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2022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赋予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使命,为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开辟了广阔空间。
两年多来,山东全面落实文件精神,持续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速集聚,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效,奋力蹚出富有山东特色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传统产业占比高达70%、重化工业又占传统产业的70%,这“两个70%”曾是山东产业结构的真实写照,也一度成为制约山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面对这一现实,山东勇挑重担,走出一条新旧动能转换之路。
传统产业是山东的宝贵家底,也是转型升级的起点。山东没有简单地将传统产业视为“低端产业”急于抛弃,而是瞄准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通过技术改造和模式创新,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魏桥集团作为山东的“铝老大”,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主动关停268万吨电解铝产能,进军轻量化领域,成功研发出多款铝合金新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生产,实现了从“炼铝”到“减重”的华丽转身。济钢集团则在全面关停钢铁生产线后,迅速盘活闲置资源,进军空天信息等新兴产业链条,实现了从传统钢铁企业到高科技企业的蜕变。这些“大象转身”的案例,正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生动写照,展现了传统产业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中的重要作用。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固本”,也要“兴新”。作为经济大省,山东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此,山东提出建设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聚区发展目标,前瞻布局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培育认定一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探索形成具有山东特色的“链式整合、园区支撑、集群带动、协同发展”集群发展新路径。
2024年10月,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2024年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认定名单”,10个产业集群登榜,这也是自2021年以来山东发布的第三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山东共拥有7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全国居首;三批累计发布35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分布于全省16市。山东42个省级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模达到3.48万亿元,集聚规上工业(服务业)企业6000余家,带动上中下游配套及关联企业2.6万家,上下衔接、协同发展、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加速完善。
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方面,山东同样走在前列。作为制造业大省,山东在产业数字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产业数字化指数居全国前列。山东拥有47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5家国家级智能工厂,这些平台和企业为山东的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孙爱军表示,山东正在实施产业数字化“八大行动”,布局了32个“产业大脑”支撑制造业数字化改造,从2024年开始,两年内,山东将建设500个以上智慧农业应用基地、10个平台经济集聚区,以挖掘好产业数字化这个巨大的市场。同时,山东作为全国首个“双枢纽”省份,拥有济南、青岛两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2.2亿个物联网终端,数字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十四五’前三年,山东万元GDP能耗下降15.8%,而经济年均增长6%,以更少的能耗支撑了经济中高速增长。”孙爱军用数据对比,展现出山东持续加大节能降耗的力度,“我们将继续围绕化工、钢铁、电解铝等重点行业,下更大力气抓好企业能效改造提升,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十四五’能耗双控任务。”
在节能降耗的同时,山东也在不断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提速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依托能源资源禀赋,山东高起点谋划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了海上风电、海上光伏、胶东半岛核电等五大清洁能源基地,成为东部沿海地区首个新能源装机过亿的省份。截至2024年10月下旬,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10642.6万千瓦,历史性首次超过煤电,成为全省第一大电源类型。
2024年11月,位于东营市的国华HG14海上光伏平台首批发电单元正式并网发电。该项目在全球率先采用大型海上钢桁架平台式固定桩基施工技术,是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光伏项目,也是目前全球并网发电的最大开放式海上光伏项目。整体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年发电17.8亿千瓦时,同时每年平均可节约标准煤约50.3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34.47万吨。
山东在不断增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发电量的同时,强化改革思维,加快新型储能项目建设。通过优化电能交易、容量补偿等改革新机制,以及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市场主体参与,山东成功解决了电力消纳等难题,使新能源电力得以更有效地使用在“刀刃”上。
2024年12月3日,随着合闸指令发出,国家电投首个新能源配建储能转为独立储能项目——吉电股份山东区域公司寿光40MW/80MWh独立储能项目全容量并网成功。该项目位于寿光市,转为独立储能后,能够独立接受电网调度,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实现储能电站价值的最大化。同时,该项目对提高电网调峰能力,促进新能源消纳,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随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持续增长,山东电力生产供应的绿色化进程不断加速。一系列的变革不仅体现了山东在能源转型上的坚定决心和显著成效,更让电力生产供应的绿色化从“愿景图”变为“实景图”。更低能耗、更低价格的新能源,将为山东经济更快、更好增长提供“绿动能”。
齐鲁大地何以令人心驰神往?“美丽”一词,足以道尽玄机。黄河,无疑是这幅绝美画卷里最动人之处。它蜿蜒五千余公里,穿山越壑,浩荡东流,于东营注入渤海。近年来,山东锚定“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目标定位,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化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黄河正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黄河生态保护的关键一环,近年来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鸟类种类大幅增加。截至2024年10月,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种类已达1632种,其中鸟类374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6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6种。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山东对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据统计,山东已累计修复黄河三角洲湿地超过30万亩,恢复盐地碱蓬5万亩,修复海草床1500亩,完成互花米草治理面积13.1万亩。而黄河口国家公园的建设,更是为这一区域的生态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据统计,2024年国庆假期,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接待游客17.91万人次,同比增长7.7%。其中,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国潮文化露营受到年轻人的欢迎,“看完黄河来赶海”等热点话题在社交平台上广为传播。黄河口自然风光特色生态游的火爆,是人们对生态之美由衷向往的最好体现。
在广袤的黄河岸畔,山东农业同样绽放出耀眼的光芒。面对盐碱地的挑战,山东人民从未退缩,而是积极探索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的奥秘。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在这里拔地而起,成为农业科技的新高地。科研人员成功培育出大豆、水稻、马铃薯等37个耐盐碱作物新品系,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这些新品系如同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盐碱地上,为“中国粮”增添了强大的“耐盐芯”,为国家粮食安全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近年来,立足流域所需、本地所能,山东充分发挥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积极主动开展黄河流域省际交流合作,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山东推动济郑、日兰高铁相继通车运营,让山东半岛城市群与中原城市群“更近一步”;布局建设内陆港51个,降低境内综合运输成本超过20%;牵头举办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等100余项重大活动,成立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科创联盟、会展联盟等30多个联盟组织。
大河滔滔,气象日新。山东通过全面提升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强化与黄河流域省份的东西合作,奏响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编辑/魏伟
ShandongTakestheLeadin“New”GrowthDrivers
In2022,theStateCouncilentrustedShandongwiththemissionofbuildingapioneerzoneforgreen,low-carbonandhigh-qualitydevelopment.Takingactionquickly,Shandongdeepenedthereplacementofoldgrowthdriverswithnewones,andacceleratedtheaggregationofnewdriversofeconomicdevelopment.
Facingthechallengeofahighproportionoftraditionalindustries,Shandongdidnotsimplyabandonsuchindustries,butencouragedthemtoradiatenewvitalitythroughtechnologicaltransformationandmodelinnovation.SomeenterprisesincludingWeiqiaoandJiganghaveachievedsuccessfultransformation,becomingmodelsforreplacementofoldgrowthdriverswithnewones.Meanwhile,Shandonghasmadeprospectivearrangementsforemergingindustries,builtnationalstrategicemergingindustryclusterareas,andboastedsevennationaland35provincialstrategicemergingindustryclusters,withanindustrialscaleofRMB3.48trillion.
Intermsoftheintegrationofdigitaleconomyandrealeconomy,Shandonghasstoodattheforefront,andrankedamongthetopinChinaintheindustrialdigitalizationindex.Shandongisimplementingits“EightActions”onindustrialdigitization,makingalayoutof32“industrialbrains”,andpromotingthedigitaltransformationofmanufacturing.Additionally,Shandonghasrealizedasustainedgrowthinpowergenerationcapacityofnewenergyandrenewableenergy.AttheendofOctober2024,newenergyoutperformedcoalpowerforthefirsttimeininstalledcapacity,becomingthelargesttypeofpowersupply.
TheYellowRiverisatreasureofShandong.Shandonghastakentheleadinecologicalprotectionandhigh-qualitydevelopmentoftheYellowRiverbasin.Withthesustainedimprovementoftheecologicalenvironment,theYellowRiverDeltaNatureReservehasseenasubstantialincreaseinbirdspecies.Inaddition,Shandonghashelped600,000beachresidentstorealizetheir“housingdream”bytherelocationoftheYellowRiverbeacharea.Inagriculture,Shandonghasactivelyexplorednewvarietiesofsaline-alkalinetolerantcrops,andsuccessfullycultivatedanumberofnewstrains,makingacontributiontonationalfoodsecu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