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健康也有了新要求,与此同时带动了户外运动产业的需求增长,都市群体因生活与工作压力大,认为回归大自然是解决压力的一种不错选择,从而促使户外运动越来越流行。户外运动具有产业链长、辐射面宽的优势,且利于拉动内需和促进消费。2022年10月份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指出,预计在2025年,我国关于户外的运动相关产业会有预计价值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的体量。户外运动产业不仅活跃于线下,还显示在线上,具有强势的消费带动能力。文中通过四点措施,促使五台山可以利用户外热推动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吸引更多游客,提高旅游收入,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旅游体验。本文旨在研究户外热对五台山休闲体育旅游市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以促进该地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户外热" 五台山" 休闲体育" 旅游市场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02-(2025)-01-079-3-TBB
户外运动产业是指“以自然山地环境为载体、以参与体验为主要形式、以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向大众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主要包括登山、徒步、露营、骑行、自然岩壁攀登、定向与导航等项目”。五台山历史文化久远,具有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基于“户外热”背景,进行五台山休闲体育品牌的建设可以加快五台山旅游产业发展。
1、五台山休闲体育旅游文化起源
1.1、五台山休闲体育旅游的自然环境因素
五台山是国家级地质公园,具有独特的自然地貌——由五座台顶环绕而成,山势峻峭,风景秀丽,气候凉爽,特别适合开展山地徒步、登山、野外露营等户外休闲体育活动。游客可以在游览宗教文化遗迹的同时,体验山地行走的乐趣,享受自然风光,这种结合自然探索与体育锻炼的旅游方式逐渐受到现代游客的青睐。五台山旅游资源较为丰富,近年来,五台山景区不断进行景区规划,这为五台山景区开展休闲体育旅游活动提供了新的保障。由于五台山“岁积坚冰,夏仍飞雪”的气候特点,冬季有可能形成积雪,为开展冰雪运动提供了条件。
1.2、五台山休闲体育旅游文化历史影响因素
五台山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是华夏珍贵的文化瑰宝,这里不仅是佛教徒朝圣的地方,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五台山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佛教文化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历经多个朝代的发展与繁荣,形成了独特的佛教艺术风格和建筑特色。历史上,僧侣们在山中修行、举行法会等活动,其中蕴含着一定的体育锻炼成分。生活中,僧人们种植蔬菜、整备寺庙等活动要求僧人们有着一个健康的身体作为前提。五台山上的僧人们曾参加过抗金战争活动,因战争活动的需要,五台山上的僧人们开始锻炼身体,保家卫国。五台山所在的山西地区,民间体育活动丰富多样,如社火、舞龙舞狮、武术等,这些传统民俗体育项目可能在特定节庆或庙会期间与宗教活动相结合,成为吸引游客参与的休闲娱乐内容。
1.3、五台山信仰对休闲体育旅游活动的促进因素
五台山的清幽环境为游客提供了绝佳的冥想、瑜伽、禅修场所,这些活动融合了休闲与体育元素,满足了现代人追求精神放松与身体健康的需求。这对游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等起到了一定的促进,同时,山地徒步、森林浴、观鸟等户外休闲活动,让游客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也能体验到锻炼身心的效果。
2、五台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优势
2.1、自然资源优势
五台山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开展各类户外休闲体育活动提供了天然条件。这里地处内陆,气候多变,容易形成多样的气象景观,十分具有观赏性,可以给人们在视觉上带来独特的享受,随着旅游设施的完善,如登山步道、骑行绿道、露营基地等建设,五台山逐渐成为户外休闲体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五台山不仅以其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信徒和游客,还因其壮丽的自然风光成为户外活动的理想之地。这里可以依托丰富的景观资源开展多种活动,如登山、徒步、骑行、露营和攀岩等。无论是寻找心灵的平静,还是追求身体的挑战,五台山都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让人在自然与文化的双重熏陶下,体验不一样的旅行乐趣。
2.2、人文资源优势
文化内涵往往可以影响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五台山举办的各类佛教节日庆典,吸引众多信众和游客参与。五台山的佛教文化不仅丰富了其精神内涵,也为体育旅游的开展增添了浓厚的人文色彩,使游客在运动的同时能够深刻体验到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活动中可能融入传统的民俗体育项目或举办与佛教文化相关的体育赛事,如佛学讲座与瑜伽大会、禅跑、徒步祈福等,进一步丰富了休闲体育旅游的内容。
2.3、区位组合的优势
五台山景区的区位组合优势体现在其自然与人文资源的独特性、丰富性以及与周边地区良好的交通便捷性,使得该地不仅成为宗教朝圣与文化探索的重要目的地,也适宜开展各类休闲体育旅游活动,并能有效吸引和接纳来自各地的游客。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与河北省交界处,能够辐射和吸引两省及周边地区的游客;五台山景区坐落于台怀镇,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便捷。游客们不仅可以通过飞机快速抵达最近的城市,还能选择火车或长途汽车等多种交通方式轻松到达景区。航空连接: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作为山西的空中门户,拥有飞往全国各大中城市的航班网络,同时还有五台山机场,两座机场可以飞往北京、天津、上海、成都、桂林、南京、沈阳、西安等地,为国内外游客快速抵达五台山提供了便捷的空中通道。公路交通:山西省内高速公路网络发达,五台山与太原、大同、忻州等重要城市之间有高速公路相连,自驾游或乘坐长途汽车均可方便快捷地到达。铁路运输:太原、大同等地均有火车站,通过铁路系统可以轻松接入全国铁路网。游客可以选择火车出行,再转乘长途汽车或租车前往五台山,尤其对于距离较远的游客,高铁或普通列车提供了经济实惠且舒适的旅行方式。景区内设有观光电瓶车,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
2.4、打造五台山体育旅游品牌
五台山以其独特的佛教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为基础,通过精心规划和建设,已成功推出了一系列体育旅游项目,包括登山、徒步、骑行、露营和攀岩等。此外,为了更好地推广五台山体育旅游品牌,当地管理部门还定期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和体育爱好者的参与,进一步提升了五台山作为体育旅游胜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五台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劣势
3.1、气候差异形成的旅游淡旺季
因五台山海拔较高,冬季漫长且寒冷,降雪频繁,大雪覆盖,道路积雪冰冻可能导致部分山区交通受限,不利于开展常规的户外体育活动,是五台山旅游的淡季,使得游客人数大幅度减少,收入减少。严寒天气对游客参与体育项目的积极性及安全都构成挑战,导致冬季体育旅游市场较为低迷。夏季是前往五台山旅游的最佳时期,虽然五台山夏季被誉为“清凉山”,山间气温较平原地区低10℃左右,但相对于其他知名避暑胜地,其夏季平均温度可能仍不足以吸引大量热衷于夏季户外运动的游客,尤其是在全国普遍高温的情况下,五台山的气候优势不够显著。
3.2、旅游市场拓展失调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核心景区内的设施较为完善,服务质量较高;而外围区域则因投资不足、规划滞后等,导致基础设施落后,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整体体验。此外,这种不均衡的开发模式还加剧了环境压力,对五台山的生态环境保护构成了挑战。还有住宿餐饮等接待能力有限,非旺季期间,尤其是冬季,部分酒店、民宿可能会因游客稀少而歇业,导致接待能力下降。同时,餐饮服务可能无法满足大规模体育赛事或团队的特殊饮食需求。相对于成熟的体育旅游目的地,五台山可能在专业体育场馆、训练基地、赛事场地等方面的建设尚不完善,无法满足大型专业体育赛事或团队训练的需求。
3.3、经济基础薄弱,产品体系单一
五台山当地经济基础薄弱,产品体系单一,这已成为制约当地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虽然五台山以其独特的佛教文化资源和壮丽的自然景观闻名遐迩,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但其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仍显不足。当前体育旅游产品可能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徒步、登山等基础项目上,缺乏针对不同消费者群体(如青少年、专业运动员等)的多元化、个性化产品设计,以及结合现代科技、时尚元素的创新项目。
3.4、地形复杂,可持续发展挑战大
生态敏感性与环境保护要求高,五台山属太行山系,地形地质较为复杂,限制了五台山旅游区的发展。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台山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极为严格,大规模的体育活动可能导致生态压力增大。五台山地区山峦起伏,沟壑纵横,这种特殊的地理条件为旅游开发带来了诸多不便。此外,交通建设难度高,成本大,且易受天气影响,限制了游客的到达率。同时,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成为当地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4、五台山休闲体育旅游市场开发建议
4.1、强化政策扶持
结合五台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完善休闲体育产业整体布局,强化政策的扶持与引导,开发山地徒步、越野跑、骑行、攀岩、滑雪、滑草、瑜伽、太极等多元化的体育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首先,要保障用地需求等硬件条件,完善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包括运动场地、步道、营地、休息站点、指示标识等,确保游客活动的安全与便利;其次,加强地方金融财税支持,设立专项基金,用于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赛事活动举办、市场推广等方面的补贴或奖励,带动多元化经济投入;第三,设计四季皆宜的活动项目,如春季赏花徒步、夏季清凉瑜伽营、秋季摄影骑行游、冬季冰雪嘉年华等,以减少气候因素对淡旺季的影响;最后,构建可循环的营商环境,加强招商引资,优化文旅工作,鼓励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社区居民等参与体育旅游活动的策划、组织和服务,形成多元主体共建共享的发展格局。
4.2、着力品质提升
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户外休闲体育品牌,首先要精细化体育旅游产品,塑造“朝台活动”品牌,提升项目品质。根据游客需求差异,提供定制化服务,如专业教练指导、个性化行程规划、高端装备租赁等,提升产品吸引力。以五台山“朝台活动”体育旅游线路的品牌打造来提高这里的品牌知名度。深度挖掘五台山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设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体育旅游线路和套餐,如禅修瑜伽之旅、山地徒步挑战赛、古道骑行探索等。完善配套设施,安全救援体系和相关产业的服务能力。建立健全体育旅游市场监管制度,加大对违规经营、服务质量不达标等问题的查处力度,维护市场秩序。积极发展传统户外比赛项目,策划五台山自行车赛、五台山国际山地徒步马拉松、五台山越野跑等,同时延伸自己的户外运动相关消费生态,引入专业保险机构,为游客提供运动意外伤害保险等服务,增强游客参与体育旅游的信心。
4.3、坚持创新发展,深入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
山西五台山坚持创新发展,深入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通过举办各类登山、徒步等户外运动赛事,不仅丰富了旅游形式,增强了游客参与感和体验度,还有效提升了五台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21年7月《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发布,要求促进体旅融合。引入或举办国际国内知名的体育赛事、节庆活动,如山地马拉松、自行车环山赛、佛文化主题定向越野等,吸引国内外运动爱好者及游客参与。结合五台山独特的地理地貌、气候条件以及佛教文化背景,推出一系列特色体育活动,比如冰雪、航空、马拉松、自行车、汽车摩托车等。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山西五台山有望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道路上持续创新,提升休闲体育旅游市场的综合竞争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目的地。
4.4、开展“体旅融合”项目开发建设
山西五台山开展“体旅融合”项目开发建设,旨在充分发挥其自然风光、文化遗产与体育资源的优势,打造集休闲、健身、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新型旅游产品。进行“体育+旅游”的人才储备,招聘“体育+旅游”相关专业人员;定制化体验活动:开展面向不同群体的定制化体育旅游活动,如亲子户外探险、企业团建拓展、老年养生游等,提供个性化服务。让“流量”具备黏性,成为相对长久的“流量”,是现在户外运动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可以适当推出虚拟现实项目,推出AR/VR体验项目,让大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体验五台山的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增强体旅融合项目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同时,以当地高校为依托,开展体育户外产业研学合作和户外体育产业人才实习,保障户外体育管理人才的储备。结合五台山佛教文化,推出禅修体验、武术学习、佛塔攀登等融合体育与文化的深度体验项目。
5、结语
五台山拥有开展户外运动的自然资源优势,面对“户外热”这一市场趋势,五台山休闲体育旅游市场的撬动关键在于充分发掘与整合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通过科学规划和创新设计,构建涵盖登山徒步、山地骑行、户外拓展、禅修瑜伽等多元化的户外运动项目。在现有五台山朝台活动需求的基础上,加强与旅游、文化、康养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打造精品户外旅游线路和特色主题活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提升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实现四季皆宜、动静相宜的全域旅游格局。唯有如此,才能在“户外热”的浪潮中精准把握机遇,使其成为国内乃至全球户外运动爱好者的首选目的地之一。
参考文献:
[1]牛嘉,李小鱼.五台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7).
[2]林杨沛.五台山文旅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23.
[3]曾国富.五代时期僧侣的政治与公益文化活动[J].五台山研究,2011(03).
[4]杨蝉玉,吴向潘.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对五台山旅游的影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32(12).
[5]吴攀升,余昀.五台山旅游资源的优势评价[J].国土经济,2003(02).
[6]贾艳青,吴攀升,张勃,等.五台山国内客源市场时空结构变化特征分析[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0(01).
[7]李鑫,李丽丽.五台山旅游形象传播策略研究[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27(02).
[8]付成君,李兆进,张典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路径与产业空间布局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四川体育科学,2019,38(04).
[9]支强,陈光.供给侧背景下五台山开展休闲体育旅游的路径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1,3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