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标准化管理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价值分析

2025-01-23 00:00:00薛苏宁
中国标准化 2025年2期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价值

摘 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职能包括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等方面。为更好地发挥疾病预防控制作用,新时期需要实施标准化管理。基于此,本文首先从加强疾病防控工作的意义入手,接着讨论了当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最后分析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实施标准化管理的措施,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疾病预防控制,价值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5.02.047

0 引 言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不仅关乎个体健康,更涉及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是现代社会健康管理和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国不断完善有关疾病预防控制的法律和规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加强自身建设。当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标准化管理方法。

1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疾病防控工作的意义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疾病防控工作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保障公共健康。加强疾病防控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公共健康的整体水平,通过预防控制疾病的传播,减少疾病对社会的影响,保障公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2)减少医疗资源压力。有效的疾病预防控制能够降低疾病暴发的风险,减少因疾病导致的医疗资源消耗和医疗系统的压力,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3)促进经济稳定与发展。疾病防控工作的加强可以减少因疾病暴发而导致的经济损失,维护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整体安全。(4)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防控工作中能够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疾病防治的水平和能力,为未来应对新型传染病和健康威胁奠定科学基础[1]。

2 当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2.1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机制有待完善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存在疾病预防控制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信息不畅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和协作不够密切,导致出现信息孤岛现象,影响了疾病监测和应对的及时性和效果性。(2)资源分配不均衡。有些地区或部门的疾病预防控制资源相对不足,而有些地区或部门资源丰富,导致疾病防控工作的不平衡和不公正。(3)应急响应能力不足。在重大疫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应急响应能力可能存在欠缺,无法有效协调各方资源,及时应对挑战,影响灾难管理和救灾效果。(4)人才队伍建设不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疾病预防、监测、治疗等方面需具备一支专业、高效的团队,但有些地区或部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短板,影响疾病防控工作的质量和效率。(5)政策法规不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导致预防控制工作在法律层面上存在漏洞,影响疾病防控的法治化程度[2]。

2.2 疾病预防控制基础建设有待加强

疾病预防控制基础建设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监测体系不健全。缺乏完善的疾病监测体系可能导致疫情暴发时无法及时发现、报告和应对,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2)实验室设施不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实验室设施不足会影响病原体检测和研究能力,降低疾病诊断和溯源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3)信息化水平低。信息系统和数据管理的不完善会影响疾病数据的收集、汇总和分析,降低疾病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及时性。(4)预案与演练不足。缺乏完善的疾病预案和应急演练机制,会降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应对突发疫情或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反应能力[3]。

3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施标准化管理的措施

3.1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新时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内部信息沟通与协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和调整,加强应急演练和能力建设,注重人才队伍和政策法规的建设完善,以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效果。

(1)首先,建立管理架构和责任制度。确定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上下级关系和管理层级,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架构,确保信息传递和决策效率。(2)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针对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制定清晰的操作流程和标准程序,涵盖疫情监测、数据收集、实验室检测、应急响应等环节,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3)加强内部信息沟通和协作机制。建立定期会议制度、信息共享平台和跨部门协作机制,提升内部沟通效率和信息传递的及时性,避免信息孤岛和决策滞后。(4)做好监管工作。建立健全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确保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防止浪费和滥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设立独立的监督检查部门或机构,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改进。通过以上措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疾病防控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4]。

3.2 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实现部门之间的合作,并且与其他卫生部门共同防控重大疫情和开展科学研究。

(1)建立清晰的组织架构和责任体系。确定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明确上下级关系和信息传递路径,确保组织结构合理。(2)设立协调机制和会商制度。建立定期的会商机制,组织内部会议和跨部门协调会议,确保信息的及时共享和交流,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和资源配置。(3)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平台和工作协同系统,便于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工作协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协同效率。(4)制定应急响应计划和预案。针对常见的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定详细的应急响应计划和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行动方案,确保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置。(5)强化跨部门合作和联防联控机制。与相关部门(如卫生、公安、交通等部门)建立联防联控合作机制,协同应对疫情和公共卫生风险,共同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通过上述措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以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各项工作,提高应对突发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障公众健康安全[5]。

3.3 建设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新时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以加强基础建设投入,提升监测体系的覆盖范围和准确性,加强实验室设施和技术支持,提高信息化水平。同时,可建设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以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整体防控能力。

(1)进行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确定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具体需求,包括样本管理、数据录入、实验室质控、报告生成等功能。与此同时,根据需求设计系统架构和功能模块,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实验室工作的各个方面需求。(2)选择合适的LIMS软件。考虑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特殊需求,选择具有良好适应性和定制化能力的LIMS软件或开发合适的定制解决方案。还要确保LIMS软件能够集成实验室的数据管理、样本追踪、质量控制、报告生成等功能,并符合相关的安全和法规要求。(3)系统实施和部署。制定系统配置、数据迁移、用户培训等详细的实施计划,并且确保系统部署后能够平稳过渡,最小化对实验室日常工作的影响。(4)保证数据安全和合规性。确保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具备严格的数据安全措施,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备份和恢复机制等。与此同时,符合GDPR、HIPAA等相关法规和标准,保护患者和研究对象的隐私。此外,需要定期评估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性能和效率,识别可能的改进点和优化机会[6]。

3.4 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为有效提高业务人员素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1)设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架构。确定清晰的人事部门设置和职责划分,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责任。(2)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招聘和选拔机制。制定招聘标准和流程,确保面向岗位要求和工作性质的招聘工作可以顺利完成。与此同时,建立包括面试、考核等环节在内的选拔机制,进而选聘适合岗位需求的人才。(3)加强员工培训和发展。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针对不同岗位的培训计划,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4)建立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设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评定绩效,并与薪酬、晋升等挂钩。同时,提供多样化的激励措施,如设立晋升通道和发展机会,激励员工持续学习和成长。(5)定期评估人力资源管理效果。引入外部的评估机构或专业顾问,识别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7]。

3.5 推动档案管理标准化建设

(1)制定档案管理政策和指南。确立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标准,明确档案的创建、存储、检索、保管、销毁等方面的规定。还要制定详细的档案管理指南,包括文件命名规范、档案分类体系、保存期限和审批流程等内容。(2)建立标准化的档案管理流程。设计标准化的档案管理流程图,明确不同档案管理环节的操作步骤和责任人。(3)实施档案管理培训和教育。针对各级员工开展档案管理培训,包括档案管理政策的宣贯、操作流程的讲解和实际操作培训,提升员工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和执行力。(4)建设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引入或优化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支持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存储和检索。同时,确保信息化系统符合安全性和数据保护的要求,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通过上述步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以有效推动档案管理标准化建设,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可控性和服务质量,为其日常工作和应急响应提供可靠的支持[8]。

4 结 语

综上所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我国卫生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其自身建设中,需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建设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推动档案管理标准化建设,以期通过多项举措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江.新时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字档案管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23,22(9):149-151.

[2]杨婧.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措施研究[J].活力,2023,41(21):130-132.

[3]高春晖,邢祎梦.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与利用探析[J].黑龙江档案,2023,15(5):40-42.

[4]张春华,田渝,冉华.重庆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调队伍现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23,39(5):649-652.

[5]王光程.新一轮医疗改革背景下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职业稳定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3,26(26):3336.

[6]侯丽娟,张小燕.浅谈新形势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管理方法[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3,40(4):459-460.

[7]徐赵平,曹明华,吕慧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试剂耗材采购管理现状及采购模式探讨[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23,29(3):246-249.

[8]孙湛,肖冻,郑文华.基于“互联网+”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信息化综合平台建设的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23,39(3):427-430.

作者简介

薛苏宁,本科,副主任中药师,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预防传染病。

(责任编辑:刘宪银)

猜你喜欢
标准化管理价值
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当代陕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8
价值3.6亿元的隐私
华人时刊(2019年23期)2019-05-21 03:31:36
一粒米的价值
临床护理路径在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浅议风电安全管理措施
“给”的价值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探微
基层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01:36
浅析快递包装回收难问题的解决方向
中国市场(2016年23期)2016-07-05 04:13:36
钻前工程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