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普陀中街山列岛国家级海洋公园,于2006年5月经浙江省政府同意、自然资源部(原国家海洋局)批准(国海环字〔2006〕247号)设立。海洋公园地处浙江省舟山市东北部海域,是舟山渔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222.17平方千米,北为岱巨洋,南为黄大洋,西靠大长涂山,东至两兄弟屿(外甩),距沈家门约45.5千米,距离上海、杭州、宁波直线距离分别为160千米、210千米、100千米。海洋公园内分布着151个岛礁,整体上呈集群态分布,以黄兴岛、庙子湖岛、青浜岛、东福山岛、西福山岛五个大岛为中心聚集,岛陆面积合计10.48平方千米。
东海极地风光无限
岛礁海湾景观。海洋公园内岛礁风景秀美,花岗岩风化和海蚀作用共同塑造了美不胜收的岛礁风光。山上奇岩林立,乱石穿空,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岸边悬崖陡立,沟壑相间,惊涛拍岸,潮起潮落,变化万千。海洋公园内海岛岸线曲折,形成了众多美丽的岬湾及类型各异的沙滩,如位于庙子湖岛的后岙沙滩、位于黄兴岛的庙岙砾石滩以及位于青浜岛的西风湾砾石滩、沙埔沙滩。
珍稀海鸟湿地。海洋公园范围内有滩涂湿地26.43公顷,生活着丰富的海洋生物,包括18种软体动物、11种甲壳动物、20种大型藻类和5种其他生物。叶子山岛和石柱山岛是粉红燕鸥、褐翅燕鸥和黑枕燕鸥这三种珍稀海鸟的重要栖息地。
重要渔业资源。整个海洋公园位于中国最大的海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东海带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实验区,主要保护对象有带鱼、大黄鱼、小黄鱼、鲐、鲹、灰鲳、银鲳、鳓、蓝点马鲛等重要经济鱼类。海洋公园东南部的东福山岛周边海域及北面大片海域位于舟山渔场产卵场保护区,并且海洋公园东部海域还是重要经济鱼类——大黄鱼的索饵场所,主要保护种类为带鱼、小黄鱼、鲳鱼、曼氏无针乌贼。
人文历史古朴厚重
“战士第二故乡”军旅文化。1958年部队进驻东极,官兵们面对海岛极端恶劣的生存条件,充分发扬爱岛如家、艰苦创业的精神,开山辟石、挖坑道、造营房、搞生产,把原来的荒岛变成了海上家园。1963年,由原庙子湖海防连文书张焕臣、著名军旅词作家向彤作词,作曲家沈亚威谱曲,著名歌唱家李双江演唱的《战士第二故乡》,就是对庙子湖驻岛官兵的真实写照。几十年来,《战士第二故乡》这首歌一直激励着官兵扎根海岛、建功立业,高标准建设一流海防部队,反映了“以苦为荣,以岛为家”的军人精神风貌。如今,“海疆卫士门”“战士第二故乡”“东海前哨”也已经成为东极重要的文化名片。
“里斯本丸”沉船大营救文化。1942年10月2日,著名的“里斯本丸”沉船事件发生,1200多个战俘随着“里斯本丸”号的沉没纷纷落入海中,战俘随着东北风漂到庙子湖岛与青浜岛附近,东极渔民不顾安危,纷纷驾船出海,庙子湖岛和青浜岛共198名渔民先后出动46艘渔船65次进行营救,拯救了共计384名英国军人,其中278人救到青浜,106人救到庙子湖。次日,日军赴东极岛抓捕战俘,在善良的渔民帮助下,有3名英国士兵(伊文斯、法伦斯和詹姆斯敦)藏身青浜岛小孩洞,才得以虎口脱险,在各方帮助下躲过日军搜捕,辗转到达重庆。1942年2月,香港总督葛量洪爵士代表英国政府,打造了1艘时值1.6亿港元的渔轮,在香港皇后码头赠送给东极渔民。如今,岛上建设了里斯本丸沉船事件纪念馆,用图文详细介绍了整个事件和东极渔民勇救遇难英军的场面。而青浜岛北部的小孩洞,作为当年3名英军士兵藏身之处,已经成为里斯本丸号纪念地中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
渔民生活风情。东极岛是一个充满渔村文化的地方。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了解到渔民的生活方式、捕鱼技巧以及渔产品的加工制作过程,还能品尝到各种新鲜美味的海鲜。东极岛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这里,游客可以参观海岛石屋、海上布达拉宫及其他历史遗迹、寺庙古刹等,了解岛上的历史文化传承,如财伯公庙便是一座纪念第一位岛民陈财福的庙宇,建于清朝末期,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保护利用互促共荣
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海洋公园成立以来,浙江普陀中街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局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积极推进海洋公园的生态保护修复,进行了海湾海漂垃圾清理、人工礁体投放、海洋水生生物放流、海藻场建设与修复,完成了海洋公园海域岛礁海底废弃网具调查,评估《浙江普陀中街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普陀国家级海洋公园)海洋环境保护专项》。
因地制宜开展利用。充分利用海洋公园的岛礁景观、滩涂资源、海域风光、海洋文化风情,大力开展旅游服务,仅2023年1—7月,海洋公园实现旅游人数达20.9万人,旅游收入超2.5亿元。充分发挥海洋公园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特色,开展海水生态养殖,推动海洋公园与周边毗邻社区融合发展。与此同时,海洋公园“共富港湾”乡创基地挂牌成立,新增桌游、轻食、书吧、咖啡屋等新业态,集聚各类业态27家,30家民宿完成升级改造。浙江普陀中街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与海洋研究机构、社会团体的密切交流和联系,提升了海洋公园的科研科普价值。
积极探索规范管理。自2019年国家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以来,从规划利用到规范化管理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发布,浙江普陀中街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局积极学习领悟海洋公园管理新技术新要求,大胆实践,勇于探索,于2022年率先完成了海陆一体的海洋公园勘界立标,是全国首批将电子围栏技术应用于海域边界立标的海洋公园。2023年,《浙江普陀中街山列岛国家级海洋公园(2023—2035年)》通过了浙江省林业局组织的专家评审,这也是《国家级自然公园管理办法(试行)》颁布实施以来,中国首个按照新的要求编制并通过评审的国家级海洋公园规划,这也标志着普陀中街山列岛国家级海洋公园在规范化建设方面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