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2023 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三双融合、四方联动、五个对接”的现代学徒制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编号:GXZZJG2023B080);广西工商技师学院2024年度职业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工学一体化的“3+2模式”电商直播实践教学研究(课题编号:2024—09)
摘 要:现阶段,社会正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对各个行业而言,数字化转型都是保证其可持续竞争力的关键。作为数字经济形势下的新兴产物,电子商务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在电子商务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人才需求发生变化,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基于此,探究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变化情况,思考人才的有效培养路径势在必行。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培养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普及,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以数字化为核心的发展阶段,且数字化转型对社会经济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电子商务本身就是对多个学科知识的有效融合,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对电子商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人才需求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人才培养策略也应随之调整,从根本上提升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实效性,从而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发展动力。
一、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于企业而言,企业的市场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也就自然提高了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我国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同步发展的教育形势影响下,学生面对愈发严峻的社会就业环境,因此必须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从而实现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传统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主要面向的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以此保证学生的岗位竞争优势。在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产业融合趋势加快,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再适用,逐渐暴露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缺陷。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能够有效打破现有的专业人才培养壁垒,培养符合新时代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需求的数字化人才,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2.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对接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现代企业与商业活动的开展,均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从而实现产品、信息等资源的快速流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涌现了大批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了对现代商业贸易形势的转型升级。基于此,电子商务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促进了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电子商务行业开拓出了新格局。在此基础上,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需求发生了变化,要求在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时应当充分了解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并将其与电子商务岗位紧密结合,实现对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对接的促进作用。
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变化情况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电子商务领域不断推动模式、产业、技术等多个层面的创新优化,促使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发生了变化。电子商务的数字化转型对电子商务人才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实践能力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就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变化的具体情况展开分析。
1.电子商务人才需求量增加
随着国民经济结构与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电子商务已经发展成为人们购物的首选途径,在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受到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电子商务人才需求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20年是我国电子商务行业井喷式增长的重要节点,受新冠疫情对线下实体企业冲击的影响,线上贸易开拓速度加快,数字化转型成了实体企业的必然发展方向。2020年我国电子商务企业数量同比增长幅度高达69%,其中近半数企业将电子商务人才招聘作为常态化需求。此外,我国“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发展远景目标中明确指出企业要加快数字化转型建设,可见电子商务人才需求量在未来十年内都会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
2.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结构变化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结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电子商务岗位中,运营类人才岗位占比提高。在传统电子商务技术类、商务类、管理类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开始重点培养运营类人才。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最为需要电子商务平台与网站搭建、设计相关专业的人才,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齐全,已经成了常态化商业模式,电子商务用户数量呈几何式增长,此时电子商务的重点从平台的搭建转向为高质量的运营推广。因此,电子商务运营类人才需求愈发强烈。其次是电子商务的发展,促使一批新型就业岗位涌现出来。电子商务创新模式丰富,包括社交电商与直播电商,与电子商务相关联的衍生行业数量增多,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与衍生行业实际情况有紧密关联。最后是数据型人才需求增长,包括数据分析人才与数据应用人才。数据已经发展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最为关键的生产要素,是企业竞争的核心战略资源。电子商务与传统零售业相比较,最为显著的特点与优势就是能够利用数据对一切业务情况展开监控。将数据作为电子商务企业重要的决策依据,借助大数据技术,能够对电子商务客户群体的消费习惯进行掌握,从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电子商务营销方案,实现销量的提升。
3.致力于培养电子商务数字技术型人才
电子商务是一门系统性学科,具有较强的跨学科特点,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管理学、经济学以及市场营销学等,且对实践性要求较高,基于此,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也应当将应用型、复合型作为主要的培养方向。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应将数字技术型人才纳入培养目标中,不仅要培养掌握电子商务知识与信息技术的人才,还要确保其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与数据应用能力,培养数字化高层次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综合型人才,以便适应数字化转型对电子商务人才提出的新需求。
三、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新路径
在经济全球化与数字化发展的社会趋势下,电子商务人才需求量急速攀升,市场及行业争相抢夺那些具备电子商务知识与数字化技术水平的新型电子商务人才。在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变化的影响下,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路径也应当进行调整,探究符合数字化转型背景要求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新路径,从而助力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效果的全面提升。
1.发挥“政行校企”合力,多方协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存在较大缺口问题,学校的常规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无法匹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全新需求。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当积极发挥“政府、行业、学校、企业”的合力,协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植根于数字化转型下的产教联合政策,应充分对接数字化产业发展需求,从而确保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符合数字化转型背景要求。
首先,政府是数字化转型宏观政策的制定者,也是推动电子商务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力量。“政行校企”多方育人机制的建立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基于此,政府应站在整体的角度上看待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工作,并尽可能为学校、企业提供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政策引导,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创造基础条件。
其次,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承担着引领、协调、指导的重要作用,为校企合作搭建有效的桥梁,结合产教融合、“1+X”证书制度建设等行业发展政策,实现对各个层次与级别电子商务人才的有效培养,建立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双向”培养体系,确保培养出来的电子商务人才符合数字化转型的行业发展需求。
再次,学校应当紧跟数字化转型对电子商务人才提出的全新需求,结合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及时调整。同时要将电子商务企业标准充分融入学校教学过程中,并将教学内容与企业要求与行业需求对接,从而制定符合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需求的新型培养体系。
最后,电子商务相关企业应当结合现阶段的行业发展情况,深入分析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并根据企业经营规模与发展趋势,整体规划电子商务人才需求量,建立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为企业员工能力的提升提供助力,并为企业做好电子商务人才的储备工作,使企业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同时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2.结合数字化转型需求,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教学体系进行重构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培养人才的数字技术技能,因此应当积极开展具有数字化经济特色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数字化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引导其主动投入数字化知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基于此,要对现有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优势,大力建设数字经济课程,为其营造真实的电子商务大数据工作环境。同时要培养一批电子商务数字化专家,有效解决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缺口问题。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至关重要,在进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重构过程中,应打破电子商务的学科界限,实现跨学科、多维度教学目标,结合不同学科专业教师的教学优势,联合师资力量,发挥教师合力,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奠定基础,确保培养出具备专业能力、综合素养与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在进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时,应当根据不同的培养层次与培养需求进行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上的详细划分,确保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个性化。一方面要提高课程设置的人性化需求,尽量满足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专业人才培养诉求;另一方面要提高课程设置的多样化建设,在传统的学校教育过程中,融入行业、企业多方教育,实现对电子商务人才的深度培养目标,推动电子商务人才成长为与数字化转型需求相符合的新型人才。
3.优化教师数字化素养,提高电子商务人才数字化教学水平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效果与教师的数字化素养与专业教学水平有直接关系,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为社会与企业输送更多符合新形势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首先,教师应当掌握电子商务前沿知识点,并具备较强的数字化意识。在信息技术不断深入贯彻的社会形势下,我国已经储备了大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并建立了完备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但是绝大多数教学资源都停留在建设层面,并没有在实践中加以应用。由此可见,数字化教学资源并未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得到有效的应用与协同发展,教师必须不断优化自身的数字化意识,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教学手段,确保与数字化转型需求相匹配。
其次,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数字化教学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教学关系,同时也对接受知识的途径进行了革新。未来应转化为主动学习模式,实现对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作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教学,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向着大数据精准化教学方向转变。
再次,现代化教育背景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领航员,也是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要求教师不断提升数字化素养,采用互动式、情感式教学模式,提高电子商务人才数字化教学水平,并时刻关注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新形势,将其融入人才培养教学内容中,促使人才培养教学与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保持一致。
最后,数字化电子商务师资团队的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引进社会综合型高层次技术人员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对现有教师强化培训的策略,实现对师资团队数字化教学水平的提升,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
4.深化产教融合,开展数字化电子商务人才的实践教学
为全面提升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效果,必须深化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开展数字化实践教学活动,构建高校与企业的双向培养机制,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搭建与实际工作环境高度相符的模拟实战环境,促使学生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与人才培养需求。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真正的电子商务企业中,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对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电子商务行业的技术水平进行深入体会。同时,应当进一步加强电子商务人才产教融合培养,实现“双师型”教师构建目标。在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时,应当积极寻求与数字化领域专家的紧密合作,结合电子商务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开发电子商务特色课程,优化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课程配置,增加具有数字化特征的课程内容。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理论知识的储备固然重要,但是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操作的能力更加重要,也是实现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经之路。数字化电子商务人才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通过校企构建实训基地的途径实现,教学内容应当与企业职位与人才培养需求相符,寻求企业的支持,在企业中为学生预留电子商务相关岗位,让学生真正参与进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了解真实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为电子商务行业与企业培养大量的数字化人才,从而实现人才储备目标,为电子商务行业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四、结语
总而言之,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对接。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变化情况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即电子商务人才需求量增加、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结构变化以及致力于培养电子商务数字技术型人才。基于此,本文探究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新路径,首先,发挥“政行校企”合力,多方协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其次,结合数字化转型需求,对电子商务人才教学体系进行重构;再次,优化教师数字化素养,提高数字化教学水平;最后,深化产教融合,开展数字化电子商务人才的实践教学。通过以上四条路径,能够助力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亚婕.数字化升级改造背景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群构建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4(6):114-117.
[2]李丽红.数字时代和新商科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数字化用户,2024(46):193-194.
[3]赵建伟,彭成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3(8):83-85.
[4]张珣.新商科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数智化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与实践[J].科学与财富,2023(2):129-131.
[5]郭炬,贾林平,郭雪琪.数字经济背景下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学报,2023(3): 84-89+101.
[6]杨振辉.新经济背景下电子商务一站式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商人,2023(11):234-235.
作者简介:廖运红(1989.09— ),女,壮族,广西河池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