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财税体制下如何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2025-01-13 00:00:00李斐
投资北京 2025年1期
关键词:财税决策事业单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正在不断深化。随着新的财税制度的推行,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加强财政管理与新的税收制度相匹配,可促进事业单位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及实现可持续发展。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首先,财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其中的关键一环,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新财税体制旨在推动财政体制改革、税收体制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以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提高财政收入的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增长。

其次,财税体制改革必须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和高质量发展需求,通过健全预算制度、健全税收制度、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等措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和制度支撑。

最后,财税体制改革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财税体制的出台为推动内需升级、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现代税收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健全,能够促进我国的财税体制改革,最后形成一套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财税制度。

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意义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整个组织运行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近年来,随着新财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深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具体体现在:一是强化财务管理可以保障事业单位高效运转。事业单位通过财务指标管理,确保各项经济数据的准确、完整、及时,保证财务信息的透明化。二是强化财务管理可以保障事业单位创新发展。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创新、变革,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

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建议

一是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全面预算是指将事业单位的各项收入、支出全部纳入预算,以保证预算的完整、连续。为了实现预算的科学化、合理化,事业单位必须进一步提高预算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就是把重点放在对预算实施效果的评估上。要提高财政收支的透明度,政府应加大财政预算的公开力度,增强财政信息的透明度。预算信息的公开,既能增强制度的公信力,又能保证资金的合理配置。

二是加强金融决策。主要体现在:第一,提高决策者的金融知识水平。事业单位决策者的财务素质对财务决策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事业单位财务分析、预测、评价和决策能力。第二,要制定一套科学的理财规划体系。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财政决策体系,确定决策的权力与程序,使决策过程规范化。在此基础上,还应构建事业单位财务决策的评估与反馈机制,使事业单位的财务决策能够得到有效的监控与评估,并能及时地发现并改正存在的问题。第三,加强对事业单位外部环境的重视与分析。在进行财务决策时,必须对外部环境如政策、市场和技术等进行全面的考虑,才能使事业单位的决策更具适应性。

三是加强内部控制。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行业环境,设计并实施一套包含预控、现控和事后控制在内的全方位财务控制体系。预控阶段重点在于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确保资金使用计划与实际需求相匹配;现控阶段则强调对资金流动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事后控制则涉及对财务活动的回顾与分析,总结经验,优化流程。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这包括对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各类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通过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潜在风险,采取预防措施,降低财务损失的可能性。

四是优化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事业单位应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根据现阶段财务管理工作状况优化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以提升自身的财务风险抵御能力。具体建立财务风险管理机制过程中,事业单位要做好有关人员的权利和责任划分,以及会计责任制度、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工作,以期能够为后续风险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事业单位建立财务风险管理机制过程中还应做好风险控制标准、奖惩机制等的建立工作,从而达到强化财务人员约束力的目的,有效降低财务风险出现的概率。事业单位还应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将先进的财务信息管理技术应用到预警工作中,通过财务指标度量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根据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发出针对性的预警信号,及时示警有关负责人员,以降低重大突发财务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五是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工作流程可视化的管理功能。要深入探索管理系统,用科技的手段创建财务管理体系。值得注意的是,财务管理体系的创建需要满足时代的要求,并充分考虑国家的规定,符合行业的政策要求,要深入研究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新标准,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的过程中,要加强工作流程的可视化管理,结合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完善可视化流程,从而更好地保证财务信息可视化管控。另一方面,深层次探索数据共享功能。科学化的数据共享可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为此,既要和上级管理部门相关的数据进行共享,同时还应当和内部的信息系统进行有效整合,打造综合业务管理模式,久而久之,财务管理的效果得到了改善,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得以发挥,逐步开放相关的系统,并实现数据的有效关联。另外,事业单位还须充分考虑财务系统的对接,尤其要完善采购系统,确保财务支付系统的有效性,完善数据端口管理体系,从而更好地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开展,提高数据整合归口管理与处理效能。

总体而言,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在新财税体制改革下,全面加强财务管理建设,需要坚持系统谋划,从科学发展的视角来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体制的建设,高度重视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系统的综合开发,强化资源的科学投入,加强风险管控,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建设成效,为行政事业单位顺利改革及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财政局)

猜你喜欢
财税决策事业单位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财税史的启示:历史上的财政危机与财税变革”网络研讨会综述
近代史学刊(2020年2期)2020-11-18 09:16:20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40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6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8
2016:打好财税改革攻坚战
践行“三严三实”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学习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52
论曹魏时期的财税治理及对当代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