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建伟,1978年出生于山东潍坊,2003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70油画公社社员,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特约创作员,山东省油画学会常务理事,第五批齐鲁文化之星。
XinJianwei,borninWeifang,Shandongin1978,graduatedfromShandongNormalUniversityin2003,isamemberoftheChinaArtistsAssociation,memberoftheChinaOilPaintingSociety,memberofthe70sOilPainters’Commune,contributingcreatoroftheBeijingAcademyofChinaXieyiOilPainting,executivememberoftheShandongOilPaintingSociety,andoneofthefifthbatchofStarsofQiluCulture.
至今没见过辛建伟,是万能的网络使我们相识并熟悉。由于编写油画图史的原因,所以我特别关注各种展览信息以及网络帖子,在漫漫的图像大海中,辛建伟不同时期的几幅作品竟多次引起我的注意。最早看到的是他画的一幅家乡苹果树的写生,画面中温馨和谐的土黄色调和张扬不羁的枝干线条,交错的枝干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让我甚为喜欢。我放慢了浏览的速度,将其放大反复欣赏,画面的局部表达也很精彩,无懈可击。
之后,我又看到过他的一幅宽银幕构图的山石。画面中,山石大小错落、疏密相间,构图充满陌生感,并且运用肌理材料技法营造斑驳以及自然流淌的感觉,让我爱不释手。我很快通过山东的朋友找到他加上了微信,现在,我们经常交流、切磋、探讨,谈得很投机,好像已经是忘年交一样。
通过交流,我感觉辛建伟是一个非常儒雅、稳重、踏实的年轻人,是一个有独立思考及判断能力又敢于不断探索的画家。他生活的城市潍坊经常举办各种全国性油画大展,尤其与中国油画学会合作策划的旨在推举新人的“可见之诗”品牌展影响很大。这么优越的艺术氛围,让辛建伟有了比其他年轻人难得的开拓眼界的机会。
当然,辛建伟深知踏上油画这条路必定是山高路远,不会平坦。眼界开阔了,但眼花缭乱的各种流派、各种样式也曾让他有过困惑纠结,究竟如何选择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路,是他始终关心和思考的问题。他也深知自己的受学基础尚浅,不可能画出那些恣意的色块和张扬的线条。所以,他既没有选择张扬的表现,也没有选择循规蹈矩的写实,而是逐渐走上了一条自己觉得合适的“冷写意”——也就是“理性的放松”“有节制的表现”的一种折中之路。也许这只是他近期的阶段性目标,但无论如何,他清楚自己眼下最重要的是做什么,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地基打得牢,楼层才能建得高。
辛建伟从很多成功的画家身上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妙谛,那就是无论线条多么张扬、色彩多么炫丽,他们都善于把握画面的构成。所以他觉得自己首先需要熟稔掌握画面构成的原理,为此,他下了一番功夫。
最近,辛建伟推出了一批家乡风景系列,这些作品一反以往厚重朴拙的风格,更加理性,更加简练。他近乎诗人炼字般反复推敲,诗韵隽永,安静和谐。辛建伟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容不得半点瑕疵,他反复用眼睛扫描,确保画面中没有一点不适合的色块影响整体的完美。
他已然超脱了对眼前实际自然对象的照抄,而是注重是否能够自由地把握对象的“势象”韵律。当他能够把“第一自然”升华为“心中的自然”,把眼中看到的东西梳理、概括、提炼,进行形体的归纳后,便达到了“画若布弈”的境界,即把对象变为可随意操控的棋子而随心所欲地安排画面,营造画面的韵律。当然,也可以说“得韵忘形”。他甚至有意识地融入一些抽象元素、抽象意味,重在追求画面节奏、韵律,平中有奇,静中有动,达到“气韵生动”。
辛建伟说:“走在绘画这条路上,很多时候是孤独与两难的,如何更好地‘看见’自己是非常不容易的。简洁、单纯、静谧、诗意、平和、淡然、空灵……这些词汇是我对自己近期作品的概括,努力追寻抽象意味的形式,挖掘个人精神性格和气质,是我近期作品的探索方向”。
编辑/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