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贸易降税空间有限且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复苏形势错综复杂的背景下,通关便利化的贸易效应值得关注。基于中国AEO互认的准自然实验,本文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识别了通关便利化在光环效应视角下的贸易效应。结果表明:通关便利化显著提升了中国双边贸易水平,且这种促进效应在对外开放程度、港口效率和关税税率低的贸易伙伴间更为突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加速推进通关便利化制度安排,特别是推广AEO互认协议制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证依据,同时也为更好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贸易强国建设提供了创新性的政策思路。
关键词:通关便利化;AEO互认协议;双边贸易;光环效应;全球经济
中图分类号:F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298(2025)01(a)--04
1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推动下,国际范围内贸易自由化水平大幅提升,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的影响力正逐渐减少,贸易便利化条件越发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当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复苏形势错综复杂的背景下,贸易基础设施不完善、通关程序不简便、贸易政策不统一等隐形贸易壁垒导致的成本增加和渠道不畅等问题对国际贸易的阻碍效应日益凸显。因此,建立更为完善的贸易便利化体系成为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通关便利化是通过对通关程序的简化、适用法律和规定的协调、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和改善,为对外经贸合作创造协调、透明、可预见的环境。通关便利化对提升贸易跨境效率、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安全性等具有重要意义,其重要性越来越被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所认可,尤其是AEO制度,近年来已逐渐成为各国海关的关注焦点。AEO制度是世界海关组织(WCO)倡导的、作为《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以下简称“SAFE《标准框架》”)核心内容的通关便利化制度安排,AEO制度通过海关对信用状况、守法程度和安全水平较高的企业进行认证,并对通过认证的企业在通关等方面给予优惠便利。该制度旨在通过海关与海关、海关与商界以及海关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合作,从而促进全球供应链安全与贸易便利化,实现关企互利共赢、贸易畅通。
中国海关早在2008年就已正式探索实施AEO制度,将世界海关组织有关认证标准与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求有机结合,建立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AEO制度体系,并在SAFE《标准框架》下不断推动国家之间的AEO互认合作。据海关相关报道,截至2023年12月,全国海关AEO企业数量已达5394家,其进出口额占全国总额的比重约36.2%,报关单量占比约20.1%,纳税额占比约36.5%,是中国对外贸易稳定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同时,我国海关总署已与新加坡等52个国家(地区)签署了AEO互认协议,其中包括3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5个RCEP成员国和13个中东欧国家,互认协议签署数量和互认国家(地区)保持全球“双第一”。随着中国AEO制度的深入推进,以AEO互认协议为代表的通关便利化如何影响中国的双边贸易水平呢?基于此,本文基于光环效应视角研究通关便利化如何促进双边贸易水平。
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第一,本文使用中国AEO互认协议的准自然实验测算通关便利化,从双边视角为直接量化通关便利化提供了新思路;第二,利用制度光环效应作为新视角,拓展了通关便利化贸易效应的理论机制内涵,考虑了政策对外贸企业的引导和带动作用;第三,对AEO互认协议的贸易效应进行定量分析,既补充了AEO相关领域的实证文献,又对AEO互认的深入推广提供了实证依据。
2文献综述
2.1通关便利化的定性研究
通关便利化是对外贸货物通关程序的简化与协调。党英杰等(2023)提出通关便利化能够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推进海关制度改革、促进对外经贸高质量发展,王珉(2017)认为推动口岸管理相关部门通关协作,形成集约高效、协调统一的通关管理格局,有助于国际通关便利化的深入实践。通关便利化的重要内容是AEO制度。目前,我国的AEO制度发展存在着口岸协同管理缺乏效率、AEO制度认证技术难度大、认证成本高、企业认知度低、国际互认难度大等现实问题(匡增杰和孙浩,2017),只有寻找到合适的路径来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全面推进AEO制度的实施与发展(杜玉琼,2018)。从供应链安全与便利的视角来看,我国海关可以通过降低AEO认证成本、强化商界对AEO制度的认可程度、加强海关与商界以及海关与海关之间的紧密合作、促进口岸管理部门协同监管等多维度的措施来解决当下存在的问题(马永飞和蒙少东,2015),进而推动我国AEO制度发展完善,并争取逐步实现更广泛的AEO国际互认。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目前有关AEO制度的研究较少且均集中在其制度本身的实施问题和解决路径上,欠缺对AEO互认协议展开定量分析,这为本文研究提供了拓展空间。
2.2通关便利化的贸易效应研究
现有研究多是通过间接指标量化通关便利化的贸易效应,认为通关便利化能够通过降低通关成本、缩短通关时间、提高清关效率和海关透明度等途径间接提升贸易水平,促进贸易发展。翁润等(2019)、吴小康和于津平(2016)用通关成本或通关时间量化通关便利化,结果发现其对进出口贸易会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魏泊宁(2019)用清关程序效率和海关透明度来衡量通关便利化,结果发现提高清关程序效率和海关透明度能够显著促进中国产品出口;刘洋和殷宝庆(2020)用《京都公约》(修订)和《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以及“单一窗口”等海关制度来综合量化通关便利化,结果发现这些海关制度能够提高海关效率,促进贸易便利化和贸易增长。
2.3政策光环效应研究
将光环效应应用到国际贸易学领域,可以理解为国家(地区)之间因为某个贸易制度协议或者某种政治关系行为而对对方有非常好的印象,进而影响到双边或多边的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发展。而AEO互认协议作为两国(地区)政府间签署的互认安排,一方面,具备权威性和政策导向性,签订以后自然就传递出一种积极的贸易关系信号,进而加深双边贸易关系,促进双边贸易水平提升。另一方面,AEO互认协议作为通关便利化的重要举措,将通关便利化改革具体化、法制化、透明化,向签约双方释放了贸易确定性预期,进而降低了贸易风险,促进双边贸易水平的提升。综上,AEO互认协议能够加深双边贸易关系,释放贸易确定性预期,即通过光环效应来提升贸易水平。
已有文献为本文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理论启发,但对通关便利化及其贸易效应多是间接量化,本文就基于中国AEO互认协议的准自然实验,从光环效应的视角出发,为直接量化通关便利化提供了新思路,并测度了AEO互认协议的贸易效应。
3研究设计
3.1模型设定
本文基于中国签订AEO互认协议的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估计中国通关便利化的贸易效应,基准回归模型如下:
Tradeit=β0+β1Dit+λXit+δi+μt+εit(1)
式中,i(i=1,2,...,185)代表国家(地区),t(t=2005,2006,...,2019)代表年份。Tradeit代表中国双边贸易水平,Dit代表通关便利化,Xit代表控制变量,δi为个体固定效应,μt为时间固定效应,εit为随机干扰项。
3.2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被解释变量是中国双边贸易水平(Tradeit),运用中国与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总额来衡量,即双边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的加总(数据来源于UNCTAD数据库)。
核心解释变量是通关便利化(Dit),用是否与中国签订AEO互认协议的虚拟变量来衡量,若i国在t年与中国签订了AEO互认协议,则该变量自t年起取值为1,样本期内签订前的年份以及没有与中国签订AEO互认协议的国家该变量取值为0(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总署官网)。
本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双边贸易的影响因素,控制变量Xit主要包括以下常规性变量:(1)贸易伙伴国的国内人均生产总值(PGDP),可以反映一国的市场规模、综合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的可能性。GDP的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WDI)。(2)各国人口总量(POP),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对一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其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WDI)。(3)是否与中国签署实施自由贸易协定(FTA),该变量取值方式与Dit类似,自由贸易协定信息来自商务部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
3.3样本选择
本文选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库、世界银行数据库等权威国际组织数据库,为了达到研究目的,本文对以上不同数据库进行匹配并做相应的数据处理,包括剔除缺失值、异常值等,最终选择2005—2019年全球185个国家(地区)2775个时点的面板数据来研究通关便利化对中国双边贸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3.4光环效应视角分析
政策光环效应其实是一种政策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本文的通关便利化是用中国AEO互认协议的准自然实验来衡量,若AEO互认协议的签订时间和实施时间非一致且跨年份(跨期),则政策光环效应的验证就可以通过检验协议在签订但未正式实施的时间是否已经存在显著为正的贸易效应来实现。本文统计了AEO互认协议的签订时间和实施时间发现,超过90%的国家(地区)在AEO互认协议的签订时间和实施时间之间具有跨年份(跨期)时间差异。那么,这种较长的时间差是否会导致贸易水平在此期间因为AEO互认协议签订产生的通关政策即将发生变化的信号(但实际并未发生变化)而增加呢?本文认为在中国签订AEO互认协议之后,协议实施之前,通关便利化就已经会对贸易水平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缘于签订协议的光环效应所产生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4实证结果
4.1基准回归结果
表1显示,通关便利化在光环效应视角下对中国双边贸易水平影响的基准回归结果。从表1第(1)(2)列可以看出,无论是否加入控制变量,模型回归效果较好,R2均达到0.9以上,核心解释变量的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通关便利化对中国双边贸易水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4.2稳健性检验
4.2.1平行趋势检验
满足平行趋势检验假设是双重差分模型结论有效的前提。本文的平行趋势检验结果如图1所示,在政策实施之前,处理效应系数的估计值在95%的置信区间内围绕0上下波动,说明在政策实施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贸易水平基本无差异,总体上满足平行趋势检验假设。
4.2.2安慰剂检验
本文通过从样本中随机生成处理组样本的方法进行安慰剂检验,安慰剂检验中伪回归系数的均值接近于0,远小于核心解释变量的真实估计值,同时估计值的pgt;0.1,说明本文的估计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4.2.3匹配方法的稳健性
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为与中国签订了AEO互认协议的37个处理组国家(地区)识别并匹配到特征最相似的控制组国家(地区),由结果可知,通关便利化对中国双边贸易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4.2.4控制其他海关政策的冲击
样本期内,其他类似海关政策也会影响通关便利化及其贸易效应。为使结果更稳健,本文尝试排除其他重要海关政策对估计结果的影响。样本期内潜在影响本文估计准确性的其他海关政策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一是贸易伙伴国签订《京都公约》(修订)(RKC)的情况;二是贸易伙伴国列明SAFE标准框架的情况;三是贸易伙伴国设立单一窗口(SW)的情况。综上,本文将是否有以上政策干扰以及政策干扰年份后的交互项加入基准回归,以控制其他海关政策的冲击。由结果可知,核心解释变量的系数依然显著为正,说明同期其他海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并没有对估计结果造成重大偏误,结果依然是稳健的。
4.3异质性分析
4.3.1不同开放水平贸易伙伴
本文定义对外开放程度=进出口总额/国内生产总值,将对外开放程度≥中位数的国家(地区)划分为对外开放程度高的国家(地区),其他划分为对外开放程度低的国家(地区)。由结果可知,通关便利化对对外开放程度低的国家(地区)贸易促进效应相较对外开放程度高的国家(地区)更显著,这说明对外开放程度越低,通关便利化对贸易的促进作用越明显。可能的原因是对外开放程度相对高的国家(地区),与他国的贸易往来本来就比较密切和畅通,通关条件也已然相对优越,以AEO互认为代表的通关便利化措施并不会对其产生显著影响。
4.3.2不同关税水平贸易伙伴
削减关税是贸易自由化的主要措施,而通关便利化是贸易便利化的重要内容。在贸易自由化程度不同的国家(地区),通关便利化的贸易效应具有差异性。本文以各国的“所有产品简单平均适用关税税率(%)”为依据,划分了关税税率高和关税税率低两个组别进行回归分析,由结果可知,通关便利化对关税税率低的国家(地区)的贸易促进作用相较关税税率高的国家(地区)更显著,说明关税税率越低的国家(地区),通关便利化的贸易促进作用越明显。
5结语
本文基于中国AEO互认的准自然实验,研究了通关便利化在光环效应视角下对中国双边贸易水平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1)总体上,在光环效应视角下,通关便利化可以显著提升中国双边贸易水平,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仍然保持成立;(2)通关便利化对中国双边贸易水平的促进效应在开放程度低和关税税率低的伙伴国更为突出。
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我国应该加快推进与世界各国的AEO互认,尤其是和那些开放程度较低以及贸易降税空间有限的贸易伙伴建立稳定的AEO互认关系,进而提升与世界各伙伴国的通关便利化水平,以促进贸易发展;(2)我国应加强签订AEO互认协议的宣传力度,扩大该互认协议的影响力,在签订协议的前期就充分利用协议的“引流”作用促进双边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KhudzhatovMB.ImprovementOfTheInstitutionOfAnAuthorizedEconomicOperatorInTheRussianFederation[J].BusinessStrategies,2022.
党英杰,朱振,掌孝恩,等.RCEP框架下成员国通关便利化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贸易,2023(1):49-55.
王珉.国际海关便利通关制度最佳实践经验、发展趋势与中国因应之策[J].太平洋学报,2017,25(6):88-97.
匡增杰,孙浩.贸易安全与便利视角下加快实施我国AEO制度的路径探析[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7,24(2):35-44.
杜玉琼.我国海关AEO制度实施的困境与路径[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183-189.
马永飞,蒙少东.中国海关实施AEO制度面临的问题及路径选择[J].对外经贸实务,2015,314(3):43-46.
翁润,马野青,陈思.通关成本如何影响中国企业进口频率[J].国际经贸探索,2019,35(1):21-34.
吴小康,于津平.进口国通关成本对中国出口的影响[J].世界经济,2016,39(10):103-126.
魏泊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关环境与中国产品出口[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9(6):30-44.
刘洋,殷宝庆.海关制度对交易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世界海关组织数据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20(1):41-53+135-136.
曲如晓,刘霞.论文化商品贸易的光环效应:基于中国进口市场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7(1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