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又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进行塑型制作的民间艺术。清末以来,陈设类面塑艺术日趋成熟,菏泽、北京、上海等地形成了面人李、面人汤、面人郎、面人赵等几大面塑艺术流派。泰山石家面塑始于清末,主要流传于泰安地区,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和其他传统面塑一样,泰山石家面塑以压、捻、揉、搓等基本技法结合简单工具进行塑造,具有古朴自然、大胆夸张、拙中见秀的特点。石洪令作为泰山石家面塑第七代传承人,用半生的面塑手艺融入时代特色与时代精神,让传统工艺走出了创新发展的道路。
石洪令的面塑作品色彩鲜明亮丽,线条流畅优美,造型逼真细腻,人物个性鲜明,融合了艺术的精致高雅与民俗的率真轻快,包含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个人风格。作为新派面塑艺人,石洪令不拘泥于传统样式手法,不断探索学习,创作出许多具有时代气息的面塑艺术佳作。
她的面塑仕女人物,每一件作品都设定了一个场景,从而突出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气质,令人耳目一新。这些古典仕女或手引纨扇,或拈花轻嗅,或展卷沉思,配以假山湖石、文房几案、梅兰花草,每个人物都被赋予了特定的灵魂和性格。人物塑造首重开脸,仕女形象的娇羞柔媚最难把握,石洪令手中的女性面容或凝神静虑、或展颜微笑,无不恬静自然,透着东方女性特有的优雅含蓄之美。这种独到的韵味,正是她长期学习、不断精研的结果。尤其是经过改良的面塑原料,不仅轻薄通透近于肤质,而且坚韧绵柔可塑性强,最终在匠人的巧手下形成了色彩明丽清雅、质感细腻通透的动人形象,饱含诗情画意。
多年来,石洪令在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还走进校园传授面塑技艺,走进社区举办非遗传承公益活动。她主持创设的“小巧手面塑”课程体系成为山东省面塑教学范本,自2000年以来已面授学员30万人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面塑传承人和教师。2011年至今,石洪令连续十余年参与组织举办泰山石敢当文化节,其间组织举办的六届泰山泥面塑大赛,成为弘扬泰山文化的泥面塑交流赛事平台,影响力越来越大。
此外,石洪令还将泰山面塑传播到了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家,为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献出一份力。近年来,石洪令创建的泰安市泰山面塑文化艺术研究院被评为山东省级非遗工坊、泰安市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泰安市中小学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我们相信,面塑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必将在石洪令这一代“守艺人”手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编辑/魏伟
石洪令,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石家面塑代表性传承人,泰安市泰山面塑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泰山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艺术学院非遗研培基地泰安工作站站长,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客座副教授,泰山科技学院校外项目导师。
ShiHongling,representativeinheritorofShandongprovincial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TaishanShifamilydoughfigurine,directoroftheTai’anTaishanResearchInstituteforDoughFigurineCultureandArt,presidentoftheTaishanDistrictFolkLiteratureandArtSociety,headoftheTai’anWorkstation,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ResearchandTrainingBase,ShandongUniversityofArts,visitingassociateprofessoratTaishanPolytechnic,andsupervisoroftheoff-campusprojectofTaishanCollegeofScienceand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