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主角们为何出场晚

2025-01-01 00:00:00
读报参考 2025年1期

细读《水浒传》,会发现一个很奇特的现象,虽然它是群像书写,但最重要的角色宋江出场时间很晚,而且作为最知名的角色武松在书中的登场时间也偏晚——这是非常反创作思维的现象。

宋代讲史话本《大宋宣和遗事》(作者佚名),被视为《水浒传》故事的重要蓝本。一般来说,小说作者在构思人物和故事时,会先确定主要人物与主线叙事,确定了主干,再去补充各种细枝末节与次要角色。这是一种典型的线性思维。还有一种常见思维,属于发散思维,由一个点引发一大团内容,围绕核心角色展开矛盾与冲突,进而推动情节发展。多数古典小说都遵循这样的创作思维。唯独《水浒传》是个例外。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施耐庵的思维方式跟常人不一样?

或许,这并非是施耐庵刻意为之的结果,而是他在整合水浒故事时难免会留下的痕迹。《水浒传》有不少故事蓝本,施耐庵在前人基础上对人物进行丰富与增加,对故事进行修改和调整。作为文学大家,施耐庵有很多杰出的创意和表达,呈现出的效果远远超出蓝本。知名度最高的鲁智深、林冲故事以及最经典的“武十回”,基本就是施耐庵的天才原创。这样来看,或许施耐庵最早构思的《水浒传》的模样,故事顺序可能与成书后并不一样,林冲、武松等人的故事,很可能是后补的。

也就是说,施耐庵可能先写了一个草稿版的《水浒传》,至少在脑中有一个故事大纲,这个粗略的内容就是根据水浒故事蓝本来写的。在这个基础上,他又补充了那些最精彩的篇章,并把它们置入草稿版,并尽量擦掉杂糅的痕迹。这种操作,其实在不少名著成书过程中都存在,比如,学术界就有说法,认为在《红楼梦》成书前,应该是有一个底稿的,或者说草稿版,很有可能就是秦可卿、贾瑞那段故事。基于这种逻辑,我们不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看看《水浒传》可能是怎样写成的。

从水浒故事蓝本《大宋宣和遗事》的时间线索入手,施耐庵补充写的第一个故事可能是杨志卖刀。《大宋宣和遗事》讲到宣和四年时,有这样的文字:先是朱勔运花石纲时分,差着杨志、李进义、林冲、王雄,花荣、柴进、张青、徐宁、李应、穆横、关胜、孙立十二人为指使,前往太湖等处,押人夫搬运花石。那十二人领了文字,结义为兄弟,誓有灾厄,各相救援。李进义等十名,运花石已到京城。只有杨志在颖州等候孙立不来,在彼处雪阻。这应该就是杨志卖刀前的遭遇,也跟运送花石纲有关。《大宋宣和遗事》里的杨志,是因为在等候孙立的过程中饥寒交迫,才不得不出售宝刀的,然后便遭遇了一个泼皮恶少,但并没有出现“牛二”这个名字。而施耐庵在《水浒传》里丰富并完善了杨志卖刀的因果与泼皮牛二的形象,增加了情节的合理性与杨志的悲情感。接下来,《大宋宣和遗事》简单讲了晁盖和宋江的故事,再往后就跟《水浒传》主线剧情关系不大了。如果加上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这个蓝本,《水浒传》最核心的人物,其实已经有了。

不过有两点值得注意,与《水浒传》不同,在《宋江三十六人赞》里,燕青排名很高,比鲁智深、武松、秦明、呼延灼等人都高。再者,让不少人可能会感到意外的是,晁盖几乎排在了最后,位居倒数第三。这两处细节或许说明,在施耐庵结合故事蓝本最初设计人物和故事时,可能燕青是个重要角色,与燕青有关的情节可能也在前面。而晁盖在《宋江三十六人赞》里排名很靠后,这可能直接导致施耐庵让晁盖在《水浒传》里“提前下线”——虽是前期的梁山老大,却没等到大聚义就“中箭曾头市”了。

由此,或许可以大致描绘出《水浒传》的写作过程:施耐庵先写的是杨志的故事,然后是卢俊义和燕青的故事,这属于第一段主线故事;此后,第二段主线故事是智取生辰纲,然后是宋江的故事;从宋江上梁山后,祝家庄、连环马、曾头市等篇章相继展开;而最有名的鲁智深篇、林冲篇和武松篇,其实离开《水浒传》主线故事,也大致可以独立成篇,这很可能是施耐庵在水浒故事之外,独立创作的一些篇章,等写完之后,又杂糅进入《水浒传》的草稿本,经过修改、润色,最后成为现在的《水浒传》。

还有一个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好汉的出场诗。古典文学学者侯会曾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他认为《水浒传》前十三回与其他内容不同,是相对独立的,也可能是单独写成的,因为《水浒传》多数篇章里的好汉出场时,都至少有一首出场诗来称赞他,但前十三回里的鲁智深、林冲都没有出场诗,“武十回”里的武松也没有。这的确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施耐庵写《水浒传》是按照现在的顺序一气呵成的,不太可能出现如此明显的人物写作特点上的变化。最合理的解释就是这两块内容是分开写的,甚至本来就不是一部书,而是将鲁智深、林冲、武松等人的故事专门安插进水浒的主线故事。

(摘自《北京晚报》黄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