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分阶段康复训练联合抗阻-耐力运动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
5月宁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分阶段康复训练联合抗阻-耐力运动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心肺耐力指标[氧脉搏(O2/HR)、最大摄氧量[V(O2)max]、无氧阈(anaerobic threshold,AT)]、肌肉力量指标[屈膝、屈肘、伸膝]。结果" 与护理前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O2/HR、[V(O2)max]/kg、AT均增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护理前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屈膝、屈肘、伸膝的肌肉力量增加,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阶段康复训练联合抗阻-耐力运动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肺耐力、肌肉力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冠心病;分阶段抗阻-耐力运动;心肺耐力;肌肉力量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21-0125-03" " "文献标志码:A" " "中国图书分类号:R541.4
冠心病是中老年群体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双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行业的发展,我国居民的平均寿命逐渐延长,老龄化进程也逐渐加快,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检出率均呈现上升趋势[1-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冠心病的常用治疗手段,具有微创、安全性高等优势,但PCI术后患者仍存在运动耐量下降等问题[4]。目前,国外冠心病治疗中心脏康复应用已比较普遍,已证明有氧耐力训练和抗阻训练在冠心病患者康复中的有效性[5]。基于此,本研究以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分阶段康复训练联合抗阻-耐力运动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研究对象为2018年5月—2020年5月宁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年龄60~80岁;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6];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Ⅲ级。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合并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严重心功能不全(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有严重精神疾病或运动障碍,无法完成心肺运动试验。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指导患者严格遵循医嘱服药,密切关注患者服用洋地黄等药物时是否出现神经系统疾病或胃肠道不良反应,每次给药之前需检测患者心率;对于使用利尿剂的患者,应严格记录24 h内出入量,密切监测其电解质和体质量变化,并在患者出院前将记录和测量方法交给患者。(2)为患者饮食提供指导,应当以易消化、产气少、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合理控制钠盐和水的摄入,避免大量饮水。(3)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和沟通,教授疾病相关知识,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感,帮助患者建立信心,鼓励患者通过读书、听音乐、看电影等方式放松心情。(4)鼓励患者适当运动,指导患者根据自身病情进行爬楼梯、步行等运动,运动应当量力而为,如果出现头晕、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则停止。(5)患者出院后每月电话随访1次,了解患者康复情况。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分阶段康复训练联合抗阻-耐力运动进行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第1~2周为第一阶段,使用弹力带辅助练习站姿外旋,患者收紧腹部,肩膀向后向下,双手手心朝上,肘关节紧贴腰侧。(2)第3~4周为第二阶段,使用弹力带辅助练习坐姿划船,患者取正常坐位,双手握紧弹力带并置于腰两侧,肩膀向后向下,收紧腹部,双手向后模拟划船动作。(3)第5~7周为第三阶段,使用弹力带辅助练习弓步,患者呈弓步,肩膀向后向下,手心朝上,收紧腹部,肘关节贴紧腰侧,双臂上抬后回到原位;练习单臂弯举,肩膀向后向下,收紧腹部,单手握
住弹力带,肘关节贴紧腰侧,弯曲手臂并回到原位。
(4)第8~12周为第四阶段,使用弹力带辅助练习半蹲,患者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收紧腹部、挺直背部,两手贴近身体两侧并抓紧弹力带,缓慢下蹲、站立;练习仰卧卷腹,患者取仰卧位,双手置于脑后,两腿上抬并使小腿与地面保持平行,患者均匀呼吸,下半身保持不动,上半身逐渐靠近腿部,再回到原处。所有练习均在康复科专业人员陪同下进行,运动时密切监测患者心率和血压以保证安全,上、下肢运动强度分别为最大负荷量的40%、60%。使用弹力带辅助进行柔性抗阻-耐力运动,每组动作做3组,每组重复20次,组间间隔3 min,2次/d。
2组均行12周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1)比较2组心肺耐力指标。使用心肺功能测试仪(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MetaMax 3X型)检测
2组的O2/HR、V(O2)max、AT水平,于护理前和护理12周后进行检测。(2)比较2组患者的肌肉力量指标。使用等速肌力仪检测2组患者屈膝、屈肘、伸膝时的肌肉力量,于护理前和护理12周后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心肺耐力指标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的O2/HR、V(O2)max、A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O2/HR、V(O2)max、A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2组肌肉力量指标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的肌肉力量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屈膝、屈肘、伸膝的肌肉力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导致的血管狭窄或阻塞,临床表现常伴胸痛憋闷,而老年患者胸痛症状并不明显,仅仅表现为心悸、乏力等,若没有及时控制病情则会引起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加重冠心病病情。PCI术治疗冠心病患者可开通狭窄冠状动脉,使心肌血流供应迅速恢复,但PCI术中支架释放、球囊扩张等可能造成冠状动脉短暂收缩或引起微循环障碍,部分患者术后仍会有心绞痛发作,降低患者的基础运动耐量,导致运动受限,进而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和社交等造成影响[7-8]。研究显示,运动康复训练用于冠心病患者中有利于改善预后,可明显降低再次血运重建率、再住院率、心血管疾病相关病死率、全因病死率。因此,本研究将观察分阶段康复训练联合抗阻-耐力运动对患者康复的价值。
本研究显示,与护理前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O2/HR、V(O2)max、AT水平均增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分阶段康复训练联合抗阻-耐力运动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的心肺耐力。日常生活中的运动、活动能力与进行抗阻运动的肌肉密切相关,机体最大主动收缩能力中肌肉收缩的占比是影响机体对抗阻运动的反应主要因素,进行抗阻运动训练可明显增强肌肉力量,减轻机体对同等负荷的心率反应性,提升舒张压,使室壁张力下降,有利于改善心肌灌注。刘西花等[9]以105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抗阻-耐力运动用于冠心病患者中的价值。该研究显示,抗阻-耐力运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通气功能和肌肉力量,其研究结论与本研究结果互为印证。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护理前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屈膝、屈肘、伸膝的肌肉力量均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分阶段康复训练联合抗阻-耐力运动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可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使用一般的力量练习器进行抗阻运动,不便调控阻力方向和大小,用于老年人训练有一定风险,而且器械笨重,容易受时间、空间等多方面条件限制。与之相比,本研究中使用的辅助器械为弹力带,材质为天然橡胶,柔软轻便,其产生的阻力由患者施加的拉力决定,阻力方向和大小都易于调整,且不易伤及患者。研究显示,渐进性抗阻运动可明显增长肌肉体积,加强肌肉力量,改善心功能,合理的抗阻康复训练有利于改善人体健康状况,提高运动能力和心血管系统能力。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人体骨骼肌肌肉力量和质量均会逐渐下降,下肢力量降低可明显影响髋、膝、踝等关节功能,影响人体的平衡能力,增加跌倒受伤的风险,甚至导致运动受限,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分阶段康复训练联合抗阻-耐力运动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可改善患者的心肺耐力、肌肉力量,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叶荣菊,孙乐山,张琴,等.有氧运动强度对脑卒中合并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20,29(5):536-540.
[2] OCHIAI T,YOON S H,FLINT N,et al.Timing and outcomes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J].Am J Cardiol,2020,125(9):1361-1368.
[3] M?譈LLER D C,IZQUIERDO M,BOENO F P,et al.Adaptations in mechanical muscle function,muscle morphology,and aerobic power to high-intensity endurance training combined with either traditional or power strength training in older adults: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Eur J Appl Physiol,2020,120(5):1165-1177.
[4] 朱雪梅,杨继媛,姚全.心脏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急诊PCI术后心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5):35-36.
[5] SCHWAAB B,KAFSACK F,MARKMANN E,et al.Effects of aerobic and anaerobic exercise on glucose toleranc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Cardiovasc Endocrinol Metab,2020,9(1):3-8.
[6]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等.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9):680-694.
[7] MADSEN M T,HUANG C,ZANGGER G,et al.Sleep disturbance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a systematic review[J].J Clin Sleep Med,2019,15(3):489-504.
[8] 赵梦真,刘伟利,张勋.运动康复对冠心病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0,12(2):225-229.
[9] 刘西花,李晓旭,毕鸿雁,等.联合抗阻-耐力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33(8):915-919,927.
(编辑:肖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