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中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

2025-01-01 00:00:00陈思颖栾大龙
读报参考 2025年1期

在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里,一支特殊的队伍在长征路上艰难跋涉。他们不是身经百战的红军战士,而是来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工作人员。这支队伍虽然人数不多,只有区区14人,但肩负着至关重要的使命——保管和运送党的财政资金,为革命事业提供物资保障。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国家银行的工作人员也被编入中央纵队第十五大队,随军西行。他们身上没有枪,肩上扛的却是党的“家底”——150斤黄金和840斤白银,还有两台印钞机,这是在中央苏区辛苦经营积攒下的最后的家底,也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后备资金。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担任这个大队的政委。

风餐露宿,夜以继日,国家银行的同志们与红军战士并肩战斗在行军途中。对红军而言,行军打仗最离不开的就是军需供应。国家银行的同志们成了名副其实的“金融后勤部长”。

遵义会议前后,国家银行以没收官僚、军阀、资本家及土豪劣绅的不义之财作为货币发行准备金,在遵义、桐梓、安龙、冕宁等地发行苏维埃纸币。这些纸币被规定与银元等值,用于购买各种物品,补给红军的后勤需求。

行军途中稍有停顿时,红军就在沿途进行营业活动,为部队筹集粮食和款项,并购买生活必需品,及时补充部队给养。红军不仅要解决自身的军需问题,还必须考虑到沿途群众的利益和信任。红军部队的集体采购大多使用银元支付,而干部战士个人购买物品时则多使用从苏区带来的纸币。每当红军进入新的城镇或驻地,银行工作人员就会迅速建立临时兑换处,开展货币兑换和回笼业务,甚至通宵达旦地帮助群众把手中的苏区纸币兑换成银元或白区纸币,坚持公买公卖。

为了确保纸币的流通和信任,国家银行在各地设立了数十个物资供应处和兑换点。当地群众可以用纸币购买布匹、棉纱、粮食、食盐等紧缺物资,或将纸币兑换成银元。这一举措不仅活跃了市场,保障了红军的供给,也信守承诺,维护了群众的利益。当地百姓纷纷称赞红军的诚信,称“红军好,不坑人,‘红军票’值钱”。

一张张纸币,承载着共产党的诺言。国家银行的同志们挨家挨户,念之以情,晓之以理:“苏维埃政权是咱老百姓自己的政权,用苏维埃货币,就是支持革命,支持共产党!”殷殷话语,扣人心弦。百姓们纷纷将沉甸甸的银元换成了轻巧的纸币。就这样,苏维埃纸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到了每一寸土地,融入了千家万户。

然而在这条红色征途上,危机和考验无处不在。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损失惨重。为避开敌人的围追堵截,他们决定向贵州进发。国家银行的同志们又一次挑起了行囊,日夜兼程,紧随部队前行。一路上,除了自己的简单行装外,每个人还要多背15斤的银行资产。

到达遵义后,国家银行马上展开工作。他们以极低的价格出售食盐等紧缺物资,但规定必须使用苏维埃货币购买。一时间,许多百姓蜂拥而至,争相兑换苏维埃货币。银行的兑换点前排起了长队,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还得提防小偷上门行窃。

就这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遵义开展了10天的货币发行和回笼工作。有了充足的物资保证,加之发行回笼紧密配合,苏维埃货币很快在当地赢得了良好的信誉。红军驻扎期间,遵义的贸易往来空前繁荣。

然而,好景不长,国民党四十万大军正在向遵义合围,一场殊死搏斗迫在眉睫。革命先辈深知,拖延不得,必须尽快撤离。于是,国家银行的队伍再次出发,他们要与红军共进退,誓死保卫党的“钱袋子”。

长征,何其壮阔;长征,何其艰难!时时刻刻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随时随地与大自然抗争角力;一路风餐露宿,一路前赴后继。国家银行出发时有14名正式工作人员,到达陕北时已经壮烈牺牲了6位;帮扛物资的200多名运输队员,最后只剩下十几个人。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漫漫征途;他们的身影,永远定格在历史的画卷里。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陕北胜利会师。国家银行的战士们也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陕北瓦窑堡。他们完成了党交给的光荣使命,将党的财富安全送抵陕北革命根据地。

而当工作人员清点党的财富时惊喜地发现,竟然还有黄金两担、白银及银元12担,另有若干珠宝首饰!除了长征路上的正常开支,竟然没有损失一块银元。这简直是个奇迹!

随后,党中央以这批资金为基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从此,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守护的红色资产,开始在陕北这片热土上发挥作用,哺育着革命的新生力量。就这样,国家银行的同志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用坚强的意志战胜了重重困难。他们用智慧和汗水,用忠诚和勇气,谱写了红色金融史上最感人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