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从阅读的兴趣、情感、习惯和方法等方面入手,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正确引导学生把握阅读方向,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表达;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教材的整体感知能力、对重点内容的理解能力、对文章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掌握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语文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语言文字,从而提高其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小学生年龄较小、缺乏社会阅历,对于知识的学习往往比较片面,缺乏对知识的全面认识。因此,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要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必须从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入手。
要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激发阅读兴趣的教育。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趣味演讲、表演、游戏、故事等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另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情境。例如,在教学《雨点儿》这篇课文时,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雨点儿的视频片段。视频片段中,一个小男孩用手捧起雨滴并将其甩到天空中去。随后,小男孩又将雨滴甩到了一位小姑娘的头上并将其拍在了桌子上。看到这样的情景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小男孩和小姑娘分别是谁呢?为什么他们会被打得这么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展开讨论。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方式,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要根据不同类型文章的特点进行分类教学。不同类型的文章都有其特定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手法。例如,在教学《麻雀》这篇课文时,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作者沈从文的写作背景和他喜欢的动物类别等相关知识;可以先让学生想象一下麻雀在空中飞时会遇到哪些问题;然后再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来了解麻雀在空中飞时会遇到哪些问题;最后再让学生讨论麻雀在空中飞时会遇到哪些问题并尝试用文字描述出来。
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学习《草原》这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平时对草原上生活着哪些动物进行观察和思考等问题展开讨论;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课文中写到的草原景色展开讨论;最后再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等方式对草原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要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能够让学生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丰富思想情感和认识事物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对春天的理解来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思考;然后再让学生围绕“春天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最后再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来了解春天是什么样的。通过这样多种方式引导孩子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可以帮助孩子全面地认识课文内容并提高他们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有益的书籍,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使人的思想得到启迪。而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很难在较短时间内阅读大量有益的书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并引导他们在课外进行广泛的阅读。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内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书籍,并指导他们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这样,学生就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类别和体裁的书籍进行阅读,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作者单位:湖北省利川市柏杨坝镇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