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IFDI)对常州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2025-01-15 00:00:00虞芸
商场现代化 2025年4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外商直接投资常州

摘 要: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常州市作为江苏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已成为迫切需要。基于常州市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现状,本文运用VAR模型根据常州市1992—2022年的样本数据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常州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根据相应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升级;常州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外商直接投资(IFDI)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形式,是推动各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2024年3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指出,外商投资是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研究IFDI对常州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可以评估外资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长期效应,有助于完善投资政策、优化产业结构,从而推动常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二、常州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现状

1.规模整体呈上升趋势,近年有所下降

常州市IFDI规模整体呈上升趋势,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从1985年的0.15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20.6亿美元,增长20.45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达14.23%。2002年以前常州市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较少且较为平稳;2002—2013年为快速增长期,11年时间常州外资实际利用金额直接从5.6亿美元增加到35.3亿美元,增长了5倍。2013—2023年进入调整优化阶段,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慢慢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常州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有所回落,对外资的吸引更注重质量。

2.投资方式多样,以独资形式为主

常州市IFDI从企业登记类型来看,五种投资方式均有涉及。从近10年的数据来看,首先,独资经营企业是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一种形式,2022年投资金额达19.12亿美元,占总量的67.55%。其次,合资经营企业2022年投资金额为8.61亿美元,占总量的30.42%。独资经营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为常州提供了有力帮助,但也使一些核心技术和收益被控制在外商手中,难以促进常州新兴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3.第三产业占比最大,制造业仍为主要对象

从产业分布来看,近10年中常州市IFDI在第一产业的占比最小,在1%上下浮动,甚至有些年份没有收到实际投资金额,第二、第三产业的占比相对均衡。在2017年前第二产业的占比最大,且以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虽低于第二产业,但占比呈上升趋势。2017年开始第三产业的占比超过50%,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外商的主要投资对象。从具体行业来看,制造业仍然是主要投资对象,近年来常州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制造等领域对外资的吸引尤为显著。

三、常州产业结构现状

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成主导产业

2023年常州市GDP达10116.4亿元,同比增长6.8%,突破万亿元,成为江苏省第五座且全国人口最少面积最小的“GDP万亿之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常州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调整。改革开放初期,常州主导产业为第二产业,主要为“二一三”结构。随着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到1987年时其结构调整为“二三一”。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常州第三产业增长迅速,在2016年时超过了第二产业,形成“三二一”结构。2023年常州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78.9亿元、4857.5亿元和5080.0亿元,增加值比例为1.8∶48.0∶50.2。

2.新兴产业增势强劲,传统产业亟待转型

近年来常州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在新能源、智能制造和生物医药等方面取得不少成果。其中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常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新能源领域制造业产值在2023年达到7680.7亿元,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98.9%。传统产业如纺织、冶金、化工等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一些企业存在技术落后、管理不善等问题,由于人才、资金等限制,难以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导致经济效益低下,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同时,一些企业还面临设备老化、工艺落后等问题,增加了安全事故的风险,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也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

3.创新驱动需求迫切,高端人才与科研资源短缺

常州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在于创新驱动。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智能制造等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然而,随着产业升级的深入,对创新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高端人才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常州在吸引和培养高端人才方面面临一定挑战。尽管近年来常州在人才引进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如“龙城英才计划”等,但与一线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除了人才短缺外,科研资源的不足也是常州产业升级面临的一大挑战。高端科研机构和实验室的缺乏,限制了常州在前沿科技领域的探索和发展。

四、IFDI对常州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1.数据、变量的选取及模型建立

本文选取1992—2022年常州相关时间序列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据来源于《常州市统计年鉴》。其中,解释变量常州市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以FDI表示;被解释变量产业结构水平以H表示,采用周昌林、魏建良(2007)使用的测度方法,具体公式如下:

,n=1,2,3(1)

其中ki为第i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pi为第i产业的产值,li为第i产业的从业人员数。H越大,表明产业结构水平越高。

本文对变量进行对数处理,以避免数据波动导致的异方差问题。为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常州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本文采用VAR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具体模型如下:

(2)

其中a为向量系数,p为滞后阶数,ε为误差项。

2.ADF平稳性检验

使用时间序列数据时,需要对相应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因此,本文采用单位根检验方法检验lnH和lnFDI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lnH和lnFDI在5%的置信水平下均通过单位根检验,为平稳序列,满足建立VAR模型的要求。

3.滞后阶的选定和VAR模型构建

为确定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本文对根据AIC、SC和HQ取值最小原则进行评判,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根据表2中数据对比可知,最优滞后阶数应为4,所以建立VAR(3) 模型。

根据最优滞后阶数,最终可以构建VAR(3) 模型,具体如下:

lnH=0.7877*lnH(-1)+0.2474*lnH(-2)+0.0834*

lnH(-3)-0.1137*lnH(-4)+0.0341*lnFDI(-1)-0.0481*

lnFDI(-2)-0.0032*lnFDI(-3)+ 0.0096*lnFDI(-4)+ 0.1150(3)

该模型的拟合优度达0.9978,说明该模型拟合度较好,可以进一步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

4.模型稳定性检验

在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之前要先对该VAR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以确保结果有效。本文使用AR根进行检验,具体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所有特征值都落于单位圆内,表明该VAR模型是稳定的,即两个变量直接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5.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外商直接投资(lnFDI)对常州产业结构(lnH)的影响,本文继续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对二者进行分析,具体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赋予外商直接投资(lnFDI)一个单位正向冲击时,产业结构水平(lnH)立即做出了0.12的正向回应,并在第2期达到峰值,随后呈现下降趋势,在第4期后平稳下降,维持在较为稳定的状态。总的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在初期具有较高的正向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正向影响会逐渐减弱,进而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表明在产业结构升级到一定程度后,外商直接投资对其的作用会逐渐减少并稳定。

6.方差分解

使用方差分解分析,可以进一步量化外商直接投资(lnFDI)对产业结构水平(lnH)的贡献度,表3为对产业结构水平(lnH)的方差分解。从表3中的结果来看产业结构水平(lnH)在第1期只受自身波动影响,而外商直接投资(lnFDI)对其的贡献度则为0。到第2期外商直接投资(lnFDI)贡献度直接上升至3.36%,又逐渐回落,从第6期开始又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这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水平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强。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1.主要结论

本文首先分析了常州市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现状,然后使用VAR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IFDI在初期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推动作用逐渐减弱。这可能是由于IFDI的初期进入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渠道,促进了常州市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升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效应逐渐被消化吸收,新的增长点难以持续,导致影响减弱。第二,在长期内,IFDI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更加显著。这可能是因为IFDI的进入不仅带来了短期的直接效应,还通过技术溢出、产业关联、市场扩张等间接途径对常州市的产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在短期内不明显,但在长期内逐渐累积并显现出来。

2.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给出以下政策建议。

(1) 优化引进策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引进IFDI时,应更加注重项目的质量和长期效益,而非单纯追求数量。优先引进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和环保型的项目,这些项目往往能够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渠道,有助于推动常州市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围绕常州市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特别是那些具有新质生产力特征的行业,如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通过产业链招商的方式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2) 提升本土企业吸引和创新能力

鼓励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联合研发、技术转移等方式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支持本土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大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特别是针对新质生产力领域的人才培养。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建立实训基地等方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的人才队伍。

(3)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

利用IFDI带来的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推动常州市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技术改造、产品升级等方式提高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使其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鼓励传统企业加强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跨界合作、产业链延伸等方式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和市场空间。结合常州市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具有新质生产力特征的新兴产业。

参考文献:

[1]周昌林,魏建良.产业结构水平测度模型与实证分析——以上海、深圳、宁波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07(6):15-21.

[2]洪云波,朱博伟.新质生产力驱动下云南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动态分析——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24(6):124-135.

[3]许嘉扬,郭福春.新质生产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与政策路径[J].浙江学刊,2024(4):43-50.

[4]姚田青.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J].上海商业,2023(10):100-102.

[5]陈玙,严雨溪.外商直接投资对苏南地区产业结构影响分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3(2):85-87.

[6]于翠萍.基于VAR模型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对外经贸, 2017(7):31-36.

[7]胡安建,侯磊,常志有.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基于VAR模型[J].区域金融研究,2017(7):52-59.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升级外商直接投资常州
常州的早晨
小读者之友(2022年4期)2022-05-20 13:19:36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华人时刊(2019年19期)2020-01-06 03:23:08
从国民经济核算分析我国的产业结构
时代金融(2016年27期)2016-11-25 19:22:26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时代金融(2016年27期)2016-11-25 16:03:59
房地产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8:54:10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大经贸(2016年9期)2016-11-16 16:11:19
外商直接投资对福建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8:21:01
城镇化发展对河南省产业升级的影响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12:42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22:30
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异质性与居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