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下贵州省“村BA”特色篮球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1-01 00:00:00吴浩田李双玲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5年1期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贵州省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法等方法,深入研判贵州省“村BA”特色篮球发展的现状与困境,明晰新发展理念下该地区特色篮球发展的价值导向与优化路径。当前贵州省村BA特色篮球发展存在结构性治理矛盾复杂、政策性引导力度不足以及产业性品牌发展滞后的现实困境,将其与新发展理念中“创新、绿色、开放、共享”四大方面结合治理有利于形成助力乡村振兴、驱动改革创新及拓宽发展需求的有效路径。新发展理念下贵州省“村BA”特色篮球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包括加强公共服务建设、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完善赛事治理模式、深挖品牌文化价值以及助力产业顶层设计五个维度,这是实现其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关键词:贵州省“村BA”" 新发展理念" 特色篮球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02-(2025)-01-046-3-TBB

贵州省“村BA”特色篮球事业的全面发展标志着我国篮球运动的正迈向区域化平衡,也表明了我国大力发展篮球运动并逐步迈向体育强国。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并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新发展理念”总结为更加高层次的“高质量发展理念”,为我国推动篮球事业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国职业竞技篮球事业的衰败阻碍了整个篮球运动的发展,但贵州省“村BA”的出圈打破了篮球发展的壁垒,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大众心中对于该地区篮球运动水平的认知与支持。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各界专家学者对于贵州省“村BA”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播价值、乡村文化赛事的构建以及其对乡村旅游的助力层面。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深入探索贵州省“村BA”特色篮球的发展现状,通过现实表象明晰其发展困境,并从现实层面解构新发展理念下贵州省“村BA”特色篮球发展的价值导向与优化路径,为推进我国乡村体育振兴战略提供实践性思考。

1、贵州省“村BA”特色篮球的发展现状

贵州省的“村BA”最早可以追溯至1936年,该体育省会的举办主要是为了庆祝其民族特色节日“吃新节”。该比赛在早期主要是通过村民的自发组织与积极参与,一般是在村口设立简易的球场,但是比赛过程却十分激烈,烘托出了良好的篮球运动氛围。可以看出,贵州省“村BA”的特色篮球发展之路较为久远,且近年来依托于体育领域对民族传统运动的重视,其已经进入到飞速发展阶段。2023年,在贵州省政府的推动作用下,举办了首届贵州省“美丽乡村”篮球联赛,初步完成了贵州省“村BA”的品牌构建。迄今为止,贵州省“村BA”覆盖全省9个市(州)、88个县(市),组织参与赛事的乡村球队2624支,举办比赛5457场次,覆盖446.75万群众。可以看出,贵州省“村BA”的发展历程悠久,且在几代人的不断坚持下最终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

2、贵州省“村BA”特色篮球的发展困境

2.1、结构性治理矛盾复杂

体育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治理体系的优化与完善。当前,贵州省“村BA”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其发展的治理矛盾已经逐步显现,从市场主体的话语权矛盾到产业治理责任不清晰均表明贵州省“村BA”的治理体系的失灵。可以看出,贵州省“村BA”的发展已经趋向于从传统的自我管理向体制化管理迈进,但是其针对市场化特征的认知不清以及特色篮球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仍对贵州省“村BA”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具体表现为:(1)自上而下的管理层次化缺。理想化的体育项目治理体系离不开政府、市场以及非营利性第三方组织的协同配合。从现实发展来看,贵州省“村BA”的主要治理主体为非盈利第三方组织,近年来由于国家体育政策及互联网的强曝光,贵州省的体育相关政府部门对该运动的发展进行了介入与规划,但市场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十分微薄,因此在治理主体的划分层面产生了政策失衡,无法满足当前贵州省“村BA”特色篮球发展的现实需求。(2)结构性治理的混乱还体现在中国篮协对于此类特色性篮球的漠视。可以看出,当前中国篮协的主要治理内容仍是大型职业篮球联赛、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等。中国篮协将治理权限的下放无法有效保障贵州省“村BA”的市场化发展,其产业主体间的合作的现实问题可能无法被有效解决,且针对贵州省“村BA”相关政策的落实不到位及传统治理思维的固化均阻碍了贵州省“村BA”特色篮球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2.2、政策性引导力度不足

伴随着贵州省“村BA”的出圈,其后续发展上呈现出明显的政策引导不足的困境。历史发展证明,在赛事规模和知名度的双向驱动作用下,良好的赛事举办离不开政策性的组织关系与引导。当前,不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层面均未对贵州省“村BA”赛事安全、赛事标准、赛事规划等出台明确的政策加以引导,无法对贵州省“村BA”的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对其他地区的相似乡村体育发展也未产生可借鉴途径。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指引,如市场主体划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后备人才与管理人才的培养、产业转型与开发等。但针对贵州省“村BA”的相关政策仍处于空白阶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高速+高质量”的双循环发展。此外,贵州省“村BA”形成规模化的特色篮球省会在人才需求量上有大幅度提升,不仅对与比赛相关的前台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等,而且对产业发展的后台人员如宣发、管理、互联网等人才都有着较强的需求。但是目前并无针对性政策对这些人才如何培养、如何吸纳以及如何长期的留住进行引导,仅仅依靠非营利性公益组织和球队自身进行探索是远远不够的。

2.3、产业性品牌发展滞后

当前,贵州省“村BA”正处于增速发展中,为乡村篮球注入庞大的运动人口和市场潜力。但从现实发展来看,贵州省“村BA”在产业层面依旧存在市场规划不清、盈利方式单一、商业化运作不成熟等相关产业性问题。首先,贵州省“村BA”市场化营销模式匮乏,资金来源方式固化。例如,当前贵州省“村BA”虽然在互联网中引起了较大的讨论与反向,但毕竟其运动文化有着地区性的传承,赛事的举办更倾向于年度盛会,因此在营销层面并未多下功夫。此外,贵州省“村BA”的资金赞助来源主要依靠当地的头部企业或是从贵州省走出去的企业老板,对于如何增加资金的流入,实现品牌和规模的扩大化仍需要思考。其次,当前贵州省“村BA”产业化品牌的构建无法满足其他乡村体育的发展需求。可以看出,虽然在贵州省“村BA”的引领作用下,2023年在国家体育总局的牵头下举办了全国“村BA”的篮球特色联赛,参赛的地区众多,但是不论是在规模上还是综合实力上均无法与贵州“村BA”相媲美。贵州省的“村BA”在诞生和历史的传承下都有着独到的特色,一方面依托于其自身地理文化,另一方面也与当地乡村的企业文化一脉相承。但是对于其他地区“村BA”或是其他乡村体育的发展而言,复制难度大且文化构建弱,因此对于贵州省“村BA”特色篮球的发展不仅要形成独特的地方性文化品牌,还应建立独属于“村BA”的体育品牌,为其他地区形成具有实践性的借鉴意义。

3、新发展理念下贵州省“村BA”特色篮球高质量发展路径

3.1、加强公共服务建设

公共服务是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发展贵州省“村BA”特色篮球的关键性保障。当前,贵州省“村BA”的发源地台盘村已经创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篮球协会,不仅包括其运动队的篮球运动员,还有一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做到了组织结构分工明确。可以看出,整个贵州省的乡村篮球公共服务主要是依托于向台盘村这种自发的组织建设形式,在政府的引导建设层面已经出现缺失。因此,为推动贵州省“村BA”特色篮球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保障,如公共硬件设施、广告宣传、赛事举办等。通过公共服务的不断完善来实现赛事规模的逐步扩大化,同时在整个贵州省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的全面覆盖,保障其区域平衡性。可以看出,在公共服务的最重要一环就是硬件设施,其既能够满足贵州省各乡村篮球运动需求,还能够有效为整个“村BA”发展形成硬件上的有效保障。具体而言,通过建设区域化全民篮球运动服务社区、老旧废弃厂房改造、更换现有篮球场地地面铺设等有效措施,打造贵州省“村BA”的绿色生态公共服务空间,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依靠。

3.2、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不仅是贵州省“村BA”特色篮球赛事规模与质量的保障,还是该地区特色篮球文化的传承关键,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对贵州省“村BA”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而言,不仅要不断吸纳篮球运动与管理层面的人才,还应当从乡村自身培育相关人才。这样既能够解决如何留住人才的问题,还能够有效实现乡村青年外流及就业的区域社会环境问题。一方面,要专注培养相关的指导性人才,在地方政府、地方体育机构及国家体育总局的规划下,不断进行特色性篮球指导员的培养工作,推动贵州省“村BA”培养特色篮球的领军型全面指导人才。另一方面,对于产业化市场化人才的培育应当加快脚步。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之际,任何一项产业的长久发展均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应用。因此,应当培养专注于贵州省“村BA”的特色数字技术人才,推动实现在市场应用、广告宣发、文化推广、赛事运营等层面的全面发展。

3.3、完善赛事治理模式

贵州省“村BA”特色篮球赛事治理可以通过对标我国CBA、美国NBA等相关篮球联赛机制,建立合理的赛事布局,打造贵州“村BA”的特色赛事体系。积极打造“村BA”的运动大IP,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贵州省BA村特色篮球赛事当中,并使之有效地发挥积极作用,将“体育运动+体育产业+学校体育”相结合,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元化民族特色篮球赛事治理模式。首先,政府应积极把握赛事的主办引导地位,并不断吸引社会机构加入其中,形成多元赛事治理机制,营造良好的贵州省“村BA”特色篮球赛事环境。其次,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积极鼓励协会、社团以及俱乐部承办不同级别的“村BA”赛事,将“村BA”的赛事等级、赛事区间细化,稳步推进“村BA”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满足大众多元化的篮球赛事需求。最后,充分利用大数据环境,实现“线上+线下”的赛事宣传模式,打造如最佳篮球村民、最佳扣篮小能手等噱头,最大限度地激发贵州省各乡村的群众积极参与到“村BA”的训练与赛事活动当中,促进其区域赛事的内循环,并有效实现点、线、面的“村BA”赛事产业集聚。

3.4、深挖品牌文化价值

贵州省“村BA”特色篮球的发展内涵主要是构建独具特色的地方篮球文化体系,将中国体育精神、乡村体育精神与民族传统的体育精神的融合再生。充分发挥贵州省“村BA”的文化价值,不仅有利于在体育强国的大背景下展示中华体育的博大精深,还能够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体育发展目标。首先,贵州省“村BA”应明晰其文化表象和内核,紧扣文化传承的根本任务,从传统的发展路径依赖转向贵州省“村BA”特色篮球的自身文化发展路径。例如,紧扣体育强国、全民健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主题,确立贵州省“村BA”特色篮球高质量发展需求,实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缓解贵州省区域间“村BA”特色篮球的发展异质性问题。其次,使贵州省“村BA”特色篮球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体育强国建设。近年来贵州省“村BA”特色篮球的发展虽然有特色体育传播和互联网关联性的偶然成分,但是更多的是由于中华特色体育文化与地方篮球运动相互杂糅。因此,更应加大乡村群众篮球文化与贵州省各乡村地方文化耦合与推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将贵州省“村BA”特色篮球的发展成功推广至全国各地,形成“村BA”的规模化发展,进而完成特色体育文化的推广。

3.5、助力产业顶层设计

2022年6月,我国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并将体育产业作为独立章节编排,在法律层面对体育企业加以保护和说明。从中可以看出,体育产业的发展是未来国家产业发展的重要部分。政府在贵州省“村BA”特色篮球产业的发展层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政府应为贵州省“村BA”特色篮球的高质量发展各层次支持,如金融、人力、政策等。不仅通过相关经济支持保障其可持续发展,还应加大其公共服务购买力度,与地方企业共建“村BA”特色篮球产业园或是篮球服务综合体,在顶层设计上优化“村BA”特色篮球产业在贵州省的发展格局。另一方面,以社会的产业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社会与各第三方非盈利组织的市场主导作用,深化贵州省“村BA”特色篮球的结构性改革,实现供需两侧的平衡。此外,还应不断强化贵州省“村BA”市场要素的驱动作用,在保障资源配置公平的前提下,实现该地区“村BA”特色篮球产业要素的密集化转变。例如,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生成式数字技术实现“村BA”特色篮球人才培养、赛事举办、运动教学等,加快贵州省“村BA”特色篮球产业的数字化进程。

4、结语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村BA”的发展现状,揭示了其在结构性治理、政策引导、品牌发展等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路径策略。在新时代的新发展理念指引下,通过加强公共服务建设、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完善赛事治理模式、深挖品牌文化价值、助力产业顶层设计,以及将创新、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与“村BA”的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村BA”不仅能在体育领域内取得长足进步,还将成为乡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引擎。随着这些路径的逐步实施,贵州省“村BA”有望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发展之路,为全国乃至全球的乡村篮球运动和区域文化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郭瑜宁,范晓玲.乡村篮球热:贵州台盘“村BA”仪式化传播研究[J].新闻潮,2023(09).

[2]葛小川.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体育赛事活动的价值、困境与优化路径——以贵州“村BA”为例[J].体育科研,2023,44(04).

[3]蒲毕文,邓星华.我国乡村体育赛事发展经验及启示——以贵州“村BA”为例[J].体育文化导刊,2023(02).

[4]尹靖,李茂鑫,祝成龙.贵州黔东南“村BA”发展经验及对我国乡村体育赛事发展的启示[J].运动精品,2023,42(06).

[5]杨乙元.“村BA”赋能贵州乡村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J].中国商论,2023(22).

[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EB/OL].(2022-06-24)[2022-06-25].https://www.gov.cn/xinwen/2022-06/25/content_5697693.htm.

猜你喜欢
新发展理念贵州省
贵州省种公牛站
贵州省种公牛站
贵州省种公牛站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新发展理念视域下的中国国家形象塑造
理论导刊(2017年1期)2017-02-10 19:16:56
试论新发展理念下的创新型政府建设
求知导刊(2016年33期)2017-01-20 13:50:00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民论坛(2016年11期)2016-05-17 11:4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