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楚国是七雄之一,辖地很广,包括长江中、下游一带和淮河流域。那正是物产丰富的地方,也是产漆最多且品质优良的地区。因此,楚国的工商业发达,漆器也做得最好。
楚国的文化发源在中国南部,和中原各国不尽相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器物制造方面,自然也有它的特别之处,可以从下述的两件器物上表现出来。
有一件器物是双鸟双蛇的立体雕制。上面有两只鸟,伸着长颈站立着,而下面是两条蛇,并排着头,身体相互盘绕,构成了一个圆形的盘状底座,高大的双鸟就稳稳地立在上面。这件器物全部用黑漆做底子,用红色和黄色画出羽毛、鳞甲和精细的三角形云纹,非常美丽。古器物学家不知这件器物本来是什么用途,只好称为座架,认为它是一件装饰品,可用来悬挂物件。若从造型上看,蛇好像是被降服了,卷曲在鸟的脚下。有人解释说那双鸟表示善良的一面,而双蛇象征着罪恶,整体的雕制象征着善良永远会胜利。
另一件器物名叫镇墓兽,是一个立体雕制,形象非常古怪,其实世上并没有这样的动物。它有一个巨大的头,顶上生一对漂亮的鹿角,蹲着就有一米多高,全身用彩色漆画出鳞甲,更显得勇猛有力。最惹人注目的,是那双圆睁的大眼,鲜红得像两团火球,张着血盆大口,露出一排巨齿、两根獠牙。最可怖的要算是口中伸出的那条长舌了,垂到肚脐以下,看起来就好像在那里要晃动的样子。前肢尖端锐利得像鹰爪,爪子抓住一条毒蛇往口里送。后肢弯曲,舒服地跪坐在那里,安然自得,像是正吃得津津有味。
楚墓里常有这类造型奇特的雕像。那时的人相信,人在死后和在生前一样,阴间会是另一个世界,但也是有善有恶,因此想借镇墓兽来降伏恶魔,维护墓中主人的安宁。
高125厘米,现藏于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这件木雕漆画的像,形状怪异,特别是它的双目圆睁,眼红如火,口吐长舌,样貌十分可怖。这般形象,世间并无,只是在发掘的楚墓中才见到这种雕像。考古学家认为它是为了维护墓中主人而设,故称之为镇墓兽。(图片出自:《中国古代雕塑》,外文出版社、耶鲁大学出版社,2003年)。
高132.1厘米,现藏于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两只木雕的鸟,形状似鹤,颈部延伸的长度和身体的比例与实物不同。这种造型不完全属于写实。鸟身上用彩色漆画着美丽的羽毛和三角云纹,蛇身上绘有鳞甲。双鸟站立在盘绕着的双蛇座上,图中是两鸟相背而立,但实物也可以扭转过来头对着头。类似这样的器物,只曾在楚墓中发掘见到,造型与花纹都很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