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用药,如过量、擅自使用及时间不当,严重威胁健康。过量服用感冒药、止痛药等可能导致急性中毒,损害肝肾,危及生命。擅自用药或滥用非处方药,易引起不良反应,削弱疗效,增加副作用。不遵循服药时间,影响药物吸收。治疗时,用药不足易复发,过度则增副作用,促耐药菌株产生,使治疗更复杂。
为了确保合理用药,应遵循7个要点。
医生开具的药物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和药物特性精心考虑的,因此,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谨遵医嘱。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药物的种类、剂量、使用方法和时间都是医生经过精心考虑的,不按医嘱用药会让治疗无效甚至恶化病情。
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医生会考虑到药物的安全性,避免开具存在严重副作用或与现有疾病相冲突的药物。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类型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定期复诊服药后,需要定期复诊,让医生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计划。如果中途自行更改治疗方案,会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
在服药前,需要充分了解药物的相关信息,包括适应症、用法用量、副作用等。
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说明书上会详细说明药物的适应症、给药方法、推荐剂量、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等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正确使用药物,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咨询医生或药师主治医师和药师是最直接的信息来源,他们可以根据我们的健康状况给出最合适的用药建议。同时,他们还可以提供关于药物相互作用、副作用管理等方面的详细信息,并解答我们对药物使用的疑问。
查阅权威信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NMPA)的官方网站会提供许多权威的药品信息。对于想要深入了解特定药物的患者来说,查阅最新的医学文献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要确保所查阅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疾病患者来说,不随意换药或停药是至关重要的。
坚持长期用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甚至是终身服药来控制病情。突然停药会导致病情反弹或恶化。
避免滥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滥用容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使得未来治疗更加困难。因此,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和指导来服用抗生素,包括剂量、频率及疗程长度。
关注药物不良反应有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在治疗初期并不明显,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逐渐显现。此时随意更换药物可能掩盖这些症状,影响后续诊断和治疗。因此,在服药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身体的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
药物联合使用时,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药效或增加副作用的风险。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在服药前,要充分了解药物联合使用时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一些药物之间相互作用会导致药效被增强或削弱,甚至产生毒性反应。
列出药物清单在用药前,需要向医生列出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清单,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维生素和中草药制品。这样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风险。
仔细阅读说明书每种药物的说明书都会注明该药物与其他药物可能发生交互作用的情况。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中的警告事项和注意事项部分,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及时沟通开始新药后,应密切关注自身的变化,特别是任何不寻常的症状或不适感。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的储存条件对其有效性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合理储存药物,以确保其疗效和安全性。
遵循存储要求大多数药物都有明确的存储要求,这些信息通常会在药品说明书或包装上注明。应遵循这些指导来储存药物,以确保其有效性。
避光存放很多药物对光线敏感,长时间暴露于阳光下会导致其分解。因此,应将药物存放在避光的地方,如原装盒子内或药柜中。
控制温度大部分药物适合在室温(15~30℃)下保存。有些特殊药物需要在冰箱中保存,如某些生物制品或胰岛素。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药物都适合放在冰箱里,具体应参照说明书。
防潮防湿湿度会损害药物,特别是片剂和胶囊。因此,应确保药物远离潮湿环境。如果有必要,可以在储药处放置除湿剂来保持干燥。
分类存放将成人与儿童用药分开存放,避免误服;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也应当分开存放,以防混淆。同时,过期或不再使用的药物应及时清理,不要与常用药物混放。
标记药物对每种药物都做好标记,写明名称、有效期等信息。如果家中有多人用药,还应标明使用者的名字,以防止误用。
确保安全确保药物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避免意外摄入。同时,在使用前检查药物的有效期,过期的药物不应再使用。
家庭药箱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如果不及时清理,药箱中的药物可能会过期、变质或失效。因此,需要定期清理家庭药箱。
定期检查每3~6个月检查一次家庭药箱,确保所有药物都在有效期内且状态良好。在药箱外部明显位置标记最近1次清理的日期,便于提醒下次检查。
处理过期药物任何超过有效期的药物都应该被移除。即使药物看起来状态良好,也不要继续使用。因为超过保质期的药物可能会失去效力或产生有害物质。
留意药物状态注意药物的颜色、气味和形状等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现有颜色改变、发霉、结晶或液体泄漏等情况,可能表示药物已变质。此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安全处理不要将药物直接倒入下水道或垃圾桶中,这会污染环境。应查询当地是否有专门的药物回收点或活动来处理这些药物。如果无法回收,可以将药物从原包装中取出后混合咖啡渣或猫砂等不易吸引动物的物质后密封丢弃。
整理药物清单整理一份当前药箱内的药物清单,包括名称、用途、数量和有效期等信息。根据实际需求和个人健康状况,适时补充常用药物和急救用品。
抗生素的滥用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降低抗生素耐药性的风险,需要增强抗生素合理使用的意识。
严格遵循医嘱只有医生开具的处方才能使用抗生素。不要未经医生诊断就自己决定使用抗生素。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和指导来服用抗生素,包括剂量、频率及疗程长度。
不保留剩余药物治疗结束后,如果没有完全用完药物,也不应保留以备后用。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同一种药物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甚至引发副作用。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同时,均衡饮食、充足睡眠和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患病概率。
宣传合理用药知识在空闲时间积极参加相关讲座或培训,提高自身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认识。同时,向家人朋友宣传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共同抵制抗生素滥用行为。
古人云:“用药如用刑,一误便隔生死。”合理用药防病治病,不当则危及生命。务必掌握合理用药知识,谨遵医嘱,了解药物信息,不随意换药停药,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合理储药,定期清理家庭药箱,增强抗生素使用意识。确保药物安全有效,为健康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