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农业机械标准化合作机制研究

2025-01-23 00:00:00张超兰毛芳
中国标准化 2025年2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非洲标准化

摘 要:农业几乎是所有非洲国家的主导产业,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如果没有足够的农业机械进入非洲市场,将会对农业发展产生限制性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位推动中非经贸合作。农业是中非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标准化在中非农业机械经贸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中非农业机械贸易对标准化的客观需求,本文围绕中国与非洲地区及其重点国家农业机械领域标准化现状、标准体系异同展开分析,以中非农业机械标准贸易规则互联互通为方向,提出促进中非农业机械标准规则对接的对策建议,旨在促进中非农业机械贸易。

关键词:非洲,农业机械,标准化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5.02.014

0 引 言

中国是农业大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2018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农业机械化工作,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1]。2020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执法检查,强化推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保障。中国为农业机械生产大国,农业机械出口大于进口。中国农业机械出口额总体呈现上涨态势,出口额从2015年的22.73亿美元上涨至2023年的56.7亿美元。农业几乎是所有非洲国家的主导产业,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受市场失灵、农机设备获得限制、经济落后等原因影响,非洲的农业机械化以人力机械化和畜力机械化为主,轻型手持工具和设备是主要的农业机械类型,真正意义上的机械化程度较低[2]。受限于农业机械化程度低,非洲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尚未被开发出来。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足够的农业机械进入非洲市场,会对农业发展产生限制性影响。2021年中国做出战略部署,争取在2022年至2025年三年内从非洲进口总额达到3000亿,要保障非洲农作物供给,必须加快补上农业机械化短板弱项,强化农业机械装备的支撑保障。乌干达、卢旺达、肯尼亚、加纳等多个非洲国家将农业机械化列为优先发展事项[3]。非洲农机主要依赖进口,其农业发展与农机更新需求叠加潜力巨大。对于非洲国家来说,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有助于提高农业产出,更好地嵌入全球价值链,从而获得更多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有助于克服国内农业部门不够成熟所带来的局限性。以肯尼亚为例,在农业机械上投资的每1先令(肯尼亚货币)都会使农业整体生产力提高3至5先令。肯尼亚对动力设备、耕耘机、播种机、灌溉设备、作物收获机械和农产品初级加工设备需求旺盛,农业机械的应用将提高肯尼亚经济作物的产量,从而扩大肯尼亚农产品的出口规模[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位推动中非经贸合作,引领中非合作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以尼日利亚和安哥拉为例,据经济复杂性观察站(The Observatory of Economic Complexity)数据显示,尼日利亚2022年进口总价值894万美元的收割机械,其中从中国进口464万美元,占其总进口额的一半以上;安哥拉2022年进口总价值8210万美元的拖拉机,其中自中国进口4830万美元。湖南是对非贸易的重要省份,以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两大国家级对非平台为依托,聚焦重点国别产业合作,举办农业机械供需对接会,深化中非经贸合作[5]。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的《湖南省对非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试行)》将农业机械确定为对非投资的重要领域和优势类别。湖南对非洲出口的农业机械种类包括农田建设机械、种植机械、植保机械、农田排灌机械、作物收获机械等。目前湖南农机产品已销往坦桑尼亚、安哥拉、加纳、南非等20多个非洲国家。

基于标准化在中非农业机械贸易中的重要性,本文从中国与非洲农业机械技术性贸易措施现状、标准兼容的基础以及对策开展分析,为中非农机贸易提供思路,旨在促进中国农业机械出口非洲。

1 中国农业机械标准化现状

国家农业农村部和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是农业机械标准化的管理部门,其负责制定与实施农业机械相关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与农业机械相关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1)、全国拖拉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40)、全国低速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34)、全国饲料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84),其中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承担单位还承担ISO/TC 23农林拖拉机和机械技术委员会的对口工作。

登录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可以进行标准的检索。截至2023年12月,中国现行有效农业机械国家标准558项。经过梳理,仅GB 40162—2021《饲料加工机械卫生规范》为强制性标准,其他均为推荐性标准;发布日期为近5年的标准数量占比约22%,国际标准采标率达66.7%。现行有效农业机械行业标准684项,包括机械行业(JB)标准310项、农业行业(NY)标准374项等,发布日期为近5年的标准数量占比约20%。同时,为顺应市场需求,相关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积极参与农业机械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2022年至2023年间,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与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联合发布农机装备团体标准项目计划共8批218项。

2 非洲农业机械标准化现状

非洲地区一般由各国的农业农村部门制定农业机械技术法规。但有些国家在某些规定上体现了独特之处,如南非制定农业机械技术法规的主管单位是南非贸工部下设的南非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管理局,其20 03年制定了农业拖拉机技术法规。东非共同体发布了《农业农村发展战略2005—2030》,部署了农业机械的发展。非洲出台了一些行政性文件,对“机械作业通则、交接及试车、机具使用、保养工作、修理工作”做了较笼统的规定。这些规定可以理解为是农机标准化的雏形。通过登录非洲国家农业农村部门官网检索查询,截至2023年12月,非洲有肯尼亚[6]、坦桑尼亚[7]、卢旺达[8]、南非[9]等国家制定并出台了农业机械相关的技术法规。技术法规均涉及各类术语和定义以及适用对象,农业机械化委员会等职能部门的组织架构和职能职责,农业机械的注册和许可流程等内容。

非洲标准化组织ARSO/TC 31农林用农具及机械技术委员会(Farm implements and machinery foragriculture and forestry)负责制定农业机械非洲统一标准。通过梳理非洲统一标准目录,农林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仅制定了8项非洲统一标准。相比近3000项的非洲统一标准数量而言,其占比极低。登录非洲重点国家标准局网站,经检索,截至2023年12月31日,尼日利亚农业机械领域标准22项,加纳农业机械标准5项,肯尼亚现有农业机械标准77项,乌干达农业机械标准17项,坦桑尼亚农业机械标准11项,卢旺达农业机械标准共19项。

非洲地区农业机械标准除了数量不多外,还存在农业机械标准化对象处于农业器具层面的问题。如,东非共同体成员于2024年1月集中向WTO通报了多项农业机械标准,涉及圆盘犁规范、拖拉机操作犁规范等。尽管标准名称中使用了“机械”二字,但是其标准化对象为农业器具。

3 中国与非洲农业机械标准体系异同

从标准分类来看,按ICS分类法对中国与非洲农业机械标准题录统计分析,中非双方农机标准均涉及“01综合、术语学、标准化、文献”“65农业”两个类别。其中以“65农业”类别的标准分类最为集中。中国农业机械标准涉及的农业机械种类非常广泛,包括耕整机械、植保机械、排灌机械、动力输送机械、种植施肥机械、收获机械、农机配件;行业标准则涉及棉花机械(梳理机、弹花机等)、茶叶加工机械(揉捻机等)、肥料加工机械(粉碎设备等)等更为具体的分类。非洲农业机械标准集中在耕作机械、动力机械、收割机械和农业器具等类别。中国农业机械的标准体系架构更完整,非洲农业机械标准体系除包括上述类别外,其他类别均有缺失。

从标准数量来看,中国农业机械标准数量明显多于非洲地区,非洲地区农业机械累计数量为中国的三成左右。从发布时间看,非洲地区近5年制定的农业机械标准并不多,非洲统一标准数量0项,单一国家标准数量合计10项左右。从国际标准采标率看,中非二者都比较重视对ISO农机标准的采用,采标率较高。加纳和乌干达现行有效的农业机械标准均等同采用ISO标准,采标率100%;卢旺达和肯尼亚的ISO标准采标率也高达90%。非洲地区整体国际标准采标率达96.7%。

从采标时间来看,中国和非洲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即国内采标时间明显晚于ISO标准发布时间。以ISO 15886—1《农业灌溉设备 喷头 第1部分:术语和分类》为例,该国际标准先后有2004和2012年两个版本,中国与之对应的GB/T 27612.1—2021和GB/T 27612.1—2023分别等同采用上述两个版本。GB/T 27612.1—2023于2021年10月下达修订计划,等同采用ISO 15886—1:2012,并于2023年11月发布。可以看出,中国采标时间晚于ISO标准发布时间逾10年。以ISO 4251—3《农业拖拉机和机械用轮胎(层级标志系列)和轮辋 第3部分:轮辋》为例,该国际标准先后有1994和2006年2个版本,后被ISO18804:2017《农业、林业和建筑机械轮辋》代替,继而又被ISO 18804:2021代替。卢旺达等同采用的标准仍为ISO 4251—3:2006版本,并未采用最新版本。由此看出,卢旺达采用的标准版本滞后于ISO标准两个年代。与此同时,未在卢旺达标准局官网上检索到该标准的制修订计划。

4 建 议

非洲标准化工作起步时间与中国相近,均肇始于上世纪90年代。受农业机械化产业发展水平和标准化技术水平的影响,农业机械标准化除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外,自主制定的农业机械标准对象内容简单,技术含量低,适用范围狭窄,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技术标准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推进中非农业机械领域的标准化合作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4.1 建立健全国家级对非标准化合作平台

非洲地区成为大国争夺新重点,中非标准化合作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不确定性程度显著上升。鉴此,中国应提高标准化在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等经济合作框架中的战略地位。依托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中非经贸合作促进研究会等机构,利用好中非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的承载作用,更好发力高端资源作用助推中非标准化合作。在国家级对非经贸合作平台的加持下,湖南成为了全国对非经贸合作政策中心,可探索在湖南成立非洲标准化研究中心,深化中非标准化合作。

4.2 持续推进中国农业机械国际标准化工作

一是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信部、农业部、商务部等政府部门引导,农业机械核心龙头企业牵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等协会组织参与的模式,构建结构合理、层次适当的农业机械标准体系。二是中国应继续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组织ISO/TC 23/SC 7农业机械标准化工作,共同制定包含中国农业机械技术内容的、对非洲国家友好且兼容的农业机械国际标准,使之成为国际通行的标准贸易规则,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也可以提升标准在非洲国家中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国际标准在非洲地区具有先天优势,是非洲统一标准以及国别标准的优先选择。例如,非洲地区由于地形因素,对中小型农机存在偏好,中国可开展中小型农业机械关键零部件技术条件、总成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标准的研究和制修订。三是统筹利用好农业机械领域数字化工程成果,依托“一带一路”标准数据库,关联形成非洲国家农业机械数据库,为相关研究打下基础。

4.3 深化重点区域和国家标准化合作

重视非洲区域标准化组织和重点国家的核心地位。标准化合作复杂网络具有优先连接性,先与区域标准化组织中的重点国家开展标准化合作,之后逐步融入到区域标准化组织其他成员国当中。据卢旺达公布的检测与认证路线图,卢旺达将中国、韩国等国列为拟进行认证合作的对象。卢旺达是东非共同体成员,开展与卢旺达的标准化合作,在标准“软联通”作用逐步发挥情况下,有利于增加与东非共同体其他成员的标准化合作。对于园艺发达、经济作物丰富的西非地区,如尼日利亚、加纳等国家,中国应加大对这些地区植保机械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的出口,提高这些地区经济作物的机械化水平和附加值。对于农业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南非地区,如南非、毛里求斯等国家,2019年中国与毛里求斯签署首个中非自由贸易协定,利用中毛自由贸易协定,逐步取消贸易壁垒。对于地理环境闭塞、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农业基础发展较差、与中国农机产品贸易额较少的中非地区,如刚果(布)、加蓬等国家,中国应积极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号召,帮助其建设电力等基础设施,使用无偿赠与农机、开展技术培训等农业援助方式促进中非农业机械增长。

4.4 交流合作促进两国标准互联互通

一是充分利用好中国中小型农机对非洲地区出口的旺盛局面,组织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农业机械理论研究与实地调研,切实了解非洲农业机械的理论问题与现实背景,产出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成果,促进与非洲国家的交流。二是中国企业可通过出口农机设备,投资建设境外农业机械组装厂和服务点,同时提供维修保养等售后服务的方式,让非洲相关从业人员体会到中国农机制造和服务的优势,促进中国农业机械标准在非洲的转化和运用。三是可将中国对应的农机标准翻译成英文或法文等非洲主流官方语言翻译版本,一方面做好标准技术资源储备,另一方面提供给非洲国家的农业部和标准局,组织当地农机和标准化专业技术人员学习讨论,以软性输出方式达成行业共识。

参考文献

[1]《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lt;“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gt;的通知》,农机发〔2 0 21〕2号[ EB/OL].(2021-12-27)[2024-04-07]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1/06/content_5666677.htm.

[2]S. Bello.Agricultural machinery amp; mechanization : basicconcepts[J].Engineering, Agricultural and Food Sciences,2017.

[3]Oliver K ir ui.Mecha nization in A fr ica [J ].Resea rchGate,2022(11):1-47.

[4]Minist r y of Ag r icu ltu re , L ivestock, Fisher ies a ndCooperatives.Nationa l Ag r icultura l Mecha nizationPolicy[R]. Republic of Kenya:Ministry of Agriculture,Livestock amp; Fisheries and Cooperatives,2021.

[5]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中国(湖南)—非洲(肯尼亚)农业机械供需对接会在长沙举行[EB/OL].(2022-07-18)[2024-03-22]http://www.amic.agri.cn/secondLevelPage/info/30/140794.

[6]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Commission of Kenya.DraftAgricultural Mecghanization Bill for national Validation[Z].Republic of Kenya: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LivestockDevelopment,2021.

[7]Cent re for A g r icu lt u ra l Mecha n izat ion a nd Ru ra lTechnolog y.Ag r icultura l Mecha nization a nd Rura lTechnolog y Reg ulation[ Z ].T he United Republic ofTanzania:Centre for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RuralTechnology,2021.

[8]Rwanda Inspectorate, Competition and Consumer ProtectionAuthority. Governing Agricultural Machineries andEquipment[Z].Republic of Rwanda:Rwanda Institute forConservation Agriculture,2021.

[9]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C o mp u l s o r y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T r a c t o r s [ Z ] .S out h A f r ic a : Na t ion a l Re g u l a tor for C omp u l s or ySpecifications,2003.

作者简介

张超兰,硕士研究生,标准化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技术性贸易措施、非洲标准化等。

毛芳,博士研究生,标准化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技术性贸易措施、知识产权等。

(责任编辑:张佩玉)

基金项目:本文受湖南省标准化项目“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视角下农业机械出口研究——以作物收割机械为例”资助。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非洲标准化
标准化简述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时代邮刊(2020年8期)2020-06-22 08:13:54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刑法论丛(2018年2期)2018-10-10 03:31:38
非洲鼓,打起来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中国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工业设计(2016年7期)2016-05-04 04:02:20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工业设计(2016年4期)2016-05-04 04:00:25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非洲的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