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至今,为了搜寻南京大屠杀及日军侵华的史料铁证,美籍华人鲁照宁在全世界搜证,与其他竞拍者竞争,归根结底都是在与时间赛跑。他担心:“历史过去了,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越来越少,我们只能寻找历史资料来揭露、证实,不让下一代忘记历史,也不要让悲剧再发生。”
“头颅抽烟照”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简称“纪念馆”)的史料展陈中,有一张触目惊心的“头颅抽烟照”:一名中国男子的头颅被卡在铁丝和木头做成的护栏之中,他的面部遍布累累伤痕和斑斑血迹,嘴中则被塞进了一根香烟。这张原本刊登于美国《生活周刊》的照片,成为揭露日军暴行的经典照片之一。它的搜集和捐赠者正是鲁照宁。
2000年,鲁照宁读完了美国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的著作《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此时,他离开家乡南京已有20年了,比他在那里生活的时间还要多4年——离乡时年纪尚小,他对家乡的历史所知不深。这次阅读就像一道桥梁,让鲁照宁与家乡重新联结。后来,他去纪念馆参观,更深刻地认识了家乡曾经遭受的苦难。得知日本一直在否认南京大屠杀,他感到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当时纪念馆里展出的实物比较少,我觉得应该利用自己在海外的便利,寻找更多有价值的史料。日本一直拒绝承认南京大屠杀,那我就去寻找更多有说服力的证据。”他对记者说。
从那以后,鲁照宁每天都要用2-4小时上网“打捞”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史料,发现有价值的便参与竞拍。遇到出差、旅行等不方便用电脑的时候,他就用手机浏览、搜索。其他的空余时间,他则用来研读相关历史书籍与论文。随着“打捞”的深入,鲁照宁渐渐发现,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后,西方媒体进行过大量报道。
2007年,鲁照宁在卢森堡的网站上偶然检索到一本《生活周刊》。杂志的出版日是1938年1月10日,也就是南京沦陷后第28天。点开杂志介绍,他看到了一篇关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报道,以及“头颅抽烟照”等4张配图。
在惊惧和悲伤中,鲁照宁几乎下意识地作出判断:“这张照片很珍贵!”当时,他专注南京大屠杀史料搜证已近5年,有了一定知识储备——在他浏览过的众多照片中,没有哪一张如此直观和震撼。他当机立断买下杂志,将其捐赠给了纪念馆。2016年,鲁照宁在一名比利时收藏家手中发现了“头颅抽烟照”的原版存档照片。他花费重金,终于在多名竞拍者中胜出,将照片收入囊中。第二年,适逢全面抗战爆发80周年,他特意在纪念日前夕回到南京,把它和另外600多件文物史料郑重交到纪念馆专家手上。
差不多同一时期,鲁照宁还有另一大收获,是一套由上海《密勒氏评论报》编印的《日本侵华战争日记》半年刊。《密勒氏评论报》由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记者托马斯·密勒创办,1923年改名为《中国每周评论》。整套《日本侵华战争日记》共有5本,完整记录了1937年7月到1939年12月内每一天发生的日军暴行。由于拍卖者所在的地区跟纽约有时差,竞拍结束时间是纽约的午夜,鲁照宁干脆标了一个“封顶价”1000.01美元。第二天凌晨4点多醒来一看,成功了!加上税收、运费,这套杂志的成本约合9000元人民币,相当于鲁照宁当时两个星期的收入。但他说,这样的“一掷千金”是值得的。
2023年,鲁照宁又捐赠了3份报纸,分别是《纽约时报》《芝加哥每日论坛》和《旧金山纪事报》。前两份报纸转载了日本报纸中关于日本军官进行“百人斩”竞赛的报道。“来自上海前线的一份电报详细介绍了两名日本少尉之间的一场比赛,看谁先杀死100名中国人。26岁的野田毅和25岁的向井敏明,把赌注押在了这件事上,并一直在努力赢得赌注。”《纽约时报》的这篇报道发布于1937年12月6日。《旧金山纪事报》则记录了美国记者在南京看到的悲惨景象。
小粉桥1号
得知其中一些知名人士的日记、书信保存在耶鲁大学,鲁照宁数次前往查找、扫描或复印,并把600多件复印资料全部捐给纪念馆。为了更好地铭记国际友人的贡献,鲁照宁还把他们的遗物纳入了“打捞”范畴。一次,他检索到一个英文信封,寄件人是德国西门子公司,收件地址上则写着“小粉桥1号”。看到这里,鲁照宁脑中的弦立即绷紧了——小粉桥1号,就是大名鼎鼎的约翰·拉贝的地址!
鲁照宁与拉贝故居的业主相熟,此前就搜集过一些拉贝的遗物。在南京的至暗时刻,这位德国人与20多位外籍人士共同建立“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不足4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内,容纳了25万多名避难的中国人。
多年“打捞”下来,不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已经内化成鲁照宁的一种敏感。“这是很珍贵的信封。”在一场激烈的竞拍“拉锯战”之后,鲁照宁拍下了它。
除了拉贝之外,还有一个信封的主人令鲁照宁念念不忘——美国人詹姆斯·麦卡伦。1937年日军逼近南京时,麦卡伦44岁,因金陵大学医院的大部分人员撤离,本应回国休假的他毅然留下担任行政主管,后来又参与设立南京安全区。
麦卡伦不仅为安全区难民奔走,还积极发声,试图让外界了解南京的悲惨真相。在致家人的信中,他写道:“……我们估计每晚至少有1000起案件,而白天也有许多。只要是反抗或稍有不顺从,立刻被刺刀捅戳或枪击。”他的信至今保留在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里,成为证实南京大屠杀的可靠凭证之一。 在鲁照宁看来,媒体报道也好,个人见闻也好,西方的这些史料客观地记录了南京大屠杀的事实,没有添油加醋或立场偏向,作为证据就更有说服力。“他们当时是出于人道主义去做这些事情的,没有政治或私利上的考虑。”
“有比无重要”
从报刊、书籍、照片到海报、光盘、衣物,截至目前,鲁照宁已向全国各地抗战相关纪念馆无偿捐赠近3000件(套)史料,其覆盖主题也从最初的南京大屠杀扩展到慰安妇、抗日航空英烈等。根据纪念馆2017年披露的数据,这些史料中的164件(套)为国家珍贵文物,60多件(套)为国家一级文物。
而他却不愿意提起搜集过程中的花费和辛酸,似乎一强调这些,就伤害了他的纯粹和初心。对于那些比较珍贵的史料,他只会笼统地用“天价”来概括。为了多赚取一些加班费来维持收支平衡,他每天一般要工作10-12个小时,最长是16个小时。日常生活里,他开普通的车,有时穿几块钱的衣服。早年还有媒体报道说,他原本可以在美国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
历史太沉重,有时他会不自觉地坠入那些描述里。即将崩溃流泪时,他不想让家人担心,就赶紧躲进家里的地下室,完全调整好情绪后再出来。一开始,身边的人都不理解他为何如此执著,付出如此之多。他能做的就是先努力。至于为什么要做,为什么是他来做,花费那么多的金钱有什么用,这些历史碎片到底有什么好处,种种提问,他一律回答:“有比无重要,多比少重要;有就是重要;总要有人来做的,为什么不可以是我呢?”
2024年12月的南京之行,鲁照宁又捐赠了一批新的史料。未来,他还想去纪念馆做志愿者。他很高兴的是,2024年5月他退休了,终于不用再攒假期,可以更自由地支配时间去搜集证据。这条路,他打算一直走下去。“遗忘就是第二次杀戮,只要我还活着,‘打捞’历史的脚步就不会停下。我要通过我的努力,把南京大屠杀铁证摆在大家面前。我坚信,历史应该被公平地对待。”
(摘自《环球人物》冯群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