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一些文章描述了作者读书求学的经历,如黑塞在祖父的巨大藏书室中捞取“珍珠”,王佐良在清华的图书馆坐拥书城,感受“新世界”。这些场景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你有过哪些难忘的读书经历?跟同学分享一下。
请以“我难忘的读书经历”为主题写一篇随笔。
随笔,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通过写随笔,我们可以对生活进行观察、体验、思考、总结,从而体会到写作带给自己的价值感,让文字给我们平凡的生活调味,缓解日常生活的压力。
写好随笔,我们需要有一颗敏感的心、一对敏锐的眼、一双勤快的手。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以一颗敏感的心观察万物时,万物皆有情。人常说,不是世界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卷帘人说雨后的海棠是“依旧”,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的有心人会发现“绿肥红瘦”。写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曹雪芹写《红楼梦》,“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动笔写是写作真正的开始,千思万想不如动笔一练。
本次写作要求以“我难忘的读书经历”为主题写一篇随笔,以“读书”为切入点,重点要写出“难忘”之处。这“难忘”之处,可以是读书的过程、书籍的内容以及收获,也可以是因为读书而有的一次“难忘的经历”。只要抓住“难忘”这一要点,围绕“读书经历”展开,记叙、议论或是抒情,都可以写出一篇好的随笔。
佳作展示一
遇雨·遇书·遇你
◎全英杰
这两天的西安,在雨的拥抱里,消散了些暑热,难得一时凉爽。我无意间瞥见书架上的《苏东坡传》,不由得想起与你初遇的那个雨天,那个屋檐。
夏季傍晚的一场暴雨,将我挡在书店门口的屋檐下,看着夜色浸染城市,我在雨声中慢慢失神。七月的盛夏,让人燥热烦闷。周围都是躲雨人的吵闹声,可手中的书却能让我安静了下来。我坐在檐下的长椅上,在书中尽情遨游。与被炎热和大雨所困住的人们相比,我显得更加自由。看着书中如同精灵般跳动的文字,苏东坡好像是活了过来。当我读到“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时,我意识到:我将永远不会成为夏天的奴隶!
雨声轻,人声散。蓦地,有人向我走来,坐到了长椅上,他的到来打破了本独属于我的宁静。我皱眉抬头想看看究竟是何人,未想到映入眼帘的是你的笑颜和一本同样的《苏东坡传》。古有张岱湖心亭看雪遇痴人,今有我雨中看《苏东坡传》遇知己。黄金易得,知音难觅。我却在躲雨的屋檐下遇到了你。
看来是同我一起来躲雨的。我好奇地望着你的笑颜和你手中的那本《苏东坡传》,看了看我的书,又看了看你的书,说:“你,你和我一样,喜欢苏东坡吗?”你点点头,弯弯的眼睛里盛满了光。“嗯,我也喜欢,喜欢他的性格,豁达而洒脱。”那一刻,我想,我们一定会成为朋友,并且一定会是好朋友。
乌云密布,天地被阴影笼罩。雨像银灰色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世界。我和你完全忘了时间的流逝,时间似乎对我们的对话也不感兴趣,溜得飞快。初识的你和我,因为苏东坡,成了相知的我们。夏风夹着雨,想要打扰我们的宁静,固执地想要翻动我们手中的书页,同时还派雨滴小兵在书页上炸开一朵朵水花。
我们不得不暂时后退,想要进书店躲躲雨。你突然笑着说:“哎,大诗人都是一蓑烟雨任平生呢,我们怎被这自然的风雨逼退了?”我也笑了,我们继续在屋檐下,说说笑笑,雨声也慢慢融入进来,与我们的谈话声交织在一起。我好像看到了西南联大那堂“听雨”的课,我与你,遇雨,遇书,也是别样的一番滋味。
那晚的雨,不知在什么时候止了声。我只记得,我在母亲的电话急呼中,不得不与你告别。我们,交换了手中的书,书上留着彼此的联系方式。
【陕西西安市阳光中学高一(4)班】
◆点评
本篇随笔中,作者将主题中的“难忘”两字阐释得淋漓尽致。“难忘”的天气里,作者捧着一本“难忘”的书,因为这本“难忘”的书,遇到了“难忘”的知己。作文环境描写语句优美,用环境暗示时间,贯串全文,恰到好处点缀了作文的内容。在现在与过去、回忆与现实中,丰富了随笔的内容,让我们随着作者在一场雨中,遇知己,遇苏东坡。
佳作展示二
我难忘的读书经历
◎刘乐乐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它曾是我的噩梦。它馈赠痛苦,也予我欢愉。它是一本心理学著作,也是一本畅销书,漫无目的在书店闲逛的我不经意间一瞥便看见了这奇葩的书名,心念一动将其带回了家。它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像潘多拉魔盒一般引诱着我打开。
天才与疯子有时仅有一步之遥,我不明白却也一笑而过。翻开书油墨清香扑面而来,纸张上的黑色字符犹如深渊两侧开得艳丽的彼岸花。一字一句,一章一节,字字珠玑,午后三点硬是逼起我一身冷汗。“咚,咚”两下清脆有力的敲门声响起,让我逃离那魔幻世界。“怎么回事,这书有这么好看?这么入迷。”母亲疑惑地说。“是呀,好看极了。”我边说边抬手拂去额间汗滴。我回神过来,难以言喻地注视着手中书本,作者站在一个疯子的角度去观察疯子,却发现他们都是天才,把他们的对话记录下来,可越到后面,越是惊恐。究竟谁是疯子,谁又是天才?
一本很有逻辑且意蕴深厚的佳作不该招来恐慌,令我恐惧的是这世俗意义上精神病患者说出的话,我竟然被说服了。换个角度去思考,错吗?不错,书中的话甚至有理有据思路清晰。我害怕,却也十分好奇。直到晚上,我再次打开了这本书。夜晚的月亮是娇羞的美人,明眸皓齿,明亮淡雅,站在小路上,仿佛身上披上了一层银纱。可我无法欣赏这美景,我迫不及待地想回家去翻开这本书,急切地想将一切狼吞虎咽地吃下去。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的世界观在一瞬间崩溃又迅速拼凑重组,心中好像有重锤击打一下又一下,声响大得整个胸腔都在共鸣。书中说:“绝对四维生物可以先看到我们死亡,再看到我们出生,没有前因后果。其实这个我很早就理解了:时间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们。”“只有面对邪恶的时候,高尚的那一面才会被激发,因为那也是同时存在于体内的特质,神的意图就是这样的。当你面对暴行的时候你会袒护弱小,当你面对邪恶的时候才会正义,当你面对恐惧的时候你才会无畏。”“如果有一天你看到我疯了,那其实是你疯了。”
“——呼”天空熹微,似烛火,燎烧尽荒芜冰冷的冻土,从此深渊里天光万顷。我憋着一口气,看完了整本书,跨越黑夜黎明。一如我的心从野蛮荒芜到满山鲜花,一开始我确实害怕恐惧借书窥心,可我想我怕是忘了,他们癫狂、痴迷、执着,是因为心灵的漂泊无依。也许他们喃喃自语的内容在这个时代无法被证实,但谁又敢评判是非对错。
天才与疯子,仅一步之遥。
【陕西西安市阳光中学高一(4)班】
◆点评
本篇随笔中,作者将“难忘”集中在书的内容和自己的感受。我们好似与作者一同经历了从黑天到白昼,共读完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感受了作者的感受,世界观在崩溃又迅速拼凑重组。作者在这篇随笔中,能用自己敏感的心,展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并且多处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己的感受写得形象且生动,不失为一篇写“难忘的读书经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