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

2025-01-22 00:00:00
科学24小时 2025年1期
关键词:斑疹丘疹皮疹

本期主持人:张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谣言:皮肤上长小红点是肝脏不健康的表现。

真相:体表出现红色斑点可能与皮疹等因素有关。肝脏疾病虽然也会出现皮肤改变,但并不会引起广泛的皮疹。

肝脏是脊椎动物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并具有去氧化、储存肝糖原、合成分泌性蛋白质等作用。人的肝脏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它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呈红褐色,质软而脆。

肝脏疾病是发生在肝脏的所有疾病的总称,包括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血管性疾病等。肝脏疾病的症状非常复杂,不同程度的疾病症状也会有所差异,包括疲劳、黄疸、腹胀等,当然在皮肤上也会有一些表现,例如黄疸。黄疸即皮肤和眼睛呈现黄色和暗黄色的现象,黄染的程度会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变化。

肝脏疾病患者的皮肤确实会出现类似于红色斑点的症状,被称为“蜘蛛痣”。它是毛细血管扩张导致的改变,其痣体有一个中心点,周围有呈辐射形的小血管分支,形态似蜘蛛,故而得名。蜘蛛痣多见于患者面部、颈部、上胸部、肩部及上肢部位,数量上存在个体差异,但总体并不多。

能够导致表皮出现红色斑点的疾病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皮疹。皮疹是皮肤颜色、形态发生局限性变化的一种表现,按照形状可以分为斑疹、丘疹、玫瑰疹、斑丘疹和荨麻疹。其中,斑疹是指只有局部皮肤颜色变化,既不高起皮面也无凹陷的皮肤损害,是由于血管扩张而发红的红斑。丘疹是一种较小的实质性皮肤隆起并伴有颜色改变的皮肤损害。玫瑰疹常见于胸腹部,是一种鲜红色、直径多为2~3毫米的圆形斑疹,按压会褪色。斑丘疹是在斑疹之上又出现了丘疹。而荨麻疹则是局部皮肤暂时性的水肿性隆起,大小不等,形态不一,颜色或苍白或淡红,消退后不留痕迹,过敏反应常出现这类变化。

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出现了皮疹,那么要尽早就医,查明原因,对症治疗,切不可随意用药。

谣言: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能够预防流感。

真相:维生素C具有提升人体免疫力的作用,但是并不具有预防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的作用。

维生素C又名“L-抗坏血酸”(分子式为C6H8O6),是一种人体必需的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广泛分布于各类蔬菜和水果中,对人体而言具有非常多的生理功能,诸如促进铁吸收预防贫血、中和体内自由基、抗氧化减少细胞损伤等。除此以外,维生素C还具有提升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具体表现在提升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抗体物质合成等。因此,通过每日饮食足量摄取维生素C,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获得平稳免疫力、降低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维生素C补充得越多越好,也不意味着补充了就能够预防流感的发生。包括流感在内的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取决于三方面因素: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即疾病传播的源头,传播途径则是病原体从传染源到达易感人群的通路,易感人群就是容易感染某种传染病的人。以流感为例,其病原体为流感病毒(包括甲型和乙型),人群普遍对其易感。人体自身的非特异性免疫并不具有针对流感的特异性,当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会迅速繁殖,若超过了自身免疫力能够对抗的范围就会发生感染。当然,自身免疫力更弱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和慢性病患者更容易发生感染。只有通过注射疫苗,才能让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当免疫系统识别到流感病毒出现后,会产生有针对性的抗体,预防感染的发生或降低感染的严重程度。

如果过量摄入维生素C,也会导致健康副作用,如增加人体患泌尿系统结石的风险,这种情况主要见于额外大量使用维生素C补充剂。

谣言:出汗就意味着在燃烧脂肪。

真相: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途径之一,出汗的原因很多,与脂肪分解无关。

网络上有一些瘦身方法鼓吹大量出汗意味着人体在燃烧脂肪,实际上是混淆了脂肪燃烧与出汗的关系,是一种错误的理解。

所谓的燃脂,是指存储在脂肪细胞内的脂肪发生分解代谢。一般而言,燃脂可分为三个过程:脂肪动员、β-氧化和能量代谢。其中,脂肪动员是指储存在脂肪细胞内的脂肪,在激素敏感性脂肪酶的作用下被逐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进入血液的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通过β碳原子逐步断裂,每次断下两个碳原子,生成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通过三羧酸循环和呼吸链彻底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这些能量通过AT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分子储存,并可用于细胞的各种生理活动,如肌肉收缩、物质合成等。

虽然在脂肪发生分解时会产生水分,但这些水分主要是进入循环系统,最终是以汗液还是其他形式排出体外,主要取决于体内水分的总量,以及体温变化、精神状态等因素。

出汗是自主神经调解下的一种生理现象,可分为温热性出汗、精神性出汗、味觉性出汗和运动性出汗等。温热性出汗就是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人体通过排出汗液来达到降温的目的。精神性出汗是由交感神经肾上腺素能节后纤维调控的一种现象,人们在精神紧张时,手心出汗就属于这种反应。味觉性出汗指吃了辛辣刺激的食物后,人体出现的出汗反应。

不少人错误地认为出汗就代表燃脂,可能主要是因为运动时人体会大量排汗,故而将二者联系在一起,认为出汗量越大,脂肪燃烧得越多。实际上在上述其他因素作用下也会排汗。并且,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都会大量出汗,但是二者分解脂肪作用的效果却存在一定的差异。跑步、游泳、跳绳等有氧运动能够有效提升心率和呼吸频次,促进脂肪的燃烧。

猜你喜欢
斑疹丘疹皮疹
拮抗大豆斑疹病菌放线菌菌株的筛选和促生作用及防效研究
作物学报(2022年6期)2022-04-08 01:28:30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温病学理论指导辨治儿童银屑病探讨
基于“诸内形诸外”思想以形论治斑疹之刍议※
多功能便携式皮疹观察尺的研制
护理学报(2017年12期)2017-12-05 13:07:59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组合抗结核药物致过敏性皮疹32例临床分析
探析叶天士斑疹辨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