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闪崩”,他成“资本弃子”?

2025-01-15 00:00:00董硕
环球人物 2025年1期
关键词:摩拜造车吉利

夏一平

“叠个千纸鹤,再系个红飘带,愿善良的人们天天好运来。”

极越直播间内,伴随着欢快的《好运来》,女主播满怀激情地向大家介绍极越汽车的各项功能。

突然间,画面中传来了另一个人的声音:“公司完了!我们11月的绩效和12月的底薪都发不出来了。”女主播先是错愕,随后掩面哭泣。上一秒还在上班,下一秒直接失业。网友纷纷调侃:“直播效果拉满。”

就这样,极越汽车陷入了“原地解散”风波。2024年12月11日晚间,极越汽车CEO夏一平发了一封内部信,表明公司目前遇到困难,需要立即调整。

没想到公司会“闪崩”

2024年12月12日一早,极越一众员工将夏一平围堵在上海办公室内,一是担心他“跑路”,二是要求他给一个说法。员工们面色凝重,看上去愤怒且迷茫,甚至有人直接在办公室内哭了起来。他们用尽一切办法表达着对公司突然宣布解散、没有给员工任何缓冲余地的不满。

“领导找我们谈话,直接给了两个选择:一是2024年12月16日前主动离职,可以拿到N+1的补偿,补偿款预计在2025年2月底之前发放;二是停薪留职,公司也不再缴纳社保和公积金。”极越员工小王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小王是刚刚入职极越的新人,满打满算才干了两个月。在她刚入职时,就有传言说公司可能要裁员。但小王天真地认为,自己才刚入职,怎么也裁不到自己头上。当公司解散的消息传来,她整个人都蒙了。

在极越工作3年的高先生也表示惊诧:“此前公司裁员都是在特定部门,当时觉得财务上有压力,裁员是很正常的事。我们部门前两天还在沟通马上要上线的项目,根本没想到公司会‘闪崩’。”

“停薪留职根本不算一个解决方案。”高先生气愤地说,“补偿款说是2025年2月份给,但是公司都没了,到时候不给怎么办?”也是在公司解散的当天,高先生才知道,公司连2024年11月份的社保都没给他们缴纳。

显然,对于夏一平给出的两个方案,大家并不满意。他向大家再三解释,一直在努力解决问题,“我自己已经拿出钱来给大家垫了”,员工们也并不买账。

12日下午2点,夏一平与首批员工代表开始谈判。其间,百度、吉利等股东代表陆续加入。直到13日凌晨,谈判才有了结果。百度和吉利决定共同出资,先解决员工11月的社保问题。

随后几天,夏一平、员工代表、股东代表等又进行了几轮谈判,相关政府部门也出面调解。19日,极越内部人员告诉《环球人物》记者,赔偿方案已经敲定,公司将按照N+1的标准为员工提供经济补偿,资金由百度和吉利垫付。

“方案已经出了,百度和吉利会在2025年1月20日之前将赔偿款打入一个共管账户,由相关政府部门进行监督。除了N+1的赔偿外,公司也会给我们缴纳2024年12月的社保并将工资结算至12月20日。我们对这个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一位员工说。

与汽车的不解之缘

公开资料显示,夏一平出生于1981年,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高中毕业后,他考入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有传闻说,大学期间他就曾与朋友一起创业,但没有坚持下来。后来,他远赴英国埃塞克斯大学读研,学习电信和信息系统专业。

夏一平的职业生涯起步于通信行业。研究生毕业后,他进入了与专业相关的中兴通讯公司工作,在国际市场部担任经理。

2024年12月12日,夏一平(中)被员工围堵在极越上海总部。
2024年12月17日,苏州极越汽车门店已停止营业。

2009年,夏一平跳槽到美国知名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开启了他与汽车的缘分。2014年,略有小成的他加入菲亚特克莱斯勒跨国公司,担任亚太区智能车联事业部负责人。

同年,夏一平与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院长杜江凌、易道创始人周航以及当时的极客汽车CEO胡玮炜,一同开启了非营利汽车项目——开源汽车实验室。这是一个互联网造车的项目,曾在汽车圈备受瞩目。然而,由于大家各自忙于本职工作,这个项目并没有成功。

2015年初,在与胡玮炜的一次通话中,夏一平被邀请一起创业。当时,胡玮炜有做共享单车的想法,夏一平对此也很有兴趣。经过简单交流,夏一平毅然辞掉了年薪30万美元的工作,从上海飞到北京,以联合创始人和首席技术官的身份加入摩拜单车。

摩拜成立初期,夏一平主要负责技术团队的搭建和产品研发。他常常与团队一起加班到凌晨,仅用3年,便推动摩拜单车成为共享单车领域的头部企业。但随着行业的发展,业内恶性竞争严重。2018年,摩拜被美团以2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不久后,夏一平也从公司离职。

此后,夏一平远离了熟悉的汽车行业,陆续参与了几个投资项目。虽然大多取得了成功,但他一直在思考自己到底想做什么。直到2020年底,他被百度创业元老任旭阳选中,到即将成立的集度汽车(极越前身)担任CEO。

面对新势力汽车,夏一平的心思又开始活络起来。在任旭阳的引荐下,他认识了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两人聊得十分投机。李彦宏对他的评价是:懂车、懂互联网、有创业经验、有技术背景、有使命感,是非常适合和难得的人选。

很快,夏一平便下定决心加入集度,开启了第二次互联网造车之路。2021年3月,百度与吉利成立了全新的合资公司——集度汽车,注册资本高达20亿元,夏一平出任首任CEO。

2015年,夏一平参与创立摩拜单车。

爹不疼,娘不爱?

尽管夏一平有6年汽车行业的工作经验,但当他需要坐在CEO的位置上掌控全局、面面俱到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集度原本是由百度主导成立的,百度持股55%,吉利持股45%。集度宣称将投入500亿元用于技术发展。然而,百度并不具备造车资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23年8月,吉利临时注册了杭州极与越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并将集度更名为极越。股权变更后,吉利持股65%,百度持股35%。

同年10月,极越汽车旗下首款车型极越01正式上市,但销量并不理想。为了让品牌出圈,夏一平在宣传上下足了功夫,甚至自己也当起了“网红”。然而,他简单粗暴的宣传方式并不符合品牌调性,不仅没有起到宣传效果,反而经常被网友吐槽“蹭流量”。

极越汽车的销量一直未能达到预期。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极越汽车累计交付约1.4万辆车,平均月销不足1300辆,距离新势力汽车月销2万辆的及格线还差得远。

据财新网报道,有百度内部人士称,2024年10月,百度曾派财务团队进入极越做尽职调查(指在投资或并购过程中,对目标公司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审核),为后续30亿元投资做准备,结果发现极越有高达70亿元的财务窟窿,因此决定不再继续投入。《21世纪经济报道》称,极越目前的70亿元欠款包括欠百度的9亿元、欠吉利的26亿元、欠银行的11亿元,以及欠供应商和其他合作伙伴的24亿元。

2024年4月25日,夏一平(右)参加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

汽车领域专家王昊对记者表示,极越的“闪崩”是融资出了问题。从过往来说,百度和吉利的“输血”是极越的主要生存方式,而这次百度的“袖手旁观”,势必会给极越造成极大的打击。

“现金流的主要来源无非两个:销售和融资。极越的销量低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短时间内很难有大幅提升,所以他们不会将资金寄托于销售上。那么,问题大概率出在融资上。夏一平之前对融资过于乐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新的融资迟迟不到,才会出现‘闪崩’的状况。”王昊说。

在业内人士看来,资金短缺只是导火索,而极越的崩盘是迟早的事情。事发后,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朋友圈发文称:“创业者应该绞尽脑汁、挖空心思、脚踏实地、亲力亲为地去完成0—1,去创造不可替代的用户价值。”

显然,李彦宏在造车方面一直依靠职业经理人,从未想过“亲力亲为”。集度成立初期,李彦宏对它寄予厚望,曾公开表示:“集度,承载了百度的造车梦。”然而,自2023年股权变更后,极越不再是百度的优先投资方向。

再看吉利,其旗下拥有众多汽车品牌,极氪、领克、沃尔沃等各具特色,极越对它来说似乎也是可有可无。

作为一个合资品牌,极越似乎一直处于一种“爹不疼,娘不爱”的状态。“造车本身就是一个很烧钱的项目,极越到目前为止,其实并没有花很多钱。”极越的资深员工林先生对记者说。在他看来,相比于蔚来在研发上投入500多亿元,以及雷军为了小米赌上自己的后半生,百度和吉利似乎都没有对极越太用心。

从大环境来讲,极越入局确实有些晚了。“2018年左右,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就已经开始放缓,从一个增量市场变成了一个存量市场。”林先生说。2021年,集度和小米先后入局。小米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基础,率先在新势力汽车圈抢占了一定的份额,集度却没那么幸运。“作为一个全新的品牌,要想从成熟的车企行业抢份额太难了。”

没有天时、没有地利,极越在产品设计上也不断掉链子。王昊表示,从极越发布首款车型开始,其设计就备受吐槽。它违背了一些传统的汽车驾驶习惯,改为按键式开门、按键式转向灯,甚至取消了换挡拨杆。

“其实极越的产品配置本身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它的一些设计太花哨了。用更高的成本改变一些传统的东西去吸引眼球,对于一个新品牌来说是非常不明智的。”王昊说。

面对质疑,夏一平12月16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致歉。他表示:“错,都是我的错。我会尽自己的一切努力,让极越活下去。”极越的困境不是夏一平个人造成的,但不管是极越还是夏一平,都可能是被放弃的那一个。

编辑尹洁/美编徐雪梅/编审张建魁

【人物简介】

夏一平,1981年出生,本科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硕士毕业于埃塞克斯大学,曾任摩拜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现任极越汽车CEO。

猜你喜欢
摩拜造车吉利
9.98万元起售,吉利缤越COOL正式上市
车主之友(2022年5期)2022-11-23 07:25:02
More than the largest small commodity market of China
先秦:并不吉利的日子
艺术品鉴(2020年1期)2020-01-19 06:00:42
造车新势力进入量产期
汽车观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26
迎接升级版开门造车时代
汽车观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20
吉利4A军团出战
汽车观察(2018年10期)2018-11-06 07:05:18
摩拜推出多项福利,同时发布摩拜助力车
中国自行车(2018年9期)2018-10-13 06:16:56
当资本无处可去时,可以造车啊!
车迷(2018年11期)2018-08-30 03:20:20
摩拜的宿命
摩拜单车的英国初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