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趣

2025-01-01 00:00:00张克奇
参花(上) 2025年1期
关键词:彩石临朐奇石

真是想不到,近年来我竟然与石结缘。

我所在的鲁中临朐,地方虽不大,乾坤却不小,很早就以红丝石闻名于世。此石温润如玉、纹理如丝、红黄相间、色泽艳丽,用其做成的红丝砚唐宋时期就颇负盛誉,长期位居四大名砚之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现的临朐彩石,色彩绚丽,能呈现出各种形象逼真的图案,引得世人争相收藏,不仅很快风靡全国,而且走向了海外。有才情者赞之曰: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凭借这些独特的资源,临朐享有“中国观赏石之乡”的美誉。

县内那些大大小小的奇石市场,我也曾去过几次,各种体型不一、面貌各异的石头琳琅满目,有的以奇形取胜,有的以色彩夺目,有的以图案招眼,确实让人心生喜欢,同时也愈发叫人惊叹大自然的造化之功。但喜欢归喜欢,赞叹归赞叹,因为价格不菲,我并没有产生贪恋之心,看过了也就看过了,想欣赏的时候,就再去,反正近在咫尺,抬腿就到。我有时也会安慰自己:世间的一切事物,原本就没有完全彻底地属于一个人的,只要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就行了。

前年春末夏初,几个朋友约我去一位石友家里喝茶。此人姓王,经营奇石已三十余年,在全国赏石界颇具影响力。为了便于存放那些宝贝蛋子,他特意在城南买了一块地,盖起了一个大院子。一走进那个院子,仿若踏入了一个石头的世界。那些奇形怪状、色彩斑斓的石头,或高或矮或胖或瘦,大者如磐,小则可握,有的似腾飞巨龙,有的如雄鸡引吭,有一块虽然仅有拳头大小,其形态却犹如鹰击长空,颇具气势。颜色杂糅赤橙黄绿青蓝紫,呈现山水、人物、飞禽走兽等,形象极为逼真。与之久久对视,物我一体、两相融合,叫我真正体味到了陆游所说的“石不能言最可人”那种意境。

进屋与主人品茗对谈,感慨系之,人人都称赞他慧眼独具,玩石头能玩到这般层次,同时也“望石兴叹”,埋怨自己囊中羞涩不能与石为友。没想到老王却神态淡定地告诉我们,他那满院子的石头,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自己去山岭沟壑里捡来的。闻听此言我们几个面面相觑,心底同时升腾起一股热火,央求老王带我们去那些出产宝物的地方游览一番。老王善解人意,当即掏出手机婉言辞掉了一个饭局,备好水和一些简单的物什,就开着他那辆刚买来的悍马拉着我们往城南开去。

行驶了十来公里,我们就到了一个叫老崖崮的地方——临朐红丝石产地。虽然我早就知道红丝砚为天下名砚,然而距离它的产地如此之近,我以前却从没到过这地方,想想真是汗颜。老王前后左右审视一番,带领我们下到一个深坑里,在一片乱石之中来回翻找,边翻找边给我们讲解红丝石的质地、特点以及它的前世今生。由于多年的疯狂开采,加上能产红丝石的地方又不大,如今红丝石已经极少,再挖非得用大型机械挖到十几米深不可。如此费时费力费钱,好不容易挖出一块,主人是绝不会漏掉的。所以我们翻找了将近两个小时,也没能如愿。尽管如此,我却毫无遗憾之情,因为我终于来到了红丝石的产地,知道了关于红丝石的很多知识和故事,并且得到了一块上面有山水花纹图案犹如一幅泼墨山水画的石头。

时近中午,我们在路边一家羊肉馆匆匆喝了一顿全羊汤,接着向下一个目的地进发——国老坪山,一个出产彩石的地方。之所以取名国老坪,据说是因为秦朝时有一位国老到此山拣过石头进贡给朝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玩石赏石之风逐渐兴起,紧靠国老坪的崔册村里的老吴突然想起老人给他讲过的这个故事,决定上山寻石。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月的苦苦寻觅,他终于在山上找到了一种色彩斑斓、带有各种图案的石头,后经专家鉴定,这就是珍稀的临朐彩石。

消息一出,附近村民蜂拥上山寻宝,稍加切割、打磨,石头上就呈现出线条清晰流畅、色彩丰富的各种物象:有秀美的行云流水、山川风物,有走兽飞禽、花鸟鱼虫,如画似诗,极富神韵,让人遐想无限。一块酷似“姜太公钓鱼”图案的巴掌大的石头,被一位韩国客人以八千元人民币的价格买走,引起众人震惊;一块酷似地图图案的彩石在一次拍卖会上以四十二万九千元人民币成交,创造了当时国内奇石价位的最高纪录;有个玩石者居然凑齐了“红楼十二钗”,个个形神兼备、惟妙惟肖,让人叹为观止,给多少钱都不卖。

我们去的时候,国老坪上的彩石早已被挖掘殆尽,只留下无数大大小小的石坑。我们跟上山劳作的村民交谈,得知当时村子里家家户户都靠石头发了财。最疯狂的时候,山上的采石人昼夜不绝,十几年下来,整座山被翻了好几遍。如今,再到这里寻觅彩石已是千难万难。虽然如此,还是经常有人前来碰运气。他们背着水壶和食物,常常在山上一转悠就是大半天,或多或少总会有点收获。带我们前去的老王以前没少在这里捡拾到好石头,如今还会时不时地来这里转悠转悠。

第一次去国老坪,我拣得石头三块:两块巴掌大小,一块长三十厘米、宽二十厘米左右。它们皆有山水图案,我因此极为高兴。同行者亦有收获,皆大欢喜。

下午五点我们回到县城,老王直接把我们拉到了一处奇石加工店,让店家对我们捡拾到的石头进行打磨、上蜡,配上木头底座,约好一周后来取。活了四十多岁,经历过不少事情,我原本已修炼成了对事对物都能坦然面对、不急不躁的心态,如今却因为这几块石头,度日如年起来。第三天我就按捺不住内心的急切偷偷去了奇石加工店,一问才知石头刚刚打磨完,还未上蜡。我细细端详那几块被打磨好的石头,图案愈加清晰、有趣,心里的喜悦便又增加了几分。余下的几天我更觉时间漫长,什么事情都无心去做,就连文章都写不安稳,但已不好意思再去,只好望眼欲穿,备受煎熬。

好不容易盼到朋友打来电话,我立即狂奔而去。一看到那石头,我顿时狂喜得手舞足蹈起来。一家人请王某喝酒,一喝就喝了个老高。回到家里,我小心翼翼地把那三块石头摆放在客厅里最显眼的位置,仔仔细细地端详来端详去,时而引颈张目,时而缩脖眯眼,越端详越觉得有意思,一连数日皆是如此痴相。妻子就笑着骂我:当心让它们把你的魂给勾去。儿子也跟着起哄:就像多值钱似的!我借此教育儿子:内心的快乐,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世间最难得的,就是心里的欢喜!

就这样,我跟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只要一有时间,就去山顶沟底寻石。朋友有时间一块儿去,朋友没时间自己去。天气好时去,天气不好时也要去。时间紧张时去近处的老崖崮,时间宽裕时去远处的国老坪。一开始我贪心重,看到稍微有点形状、有点图案的就要,每次都拉回半后备厢石头来,实则大部分废而弃之。

后来我逐渐有了经验,不再贪多,不再“剜到筐子里便是菜”,而是学会了选择,学会了舍弃。这过程挺像人生。年轻的时候,什么人都想结交,什么东西都想要,随着年龄慢慢增长,才知道要学会做减法,年纪越长减去的东西越多,减去的越多生命就越精爽,越轻松,越本真。看看周围,一些人被永无止境的欲望之鞭追撵得疲于奔命,以致到头来竟把自己给压垮了。也有的人想要的太多,什么好东西都想揽进怀里,都想据为己有,殊不知人人都如一个器皿,各有各的容量和限度,填充得太多太快了也未必是好事。物极必反嘛。

因为时不时地就会生发一些感慨,再到后来,我上山爬崖就不再仅仅是为了捡拾石头,锻炼和寻求野趣的成分逐渐多了起来。如此一来,我在捡石上常常收获微小甚至空手而归,却愈加乐此不疲,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

有一次在老崖崮,我们几个寻寻觅觅一上午却一无所获,正要打道回府,我突然发现在一个地堰上有块石头不错,上面几棵树木图案不但清晰,而且颇具古意,就像一幅仿古画,石头的右下方还有两团红色,像极了两只红狐在嬉戏。发现此石,我一时欣喜若狂,同时又犯了难:石头是人家用来修砌地堰的,要是得之必然要毁掉地堰,可要是就此放弃又实为不甘,这该如何是好?

几个人经过一番商量,决定毁堰取石,同时从车上取来纸笔和一个空矿泉水瓶,由我拟稿,由写字最好的刘兄写下一张纸条:“我等三人寻石至此,在你地堰上发现佳石一块,得之则毁坏地堰,必然问心有愧,弃之则心有不甘,必然耿耿于怀。经三人合计,决定毁堰取石。今留下一百元钱,劳您重修地堰。得之你幸,不得勿怨。同时敬告有拾取此物者勿生贪婪之心,如此善莫大焉!”落款为我的姓名,并附有我的手机号码。纸条写好后,连同我的一张百元大钞一块放进瓶子里,用一根细绳绑在地中央的那棵小树上,我们在频频回首中打道回府,一路上谈论着可能发生的数种情形。

整整一周,此事并无任何音讯,我们三个决定周六下午再去一看究竟。到了那里,我们看到那树上仍绑有一只瓶子,不过已不再是我们所绑的矿泉水瓶,而是一只硕大的饮料瓶,内有纸条一卷。我们急忙取下阅之,只见上面写着:“三位仁兄:所留纸条、钱款均已收到。你我虽未谋面,但已知你们都是良善之人,所作所为令人尊敬。如若不弃,请到寒舍一叙,随时恭候光临。”后面写有“老崖崮村老姚”和他的手机号码。

我们几个大为惊讶,甚觉有趣,决定立即联系前去相见。电话一通,说好时间地点,我们直奔老崖崮村而去,十几分钟就到。老姚家住村头,紧挨一家小卖部,非常好找,我从车上拿出一提秦池酒算是见面礼。我们进入大门,老姚热情相迎,一同进屋品茶,相谈甚欢。原来这老姚是一位退休教师,闲来无事,每隔几天就到山上转转,发现我们留给他的纸条和钱款后觉得挺有趣,就同样以纸条相约见面详聊,成就了这一段奇缘妙事。

一壶茶喝罢,我们要走,姚老师却连拖带拉地非让我们吃了饭再走,正拉扯着饭店已送了菜来,想来他早已预订。菜既送来,再执意不肯必然会辜负人家美意,只好各自重新落座,喝了一个高兴。喝高了姚老师还不忘把那张百元大钞拿出来,非要“完璧归赵”,我不要他就说我看不起他。自此我们就跟姚老师成了忘年之交,每年都要见几次面喝几次酒,趣味很是相投。没想到以石为媒,竟然造就了这一段人生佳话。

去年秋日里的一天,我去五井镇访友未成,顺便到莲花山上寻闲情。莲花山盛产奇石,皆庞然大物,不论是竖立的还是横卧的,动辄一二十米,上百吨重。有的玲珑剔透,有的古朴丑拙;有的呈现多种形态,有的什么都不像,就是看着享受。站在山顶俯瞰,巨石耸立,百状千奇,如林似森,蔚为壮观。天下奇石,种类繁杂,多被人把玩于股掌或装点于居室。莲花山的石头,不宜小趣,只造大境,年复一年被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全国各地,或安放于公园,或置身于广场。一石成景,众人惊叹。莲花山由此声名大振,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风景石市场,日日接待着南来的客北往的商。

溜达了大半个上午,腿脚和眼睛都有些累,我便坐下来与一位正在石坑里忙活的中年汉子攀谈,始知众人都眼红他们靠卖石头发了大财,却不知挖掘石头竟是如此艰辛。谈话得知,那汉子居然已有二十多年的采石经历。问其体会,汉子憨憨一笑:干这营生,最讲究的是一个石缘,若是和石头缺缘少分,一辈子也挖不出块好石头来。

我有些诧异:满地都是石头,怎么会挖不到好石头呢?那汉子见我好奇,干脆停下手中的活儿,点起一支烟,给我讲解:石头多是不假,精品却少,人的眼睛哪里看得清地下的事呢?挖石头全凭运气。我还是坚持己见: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肯挖,总能挖到好石头嘛!那汉子爽朗地笑起来:这话用在别的地方管用,用在挖石头上可就不灵喽。当年和我一起采石的十几个人,有的一年就能挖出好几块出色的,发了大财,有的这么多年了连一块像样的都没挖着,挖出的石头只好论吨卖,也就挣个辛苦钱;人是有灵性的,石头也是有灵性的,需要缘分呢。

仔细想来,那汉子说得的确在理。往大了咂摸,世间的人和事,哪一样不讲究个缘分呢。缘分一到,水到渠成,有缘无分,或者是有分无缘,都麻烦着哩。

(责任编辑 李可心)

猜你喜欢
彩石临朐奇石
陆上丝绸之路
宝藏(2021年12期)2022-01-15 04:20:14
美石鉴赏
宝藏(2021年2期)2021-03-14 11:58:34
奇石共欣赏,雅石相与识——黄岩博物馆馆藏奇石赏鉴
收藏界(2019年4期)2019-10-14 00:30:56
花鸟剪纸
艺术大观(2019年29期)2019-10-12 14:21:34
祈 祷
宝藏(2019年1期)2019-03-20 02:29:26
君临天下
宝藏(2018年7期)2018-07-25 08:08:54
九仙山奇石 等
山东临朐观赏石展销会隆重开幕
宝藏(2017年11期)2018-01-03 06:45:21
临朐金秋笔会
中华诗词(2017年2期)2017-11-08 08:46:30
临朐金秋笔会
中华诗词(2017年1期)2017-07-21 13: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