痛、炎症甚至是血栓的风险会增加。
“从小就不能穿高领毛衣,也不爱戴围巾,甚至不能戴项链,这些东西只要一碰到脖子,我就感觉勒得难受,呼吸困难。”2024年年底,看到“为什么有人一穿高领就浑身难受”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生活在西安的闫璐璐第一时间就关注了。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一直不能理解她描述的这些感受,“小时候冬天很冷,妈妈总是给我穿高领毛衣,我上学都得扯着领子听课。”
“如果通过自我识别,怀疑自己可能患有颈动脉窦综合征,应及时就医,进行评估和治疗。”王宇星表示,一旦确诊,就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直到仔细看完热搜上的科普,闫璐璐才了解到这种症状还有个学名——“衣领综合征”,在医学上叫做“颈动脉窦综合征”。
颈动脉窦综合征,又称为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是一种由于颈动脉窦反射过敏引起的疾病。在社交媒体上可以看到,和闫璐璐一样有此类困扰的网友不在少数,他们“吐槽”称:“刚把一件高领毛衣的领子拆掉,领子这种东西,一点点都不可以”“居然是这样!我还以为是我脖子短粗才受不了领子高”“怪不得,我每年冬天戴着围巾都会觉得恶心想吐,还以为是自己晕车晕地铁”……
面对不少网友给自己诊断为“颈动脉窦综合征”的现状,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杨磊表示,正常情况下,衣领束缚的压力远达不到导致颈动脉窦综合征的级别,很多人其实是一种心理反应,但每个人的颈动脉窦敏感度不同,如果敏感度高,就更容易被“高领”压迫。
“颈动脉窦是位于颈动脉分叉处的特殊结构,内有压力感受器,可以感受血压的变化,调节心脏跳动频率和血管的收缩,以维持血压的稳定。”王宇星说,“颈动脉窦综合征的发病原理主要是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器对血压变化的反应过于敏感,当颈动脉窦受到外界刺激(如衣领过紧)或血压稍有变化时,就会引起过度的反应。”
如何自我识别颈动脉窦综合征?据王宇星介绍,如果在转动头部、穿脱衣服、剃须或刷牙时,有突发的心慌或心跳减慢(心动过缓)、恶心或出汗、视觉模糊或眼前发黑、肌肉无力或短暂瘫痪、晕厥或接近晕厥的体验时,就要小心了。
2024年8月,长沙曾接诊过一位颈动脉窦综合征患者,他并无器质性疾病,仅仅是被人搂了搂脖子,几秒钟后就晕倒、失去了意识。“如果通过自我识别,怀疑自己可能患有颈动脉窦综合征,应及时就医,进行评估和治疗。”王宇星表示,一旦确诊,就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比如了解并避免可能触发颈动脉窦综合征的行为,不要让衣领过紧,也不要转头过快,更不要胡乱按摩颈部;要保持血压稳定,避免血压剧烈波动;同时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别突然从躺或坐位变为站立位,动作应缓慢进行;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控制体重、定期锻炼。
“假如症状比较严重,就需要使用药物来控制,包括使用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或其他药物。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通过堵闭颈动脉窦来减少其敏感性。”王宇星说。
谈及颈动脉窦综合征的易发人群,王宇星介绍道:“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器可能会变得更加敏感;高血压患者因为长期血压较高,可能导致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导致颈动脉窦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心脏病患者尤其是有心脏传导系统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心动过缓等并发症。”因此,老年人、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有颈动脉窦综合征家族史的人群,都需要特别注意。
“卫衣+鲨鱼裤+靴子”,是近两年来非常流行的穿搭,简单大方又显身材。特别是鲨鱼裤,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厚度,能够满足不同温度下的穿衣需求,堪称“百搭神器”。冬季降温后,很多人为了既塑形又保暖,舍弃了传统的秋裤,以鲨鱼裤取而代之,宋嘉就是其中的一员。
“穿上鲨鱼裤有压力感,能遮肚子,修饰腿形。有时候我下班就去健身房,穿鲨鱼裤也特别方便,不用为了等更衣室而排长队。”宋嘉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但最近,宋嘉感到有些困扰。一到午后,她就会觉得腹胀,肚子“叽里咕噜”地叫个不停,臀部、膝窝处还莫名长了不少红疙瘩。最开始,她以为自己牛奶喝多了,皮肤太干燥,后来才逐渐觉得不对劲。
宋嘉不得不到医院挂了个皮肤科的号,医生告诉她患上了毛囊性丘疹。“就是长期穿鲨鱼裤导致的。裤子太紧,肚子总被勒着,皮肤也不透气,而且健身后我还会大量出汗,更加重了病情。”宋嘉换上宽松的裤子,并规律涂抹药膏后,一系列症状才渐渐消失。
所谓“洋葱式穿衣法”,就是穿衣要像剥开的洋葱那样,层层穿搭、叠加,可以更好地调节体温,避免过热或过冷。
“类似于鲨鱼裤这样的紧身裤,会对腹部施加压力,可能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导致消化不良、胃痛或便秘。而且,它紧贴皮肤,导致皮肤透气性下降,汗液不易蒸发,从而增加皮肤感染的风险,如毛囊炎或股癣。”针对宋嘉这样的情况,王宇星解释道。
王宇星还指出长期穿鲨鱼裤导致的更多后患:“它会对腿部施加压力,影响血液回流,可能导致静脉曲张加重,甚至形成深静脉血栓;还可能压迫腿部的神经,导致麻木、疼痛或其他感觉异常,长时间穿更会让肌肉紧张不适,加剧肌肉疲劳。”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钟剑波建议,不要把鲨鱼裤作为日常穿着,尤其不要为了追求视觉效果,穿过紧的鲨鱼裤。他还接诊过一些案例,是被过紧的裤子压迫了下肢,引起血液循环障碍,患上了寒冷性脂膜炎。
“寒冷性脂膜炎会导致大腿外侧出现青紫性肿块,肿块发硬且痛感强。”王宇星特别提醒,一些特定人群更要慎穿鲨鱼裤,比如静脉曲张患者穿上后会增加腿部静脉的压力,加重静脉曲张的症状;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穿上后会加重这些问题,增加感染和溃疡的风险;孕妇的腹部需要足够的空间以适应胎儿的成长,鲨鱼裤可能压迫腹部,影响胎儿的发育和母体的舒适度。
“鲨鱼裤尤其会对肥胖人群的皮肤造成更强烈的压迫,增加皮肤褶皱处感染的风险;运动员或经常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长期穿鲨鱼裤,会限制肌肉的运动范围,影响运动表现和恢复。”王宇星说。
穿衣应充分考虑个人的健康状况,不仅要美观,更要舒适。每个人的身体部位,无论是脖颈还是双腿,都需要“喘息”的机会。寒冷的冬季,裹得太紧可能适得其反,因此,很多人推崇“洋葱式穿衣法”。
所谓“洋葱式穿衣法”,就是穿衣要像剥开的洋葱那样,层层穿搭、叠加,可以更好地调节体温,避免过热或过冷。内层,要选择排汗功能好的衣物;中层,要选择毛衣、绒衫等保暖性强的衣服;外层,最好穿防水防风材质的衣服,以应对天气变化。另外,上身的衣物最好适当透气,以免汗液无法排出导致衣物湿冷,进一步丢失热量。
“从心血管健康的角度来看,冬季穿衣还有一些注意事项。”王宇星表示,保暖永远是第一位的,因为寒冷的天气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所以羽绒服、羊毛衫、保暖内衣等必不可少;其次,四肢距离心脏较远,更容易受寒,要保护好四肢,穿戴手套、帽子、围巾和保暖袜,减少热量散失;最后,要特别注意足部保暖,因为足部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因此要选择保暖性好的鞋子和袜子。
“冬季也应保持适度的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但要避免在极寒的天气中进行高强度的户外运动。另外,冬季可能食欲增加,应注意合理饮食,避免过量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以维持心血管健康。”王宇星说。
舒适当先,保温有道,千万别让不宜冬装再侵蚀人们的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