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内蒙古自治区,除呼和浩特、包头、呼伦贝尔等熟悉的城市外,恐怕很少有人知道通辽市,更别说通辽市下辖的库伦旗了。通过走进库伦旗博物馆,我们得以了解库伦旗这个城市的民俗风情。
库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处燕山北部山地向科尔沁沙地过渡地段,全旗总面积4700多平方千米,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居住旗,是“中国安代艺术之乡”“中国荞麦文化之乡”“中国蒙医药文化之乡”“中国布鲁文化之乡”。库伦旗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用丰富的实物和精美的图文,对这“四乡”作了全面而详尽的介绍和诠释。
蒙古族牧民通过说、唱、跳等方式,表达对神灵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向往。安代舞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种原生态舞蹈,是人们祈福消灾,表达美好生活愿景的舞蹈形式,被誉为“蒙古族第一舞”。它发源于库伦旗,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一代代安代舞的传承者不断推陈出新,赋予安代舞新的文化和艺术内涵,将其发展为库伦旗独有的文化品牌,使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甚至在国际舞台上也展现了它独特的风采。2006年,安代舞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荞麦又称甜荞、乌麦等,为蓼科荞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库伦人的主要食材。用荞麦制成的饸饹、拨面、合子等食物是库伦人的最爱,其中象征蒙汉两个民族合为一家的“荞面合子”,更是库伦旗的一道经典美食。
中国被认为是世界上栽培荞麦最早的国家之一,库伦已有1000多年荞麦种植历史。这里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光照充足,栗褐土、风沙土非常适合荞麦生长。库伦荞麦较普通荞麦的营养成分更丰富,展厅的橱窗展示了用库伦荞麦做成的面粉、面条、茶等深加工产品。
蒙医药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吸收了藏医、汉医、古印度医学理论的精华,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地域特点和独特理论体系的民族传统医学。展厅里视频展示的绵羊颅骨的炮制技术令人眼界大开,用它治疗草原上常见的亚玛病、偏头痛等疾病颇有效。
古代,草原上的蒙古族男子如遇狼群,便会从腰间抽出一根弯曲的木棒。木棒直柄曲头形似镰刀,曲头末端用牛皮板绳栓系一个小而重的铜锤,将木棒与一同飞出的铜锤砸向狼头,会让它即刻毙命。这种木棒就是最早的布鲁。布鲁是蒙古语,意为“投掷的棍棒”,库伦旗是布鲁的重要发祥地,蒙古族牧民使用布鲁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布鲁最初被用作狩猎工具,后又兼具放牧和兵器之用,如今已发展为一种体育器械。
库伦旗博物馆与图书馆、科技馆共处于一栋大楼。参观完博物馆,再走进图书馆,可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库伦旗。从图书馆出来,又去参观科技馆,能进一步体会科学技术对库伦旗发展起到的强大推动作用。
有感于斯,谨填“醉花阴”词一首,以抒情怀:
内蒙东隅旗影秀,文化千年厚。安代舞祈祥,荞麦飘香,蒙药神医寿。
布鲁竞技豪情奏,狩猎雄风透。博馆阅沧桑,科技弘扬,城貌新更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