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引路
从春天出发
◎丁立梅
风,暖起来了。云,轻起来了。雨也变得轻盈,像温柔的小手指,抚到哪里,哪里就绿了。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奇妙就在这里,你追着一片绿去,那些毛茸茸的绿,多像雏鸡身上的毛啊。可是,等你到了近前,突然发现,它不见了。你一抬眼,却又看见它在远处绿着,一堆儿堆儿的,冲着你挤眉弄眼。春天的绿,原是个调皮的小伙伴,在跟你捉迷藏呢。而你知道,春天,真的来了。
那么,我们出发吧,从春天出发。
先去问候一下河边的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真的是这样啊,你需微仰了头,看它们在春风里蹁跹。毫无疑问,柳是春天最美的使者,它一抬胳膊,燕子飞来了。它一扭腰肢,光秃秃的枝条上,就爬满翠色的希望。采下一枝柳吧,装进我们的行囊,在春天,我们学会收藏希望。
去问候一些花儿。桃花、梨花、菜花,次第开放。它们偷了春天的颜料,把自己打扮得鲜艳明丽。粉红、堂白、鹅黄,晃花人们的眼。河边的小野花们,也不让春天,它们在春风里,争相撑开了笑脸,星星点点。它们没有桃花的艳,没有梨花的白,没有菜花的恢宏,可是,它们也一样开出生命的美丽。万紫千红总是春呢,它们一样是春的主人。摘下一朵小野花吧,装进我们的行囊,在春天,我们学会收藏美丽。
去问候一些小生灵。蜜蜂、蝴蝶、蟋蟀……一个冬天过去了,它们过得好吗?侧耳倾听,我们会听到它们拨动泥土的声音,它们就要出来了,带着它们的歌声。那好,就让我们静静坐一会儿吧,坐在小河边,坐在山坡旁,或者就坐在一棵树下,等待着那些歌声响起,那些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多么美妙、纯洁。那是天籁之音。用心记下那些旋律吧,放进我们的行囊,在春天,我们学会收藏歌声。
去问候飘荡的春风。“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其实,它何止是吹在手中?它是吹在心里面。于是,草绿了,花开了。人的脸上,荡起微笑。严冬终于过去了,沉睡的生命,在春风里苏醒,欣欣向荣。请与春风相握吧,在春天,让我们学会感恩与珍惜。
去问候一些种子。葵花、玉米、棉花……那些香香的种子,它们的身体里,积蓄着阳光和梦想。泥土的怀抱,已变得湿润酥软。它们迫不及待地扑进泥土里,那里,很快会生长出一片葳蕤。而到了夏秋,会有果实累累的喜悦。
只有在春天种下梦想,才能在夏秋收获。那么,让我们学会播种吧,在春天,跟着一粒种子一起成长。
(选自《有美一朵 向晚生香》,有删改)
◆赏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风暖云轻雨柔,草色遥看近却无,文章起笔描摹春天来了的景象,借此来引出“从春天出发”的话题。接着叙写自己寻访春天的经历,先后问候了柳树、花儿、小生灵、春风,最后写问候种子。种子里蕴含着希望,积蓄着梦想,以“在春天,跟着一粒种子一起成长”收束全文,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文章运用总分总结构,主体部分并列行文,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个角度描摹春天的美,文脉清晰,文气流畅,是一篇值得学生借鉴的借景抒情典范之作。
◆技法点睛
借景抒情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心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的一种写作手法。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运用借景抒情法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精心选取恰切景物。借景抒情,所选择的景物要便于抒发自己的情感,要有内在联系。如表达悲伤的感情,可以选择悲伤的景物,如“感时花溅泪”;也可选择欢乐的景物,以乐景衬托哀情,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本文就选取小草、春风、柳树、小昆虫、种子等适切景物,来抒发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以此达到景与情的相融相生。
2.巧妙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景物形象生动,富有情味,巧妙地表达作者情感。如“柳是春天最美的使者,它一抬胳膊,燕子飞来了。它一扭腰肢,光秃秃的枝条上,就爬满翠色的希望”综合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柳树的灵动可爱。又如野花“没有桃花的艳,没有梨花的白,没有菜花的恢宏,可是,它们也一样开出生命的美丽”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野花的独特和美丽。
3.综合选用写作手法。如色彩渲染法、动静对比法、远近结合法、时空交错法、虚实相生法、象征寓意法、对比反衬法、烘托陪衬法、联想想象法、细节描绘法等。如本文最后就运用象征寓意法,用种子象征希望,升华文章主旨。
4.遣词造句打磨语言。本文合理选用句式,长短句交错,整散句结合,使得行文灵动,便于抒发情感。如开篇长短句结合,句式灵动,语言富有节奏美和韵律感,在轻快的节奏中,情感得以尽情表达。另外,本文叠词、动词的选用也十分精准,优美。作者遣词造句用心,成就了这篇借景抒情之作的精彩。
学子佳作
夜幕下的光亮
◎朱梦婷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此刻,在苏州城里,人人都享受着繁华,而我却品味着孤独。或许,在自然里,我才能做回我自己。
繁星给黑夜披上了明亮的纱衣,而人间的烟火也不甘示弱,花灯挂满了街道,给人喜洋洋的暖意。而我正坐在游船上,右手托着脸颊,望着窗外平静的水流发呆。此情此景,我想当初离父进京的林黛玉也是如我这般吧,孤身处在繁华但陌生的街道,没有亲人做伴,只能独自品味黑夜最后的孤独。
河道两旁的人群熙熙攘攘,我只觉得他们吵闹,于是我将自己与人群分离开来。我静静地赏着这轮圆月,游船缓缓行驶着,冷冷的月光洒下来,给这繁华镀上了一层冷意。望着那缓缓流淌的河水,我情不自禁地去用手感受水的寒凉。水是静静的,淡淡的,包容我的一切忧愁,容纳我的所有。一滴水珠落在河水里,激起一圈淡淡的涟漪,我抬手擦去,那是我的泪。泪里有我对人际关系的困惑、学习的忧愁、未来的迷茫。
我倚在窗边,又望着那轮圆月出了神。“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轼的诗。可今天又有谁和我一起共婵娟呢?“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江上的月亮它在等待谁呢?千百年来,它陪伴着每一个孤独的人,照亮了无数的愁绪。孤独有何惧,我还可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想到这,我内心的愁思也被这江月抚慰了许多。当游船快行驶到桥下时,手机屏幕上传来震动,上面只有两个字:“抬头”。当我刚抬起头,绚丽的烟花便在夜幕里亮起,不仅照亮了整片天,更照亮了桥上的人影。那最显眼之处的人竟是我的姐姐!
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心想,时光要永远定格在这一刻该多好。恍惚间,眼前的烟花突然如油画般在夜幕里抹开,似乎想将这一刻光亮定为永恒。
【湖南浏阳市第一中学】
◆点评
这是一篇感情真挚的借景抒情之作。起笔点明时间、地点,引出下文的游船赏月。“河道两旁的人群熙熙攘攘”“我静静地赏着这轮圆月”,运用对比衬托法写心境之悲伤;将自己类比为离父进京的黛玉,用联想想象法写内心之孤独。本文选取江、月等适切景物多角度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多处引用诗句,使作文富有文采,最后以唯美镜头、诗画场景收尾,照应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