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结束时,粟裕将军曾动情地讲:“华东的解放,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山东民工的小推车和大连生产的大炮弹。”设在山东荣成俚岛港的胶东东海转运站,正是大连军火物资到山东半岛转运的第一站和胶东支前大军的始发地之一。
临危受命挑重担
1947年秋,荣成县政府奉胶东行署命令,在俚岛区峨石山村成立胶东东海转运站。丛森任站长,吕景新任副站长,工作人员有刘启玉、张洪范、于春兰等共计10余人。成立转运站的目的是为配合移防俚岛的华东胶东军区海防办事处开展工作。
1947年1月,为保证海上战略通道畅通,中共中央华东局作出《关于建立海防与组织海防委员会的决定》。5月11日,胶东区党委、行政公署、军区根据这一决定联合发出命令,成立“胶东军区海防办事处”,起初在烟台筹备,5月25日在威海正式成立后,又改称“华东胶东军区海防办事处”。办事处拥有一个护航大队和一个航运大队,大小船只70余艘;除防卫任务外,还承担军火物资的海上运输工作。同年,在国民党军重点进攻胶东解放区的“九月攻势”威胁下,海防办事处在威海无法开展工作,经上级决定将其移防到荣成县,总部设在荣成俚岛的关沈屯村。
之所以选择俚岛港设置中转站,是因为其港口区位优势明显。俚岛港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东临浩渺的黄海,与辽东半岛及朝鲜半岛隔海相望,港内风平浪静,非常适合船舶停靠,是天然避风良港。此外,经过土改,广大农民积极参军支前,党的群众基础极为深厚。
因此,平津战役前,在华北地区陆路被封锁,海路成为东北联结关内各解放区的唯一线路,同时山东沿海大港口又被国民党占领的情况下,胶东东海转运站肩负起从东北向关内转运武器弹药,向东北转运干部、运输粮食的重要任务。
军火物资的“中转站”
1947年6月,随着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缴获的弹药尤其是火炮等重型武器已满足不了前线作战需求。为加强军需供给,1947年7月1日,华东局在大连组建起我党第一个大型兵工联合企业——建新公司。根据《淮海战役史料汇编》等记载,公司成立后,1948年就为淮海战役和其他战场提供了后膛钢质炮弹23万发、掷弹筒炮弹引信22.8万只、迫击炮900门。其中,绝大多数武器装备通过俚岛港转运到了关内战场。
而在辽东半岛到山东半岛的海上交通线被国民党军封锁的情况下,军需物资是如何安全运往俚岛港的呢?转运站的同志配合海防办事处仔细琢磨研究海上路线,采取了瞒天过海的运输策略:即运输船从大连出发后,绕道朝鲜西海岸,驶入公海,再到俚岛。这样既能绕过国民党军的海上封锁,又让其误认为这是中朝间正常的商贸活动,从而降低了戒备。每天从辽东半岛运到俚岛港的军火物资达几百吨,为尽快转移,转运站的同志主动与俚岛区委、区公所及周边村党组织加强联系,发动群众打好卸货中转、储存物资的突击战,转运站组织了“海陆”两支搬运大军。
海上搬运队主要协助海防办事处从船上把军火物资卸下来,在转运站和群众的精心转运及储存保管下,从来没有出现过军火物资压船停港现象。陆上转运队主要协助胶东兵站把军火物资运到指定地点贮存。按照上级部署,俚岛港的军火物资要送到文登县及指定的其他县境内。那时,烟台、威海等地交通要道上的主要县城、村庄均被国民党军队占领,运输任务只能在夜间执行。从成立到结束一年半的时间里,胶东东海转运站从港口向内地转运军火物资41853吨,保证了华东和中原战场军火大动脉的畅通。
干部北渡的“休整地”
1947年,为了保护我党干部,同时向东北输送革命中坚力量,遵照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政府的指示,转运站承担了将从战场撤回的伤病员、干部及家属海运至大连、安东(今丹东)的任务。8月,2万多名部队干部相继来到荣成待命北渡,其中很多人被安排到俚岛区所属各村住下。
北渡干部受到全县人民的热情接待。转运站的同志组织发动妇女做饭、烧水、洗衣、护理伤病员。为保证安全,上级规定北渡者一律不准穿军装。消息传开,成千上万的群众自愿捐献出自己的衣服,有的甚至将从未穿过的新衣服捐了出来。在北渡干部由驻地向各海口转移时,有些行路困难者,群众就用牲口送、小车推、担架抬。隆冬时节,青年人甚至趟着齐腰深冰冷刺骨的海水,把他们背上船安全运至东北。
1948年,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发出后得到民主党派的热烈响应。为筹备召开新政协会议,许多爱国民主人士在俚岛渡海到大连再转道北平。解放战争时期,胶东东海转运站护送北渡的解放军和干部共20335人,并往旅顺大量运送花生米、食用油、猪肉、蔬菜等物资17653吨,胜利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摘自《学习时报》江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