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真实情境的幼小衔接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2025-01-22 00:00:00赖玉平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5年1期
关键词:实践思考幼小衔接小学数学

摘要:在幼小衔接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适应性教学”理念要求,优化课程内容结构,设计含有任务驱动、有趣的真实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思考,进而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幼小衔接;真情境;实践思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通称“新课标”)强调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有着较大的差别,二者之间最好的衔接应在于生活或情境,也就是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在小学一年级幼小衔接的数学课堂中,坐在教室内的不仅有一年级的学生,还有来自幼儿园的小朋友,面对这种特殊组合的学生课堂,教师可以从缩小组织形式、教学内容的差异入手,密切联系现实生活,采用真实情境来开展教学。教师应参考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年龄特点、知识水平,优化课堂结构,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感悟数学思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一、叩问社团真实情境,引发课堂生成

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呼唤回归教育的本质。笔者认为可以这样理解:幼儿园从各种社团、游戏、动手实践等活动中注重的是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初步培养,反对以任何形式的一切超前教学;而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更偏向于知识的传授,它强调的是教师应按照新课标进行教学,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关注差异、因材施教,注重学生能力的综合发展,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课前,教师结合学生熟悉的幼儿园“阳光小镇”社团游戏活动,要求他们自己动手,通过剪拼、涂画、粘贴、化妆等设计好需要的素材内容。课中,教师再配上希沃白板课件动画演示效果,学生分组表演,再次呈现了“咔嚓照相馆”“小小电影院”“人间大舞台”“我们的小菜园”等场景。学生看到这些时特别开心,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第二天一早,学生坐在这样有趣、漂亮的教室里,个个精神抖擞。

课始,教师抛砖引玉,提出了第一个问题:“看着自己亲手布置的社团场景,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布置这个场景很不容易,需要准备的东西很多。

生:做好一件事真有成就感,参加劳动真好!

生:我们是和老师一起布置的,劳动很辛苦,我们要珍惜!

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社团活动中的劳动实践,对一年级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此时,社团实践既是学生劳动实践的基础,也是数学学习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师:在这些有趣的场景中,你们发现了哪些有关数学知识的秘密?

生:我有两张10分的积分卡,一共有多少积分?

生:“小小电影院”的一张票价需要5张积分卡,一张积分卡相当于1元,一张票价多少钱?

生:我的电影票座号是8排6号,座位在哪?要想最快找到位置,该怎么找?

生:“人间大舞台”的布置用了很多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各种形状的彩纸,我们可以进行有趣的图形分类。

新课标在课程实施中提出要“强化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要求注重创设真实情境及其育人功能与多样化,重视在真实情境中提出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数学问题。学生在社团实践体验中引发了课堂的生成,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解数学知识、锻炼数学的能力,在这样的真实情境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以培养。例如,教师在课堂中充分利用“小小电影院”创设购票教学情境:“小朋友们,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次真实的购票体验项目活动”。

学生热情高涨,在小班干部们的带领下,全体学生拿到一定数额的人民币,到“小小电影院”去进行购票。

师:每张票价是5元。

生:我有10元,找我5元。

生:我用两张2元、1张1元。

生:我有3张2元,找我1元。

生:我有5张1元,刚好5元。

…………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他们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学生在与同伴交流、协商游戏氛围中学会了分享合作,尝试开拓创新,最终顺利地进入“电影院观看区”。在游戏活动中,学生会去识别、区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将自己掌握的加减法合理运用,完成找零钱的任务。更为重要的是,在上述的真实项目情境中,学生可以理解购物消费的基本概念,有了对应需求之后,再去考虑对应价格,并且学会了设定预算方案。

二、追寻游戏真实情境,绽放课堂精彩

在实际教学中,“非必要,不情境”应当成为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在校园里,学生丰富的游戏活动也是很好的学习情境。但在真实的生活中,学生经常面对纷繁的各种信息。让学生通过真实的游戏场景,从丰富复杂的信息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取数学信息、继而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游戏中的数学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围绕课堂中的游戏教学情境,以学生用木头亲自动手搭建的构建区“高楼模型”为切入点,预设核心问题并通过追问思考进行教学。

师:小朋友们可真棒呀!你们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能确定不一样的主题,搭建了不一样的建筑物。可不知为什么,老师发现一位小朋友搭建的建筑物老是倒塌,他怎么就没有可喜的劳动成果呢?

学生听到后迅速反应,马上帮忙进行分析、思考、解答。

生:他不是没有可喜的劳动成果,而是在劳动中没有进行思考。我们搭建这个建筑物时,一定要先考虑建筑怎样搭得越高越稳定。

生:我们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把它搭成三角形的模样,因为我发现三角形模样的造型比较不容易倒塌。

生:搭建的时候不能着急,要慢慢地来,而且要学会使用木头头尾的连接,再组合起来。

学生在这样的结构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能结合数学知识,运用排列、组合、连接等知识技能,搭建较复杂的物体或组合与主题相关的造型,提出各种有价值的问题,使得在数学课堂上劳有所获。

扑克牌游戏也是一个很好的幼小衔接的内容支撑。教师可以拿出扑克牌,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我们做的扑克牌有什么不一样?扑克牌游戏里也隐藏着很多数学知识,有谁知道的,请说说看!”教师话音刚落,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在带着学生玩扑克牌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认识数、数数、数的排列、数的大小比较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从找扑克牌的颜色、找扑克牌的形状、找同类数字等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还可以用扑克牌玩凑十的游戏,10以内、20以内的加减法等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再往后拓展延伸一些,还可以玩“24点”的游戏,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应精准把握游戏情境中的教学时机,以数学教学内容为主体,抓住主要矛盾,引发问题,巧妙施教,静静地等待着知识矛盾的迭出,呈现真实的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中不断地进行思维碰撞、积累沉淀,拥有自己的精彩。

三、挖掘实践真实情境,促进课堂评价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回归于生活。学生的日常生活其实是数学学习最好的情境,教师应把数学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与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结,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评价学生上课表现时,教师可以开展学生“为自己的表现颁奖”的自主评价活动。“奖品”可以是学生自己亲自动手用劳动创造的,如形状各异的图形章、生动可爱的动物章、五彩缤纷的花朵章、颜色鲜艳的气球章等。在进行评价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表现最好的地方说出选择哪种“章”作为奖品最为合适,应获多少颗章,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创新改进,等等。学生通过对自己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表现进行回顾、思考、分析,肯定自己的优点,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会感觉到一年级的数学课很有意思,不仅学到了知识,还能收获自己的作品,学习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对动手能力强,非常喜欢做手工奖品但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教师还可以这样评价他们:“老师非常喜欢你的劳动成果,这个手工奖品它看着是如此的美观精致,相信你在学习上也会越来越细致认真!”这样评价学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能够使他们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对教师更是肃然起敬。

再如,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开展自我评价。针对一年级学生的性格和习惯,在20分钟作业时间里,如果他们能做到“不说闲话”“不做闲事”“不当闲人”,自己就奖励自己5分。这样的操作,既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其实也是良好的时间学习与管理的途径。

在幼小衔接的数学课堂中,创设丰富而真实的情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各种有吸引力的活动,实现激发兴趣、学习知识、发展思维的育人效果。创设丰富、真实的课堂情境,不断改进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实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真正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满足学生的安全感、归属感、信任感;同时,展示教师真实、热情、睿智的一面,引领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真学习、真探究、真成长,使每一个学生都成长为个性精彩绽放、才智丰茂、气韵风雅的优秀少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冯嫣.情境教学法在幼小衔接中的运用[J].山西教育(幼教),2023(11).

[3]伏玲娇.幼小衔接视域下的小学数学综合性学习实践[J].江西教育,2023(34).

(责任编辑:杨强)

猜你喜欢
实践思考幼小衔接小学数学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94期)2016-12-12 14:20:25
重视“幼小衔接”幼儿教育更出彩
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 11:56:34
初谈幼小衔接之家园配合
教师·下(2016年10期)2016-12-03 10:08:40
统筹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教材编写的实践与思考
对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思考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1:53:14
国有企业落实中纪委“三转”要求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40:56
微课教学在成人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12:27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