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童书“走出去”,既能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历史和价值观,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也能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还能拓展国际市场,促进中国童书产业发展,提高中国童书的国际竞争力。立足新时代发展背景,以品质为本、融合发展为核心思路,提出推进中国童书“走出去”的四项创新策略,分别是加强内容创新,打造高品质童书;注重形式创新,提升童书吸引力;强调营销创新,提高童书知名度;坚持合作创新,扩大童书影响力。
近年来,中国童书市场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童书“走出去”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仅依靠传统的出版模式和营销策略是远远不够的。在新时代下,中国童书需要保持与时俱进的发展步伐,注重品质提升,深入融合国际市场,才能实现“走出去”的发展目标。鉴于此,围绕中国童书“走出去”发展目标展开探讨,提出具体的创新策略和方法,推动中国童书成功打入国际市场,提高中华文化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强内容创新,打造高品质童书
品质是童书的灵魂,也是中国童书在国际市场的立足之本。在推动中国童书“走出去”的过程中,应坚持“弘扬传统”与“内容创新”并重,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民族精神;同时要打破常规思维,灵活创新故事内容,提高童书质量,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优质童书,为中国童书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夯实基础。
第一,讲好中国故事,打造优质童书。讲好中国故事是提高中国童书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数不胜数的英雄豪杰,他们用血与肉演绎了可歌可泣的故事,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这些都是创作童书的宝贵素材。在童书编辑创作中,应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历史资源,将其与现代价值观相结合,创作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故事,并且编纂为生动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童书,使儿童在阅读中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健康茁壮成长。例如,图书编辑人员可以创作以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儿童故事,让儿童在阅读中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增进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与此同时,图书编辑人员要密切关注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立足新时代新环境,创作反映当代中国儿童生活和成长的作品,让更多国外读者了解中国的现代发展,一方面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为世界儿童认知中国、了解中国提供新的视角。
第二,加强主题出版,弘扬民族精神。主题出版是指以特定主题为核心,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出版活动。主题出版是弘扬民族精神、输出中国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引导世界理解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在童书出版中,编辑人员应增强主题出版意识,加强主题系列图书策划,精心推出一批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读性的儿童主题读物,引导儿童在趣味阅读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创作并出版以中国历史人物、传说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为主题的童书,让儿童在阅读中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与内涵,感受中华民族精神。此外,考虑到现代儿童对社会、科技、环保等方面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儿童图书编辑人员应紧跟时代步伐,将社会、科技、环保等现实主题融入童书,充分展现中国的文化底蕴与现代价值观,引导儿童关注社会现象,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创作具有国际视野的作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审美观念存在差异,如何在保持中国文化特色的同时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读者的需求,是中国童书“走出去”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为有效应对文化差异引发的一系列挑战,儿童图书编辑人员首先要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切勿将自身观念强加给其他国家的小读者,以免儿童读物在国际市场上遭遇误解或排斥。其次,将中国故事与国际元素相结合,用儿童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再次,在注重保持中国童书文化特色的基础上适当地提升文化适应性,即深入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环境,准确把握当地儿童的阅读习惯和喜好,寻找文化的交汇点,在此基础上编撰儿童读物。例如,可以借鉴世界童书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使故事更易于被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接受。同时,适当融入一些全球共通的友谊、爱、勇气、探索等主题,引起各国儿童的情感共鸣。最后,要注重作品的翻译质量,确保翻译后的作品能够准确地传达原意,并且不带有任何种族歧视色彩。
注重形式创新,提升童书吸引力
国际童书市场竞争激烈,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童书品牌表现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中国童书“走出去”面临挑战。中国童书若想真正打开国际市场大门,受到目标读者群体的喜爱与认可,不仅需要提升图书的内在品质,也需要加强形式创新,通过精美的装帧设计、充满趣味性的互动设计吸引各国儿童目光,扩大儿童读物的受众规模,以此提升中国童书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第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童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在童书制作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入声音、动画、互动游戏等元素,可以使童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儿童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首先,推出互动性电子书。传统的纸质童书虽然承载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故事性,但在信息化时代,其互动性相对较低。童书出版社可以通过开发交互式电子书,将故事以更生动、更富变化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例如,在电子书中,添加点击触发的音频、视频、动画等元素,让儿童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与角色进行互动,体验故事的不同结局。这种方式不仅能增加阅读的乐趣,还能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其次,利用新技术营造沉浸式阅读体验。在童书编辑中融入AR技术,家长只需要扫描童书中的二维码,即可在现实环境中融入虚拟元素,为儿童提供更加直观、立体的故事场景体验,提高国外儿童对中国童书的接受度和喜爱度。再次,可以引入AI技术,通过语音识别和合成技术,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声音故事,由AI给儿童讲故事,AI甚至可以根据儿童的反应调整语速语调,增强中国童书故事的吸引性。最后,还可以利用AI技术构建虚拟助手,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儿童思考或者参与故事发展,以此增强儿童的参与感和沉浸体验。
第二,通过多样化装帧设计吸引儿童读者。装帧设计是童书出版的重要环节之一,采用多样化的装帧设计,有利于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提高童书的销售量。首先,注重封面设计。封面是童书的“门面”,好的封面设计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产生购买的欲望。在童书封面设计中,应注重色彩搭配、图形元素以及故事主题的直观呈现,使用鲜明活泼的色彩和富有想象力的图画迅速抓住儿童的目光。同时,应该尽量避免封面出现过于复杂或恐怖的元素,以免给儿童造成不良影响。其次,注重内页设计。内页设计是童书的“灵魂”,好的内页设计可以让读者更加舒适地阅读。在内页设计中,运用文字、插图等元素,结合排版,营造独特的氛围和风格。具体来讲,应以易于儿童阅读为核心确定字体大小、选择排版布局形式,确保页面整洁有序;采用丰富的图表、插图和趣味性的互动元素(如涂色页、折页等)提高阅读的趣味性和参与感,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在内页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文化差异,确保语言表达清晰准确,适时灵活地融入国际元素,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都从中找到共鸣。最后,注重材质选择。材质选择是童书装帧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选择合适的材质可以提高童书的质量,带给读者良好的触感与阅读体验。在制作儿童书籍时,应考虑安全环保的材料,确保选择的书籍材质不会给儿童带来健康风险,并且能够起到保护童书的作用。与此同时,围绕童书主题选择合适的材质。例如,自然主题的童书可以选择环保纸质,传达保护环境的理念;童话主题的童书可以选用具有复古风格的纸张,以凸显图书的神秘感与梦幻感。
强调营销创新,提高童书知名度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童书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童书“走出去”不仅旨在将中国的文化价值传播到世界,更要提升中国童书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此,要在营销创新上下足功夫,通过建立国际化营销团队、利用社交媒体和在线平台进行推广以及参加国际书展和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全面提升中国童书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第一,建立国际化营销团队。国际化不仅仅是语言的国际化,更重要的是思维和策略的国际化。建立一个由不同国家背景、文化素养、市场洞察力的专业团队,可以为中国童书开拓海外市场提供多元视角,也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全球市场趋势,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精准定位目标市场,制定符合当地需求的营销策略,从而吸引更多海外儿童阅读中国童书。因此,在推进中国童书“走出去”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人才选拔和培养,吸引更多具有国际化视野、了解目标市场文化背景、熟悉海外出版市场规则的人才加入童书营销团队。与此同时,对现有团队成员进行针对性专业培训,使其在参加讲座、参与国际交流活动的过程中,提升国际视野和专业能力,助力中国童书在海外营销中取得优异成绩。
第二,利用社交媒体和在线平台进行推广。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和在线平台成为品牌营销的重要渠道。中国童书可以在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等国际主流社交平台设立官方账号,发布有趣、有创意的内容,与全球读者建立互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时,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如亚马逊、eBay等,开设专门的童书销售页面,通过优化关键词、设置有吸引力的文字描述和展示生动的图片,提高产品的曝光度和点击率。此外,还可以考虑与目标市场的知名博主、意见领袖合作,通过KOL(关键意见领袖)效应,扩大中国童书的影响范围,全面提升中国童书的销量和知名度。
第三,参加国际书展和文化交流活动。参加国际书展是直接展示中国童书作品、对接海外买家和出版者的绝佳机会。德国法兰克福书展、英国伦敦书展、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等都是极具影响力的全球性书展。中国童书可以通过参加国际书展,向全球读者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的故事内容和深邃的文化底蕴。此外,中国童书应积极参与儿童文学论坛、作者见面会、文化讲座等各类文化交流活动,提高中国童书的可见度,增进国际读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为后续深度合作、推广中国童书奠定良好基础。
坚持合作创新,扩大童书影响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童书市场逐渐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国际化发展趋势也日益增强。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童书“走出去”,提升中国童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应加强合作创新,在国际合作、版权贸易与跨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以创新思维引领行业发展,提升童书的国际影响力。
第一,加强与国际出版商的合作。加强与国际出版商的合作是中国童书“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中国童书可以通过与国际知名出版商合作,借助其成熟的市场渠道和营销经验,将中国优秀的童书推向国际市场。国际出版商在选题策划、编辑加工、装帧设计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团队,可以为中国童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可以共同策划选题,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和趋势,开发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童书产品。同时,要加强版权合作,通过版权输出和引进,促进中外童书的交流与融合。此外,双方可以达成合作,携手推进出版项目,通过共同投资、共同制作、共同推广的模式实现互利共赢。
第二,开展国际版权贸易。国际版权贸易是中国童书“走出去”的重要方式之一。开展国际版权贸易可以将中国优秀的童书版权输出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让更多的国际读者了解和喜爱中国文化。同时,可以引进国外优秀的童书版权,丰富中国童书市场的品种和内容。在开展国际版权贸易时,中国童书出版机构需要了解国际版权市场的规则和趋势,加强版权保护意识,提高版权运营能力。此外,还需要建立有效的版权交易平台和渠道,加强与国际版权代理机构和出版商的合作,提高版权交易效率和质量。
第三,与国外作者和插画家合作创作。与国外作者和插画家合作创作是中国童书“走出去”的创新方式之一。与国外作者和插画家合作可以将中国文化元素与国际创作理念相结合,创作具有独特魅力和国际视野的童书作品。同时,可以借助国外作者和插画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中国童书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例如,儿童文学作家白冰与贝尔格莱德国际插画奖“金钢笔奖”获得者阿明哈桑·谢里夫共同创作了《大个子叔叔的野兽岛》;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徐鲁与意大利插画家爱丽丝·卡普尼携手创作了《神奇的小草》,以上作品都是童书中的精品,受到了各国儿童的大力追捧。在中国作家与国外作者和插画家进行合作创作时,需要注重文化交流与融合,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和创作风格,要加强沟通和协调,确保合作项目的顺利进行。
在推进中国童书“走出去”的过程中,应坚持品质为本、深化融合发展的理念,通过加强内容建设、丰富童书形式、融合多元营销渠道、推进国际合作等方式在国际市场树立鲜明的品牌形象,推动中国童书在国际市场蓬勃发展,以期在为全球读者带来优质精神食粮的同时,不断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作者单位: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