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世至今,榴弹炮的身管长度、口径与射程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几个世纪的征战中,榴弹炮一直是使用量最大的炮种,成为现代战争中不可缺少的火力装备。
榴弹炮作为火炮家族中的“元老”,其身管比同口径的其他火炮要短,射角较高,初速较低,能够击中弹道低平的火炮所打不着的目标。
榴弹炮可以配用燃烧弹、榴弹、杀伤子母弹、碎甲弹、制导弹等多种弹药,能够变装药、变弹道,并能在较大纵深内进行火力打击。
榴弹炮是地面炮兵的主要炮种之一。早在17世纪,欧洲就把发射爆炸弹、射角比较大的火炮称为榴弹炮。榴弹炮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此时的榴弹炮炮管较短、射角大、射程近。为了增加该型炮的射程,炮管的长度不断加长,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大射程14000多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身管进一步加长,射程达到18000多米。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火炮最大射程可以达到24500米,如果发射火箭增程弹,最远射程可以达到30000米。榴弹炮优异的性能使其一直是使用量最大的炮种,甚至有些国家已经用它代替加农炮。
为了进一步提高榴弹炮的杀伤威力,发射的榴弹由最初的球形榴霰弹改进为尖头的榴弹,而且杀伤的面积也更大。虽然榴弹的外形已没有了榴弹的特征,但仍被人们习惯性地称为榴弹。
榴弹炮的炮弹装药量大、初速高、毁伤效果好,有利于对不同距离上暴露或隐蔽的目标进行有效的射击。比如对山体背后的工事、堡垒等目标就适合用榴弹炮进行攻击。现在,加农炮与榴弹炮之间的差别在不断缩小,后来在火炮家族里又派生出一个新的炮种,叫加农榴弹炮,简称加榴炮。加榴炮兼有二者的性能,既可以用小射角进行弹道低伸射击,又可以用大射角进行弹道弯曲射击,承担了加农炮和榴弹炮的双重任务。
加榴炮不仅具有上述好处,而且火力猛、机动性能强,因此,不少国家都积极加入了对加榴炮的研制和发展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