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的护理效果

2024-12-31 00:00:00闵慧孙斐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21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精细化依从性

【摘要】 目的 探讨研究精细化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9年5月—

2020年5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根据护理方法差异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精细化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自我管理行为评分(饮食控制、适量运动、自我检测、足部护理、正确用药)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联合精细化健康教育,不仅能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还有利于降低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显著提升治疗依从性,对加快患者出院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精细化健康教育;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21-0105-04" " "文献标志码:A" " "中国图书分类号:R473.5

2型糖尿病作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35~40岁后为病情高发阶段,据相关数据统计,超过90%确诊糖尿病患者病症类型属于2型糖尿病患者。究其主要病因,患者机体胰岛素分泌水平受胰岛素功能持续下降影响而过量增加,致使其机体内环境出现失衡,临床上以“三多一少”作为主要表现,若不及时予以患者有效治疗,加剧症状的同时还会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现阶段,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多采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作为首选方案,该方案虽有一定确切疗效,但考虑到治疗慢性病需长期坚持用药,对患者治疗依从性有较高要求,且治疗期间患者容易受到自身疾病、对治疗方法及优点不了解等主客观因素影响,大部分患者治疗依从性普遍不高,对治疗及预后效果均会造成不利影响[2-3]。为此,临床需重视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期间的健康教育,通过专业性指导来提高患者对病症和治疗手段的认知水平,强化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这对控制血糖和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4]。基于此,本研究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此类护理手段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抽签模式从2019年5月—2020年5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抽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差异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56.12±5.95)岁;糖尿病病程2~15年,平均病程(6.01±1.18)年。观察组男性

28例,女性22例;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55.98±6.15)岁;糖尿病病程2~14年,平均病程(5.98±1.22)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2型糖尿病[5]相关诊断标准;胰岛素注射部位皮肤未见缺损及其他皮肤疾病;可以正常沟通。

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语言、沟通障碍者;预计生存期不超过1年者。

1.2 方法

对照组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常规护理,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饮食量、胰岛素注射量的计算,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三餐前强化治疗,其间注意监测患者血糖波动,并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胰岛素用量。此外,向患者发放健康知识手册便于其日常自行查阅相关健康知识,并在患者病房内及走廊张贴提示语,协助医生开展相关诊治工作。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精细化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如下。(1)成立精细化健康教育小组。由护士长作为负责人建立健康教育小组,围绕2型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及问题等制作卡片,并结合患者病情和医院具体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育表格。表格中包含教育日期、内容、开展方式、预期目的、患者及其陪同家属的签名等。健康教育方面涉及入院教育、疾病知识宣教、风险评估、检查目的和注意事项、心理疏导、饮食干预、并发症防控及出院指导等,并在患者出院时制作一些包括健康饮食、活动方式、用药方式、复诊时间等的卡片发放给患者,提示患者注重出院后的护理。护士长组织小组内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护理内容、工作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以健康教育工作为准则,从多个渠道和多种方式入手强化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培训目的在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意识,培养其责任感。(2)精细化健康教育实施。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期间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具体为,置泵前进行风险评估,通过视频播放胰岛素作用和原理帮助患者了解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优势和预期作用,使患者治疗前保持积极治疗心态签署知情同意书,遵循医嘱做好基础率设置、胰岛素泵安装等工作,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述置泵期间相关注意事项,同时指导患者正确填写《血糖监测日记》,实时记录好个人血糖值;置泵后健康教育,患者成功置泵后,告知其对置管处皮肤的护理和观察方法,以及胰岛素泵出现报警提示时相关应对方法,专职护士结合患者症状及并发症与医生一同制定血糖控制措施和目标,并将目标值制作成各种颜色的标识粘贴在患者的日记和床头卡处,专职护士负责早中晚定时检查胰岛素泵的运行情况,并做好记录,如果患者出现明显血糖波动,需仔细询问找出异常原因;通常情况下,置泵后第3天和第4天是患者低血糖症状高发阶段,因此该时间段是胰岛素剂量调整期,需提前告知患者低血糖可能发生的概率及症状表现,避免患者过度紧张,嘱患者配合医护人员及时做好相关预防措施,可有效避免症状发生或减轻症状造成的机体不适。每周二至周五由专职护士定时以小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主要讲解糖尿病“五架马车”相关内容,包括控制饮食、注意运动、药物治疗、自我管理和血糖监测等。患者血糖达标后,专职护理人员遵循医嘱撤离胰岛素泵,做好患者出院前的健康宣教工作,重点讲解相关并发症的防控内容,并建立沟通平台(如微信群、QQ群),方便护理人员定期在平台上推送相关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做好院后定期电话随访工作。(3)心理护理。因病症无法治愈,大部分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会给患者的康复进度造成不良影响,故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期间需注意患者的心理情绪波动,及时予以针对性心理疏导和答疑解惑,以消除患者对使用胰岛素泵的顾虑,提高患者对糖尿病和胰岛素泵治疗的认知水平,有效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环境以配合诊疗。

1.3 观察指标

(1)自我管理行为。采用医院自拟自我管理行为评估量表评估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管理水平,包括饮食控制、适量运动、自我检测、足部护理、正确用药5个项目,各项评分分值0~100分,分值与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成正比。(2)记录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变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3)记录2组患者胰岛素用量。(4)治疗依从性。采用医院自拟问卷调查表评估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包括用药情况、药物使用剂量、饮食与运动干预等依从性评估选项,分值0~100分,总分超过90分表示完全依从,70~90分表示部分依从,低于70分表示不依从。治疗依从率=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自我管理水平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饮食控制、适量运动、自我检测、足部护理、正确用药等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各项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提高,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2组血糖变化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各项血糖指标变化均较护理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上述血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2组胰岛素用量比较

观察组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8.00%(χ2=7.16,P<0.05),见表4。

3 讨论

2型糖尿病发病病因复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肥胖和饮食结构变化等都是诱发慢性病的风险因素。患者机体胰岛素对葡萄糖的调控能力会随着病程进展而不断下降,血压上升、腹痛便秘、疲乏无力、口渴口干、头晕头痛、视物不清等症状会相继出现,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6]。现阶段,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主要以长期控糖为主,即坚持限制糖类、蛋白类、脂肪类等物质的摄入量,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改善患者体内环境,将血糖控制在健康范畴。但考虑到大部分患者对胰岛素仍有认知不足的问题,认为注射胰岛素会使人体对药物产生依赖作用,进而抗拒治疗或是治疗配合度不高[7]。因此,临床需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认知水平,采取针对性健康宣教措施配合护理,这对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治疗依从性有一定应用价值,能够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血糖指标、自我管理水平、治疗依从性、胰岛素使用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此护理模式具有较高可行性。精细化健康教育区别于常规教育中的口头讲述,是以患者为护理中心来梳理各护理步骤,并通过专门成立护理小组来开展相关护理措施,护理前针对慢性病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特点来制定一系列相关卡片,方便发放的同时也便于患者随时查看,并起到一定警示作用,潜移默化下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8]。胰岛素泵治疗期间落实泵前、泵后的健康教育工作,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执行力,通过答疑解惑来帮助患者了解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优势和预期效果。通过强化教育来提高患者认知水平,能在使用最少胰岛素的基础上达到稳定血糖的目的,加快患者健康恢复速度。出院时做好院后指导工作,通过有效联系来指导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监督作用,改善患者预后[9]。在心理护理中,通过明确患者负性情绪来源予以针对性心理疏导,通过不间断的健康教育工作来提高患者对自身病症的认知水平,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进而提高治疗依从性,且患者保持平和心态更有利于降低血糖[10]。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配合精细化健康教育,既能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还有利于降低血糖,减少胰岛素使用量,显著提升治疗依从性,整体护理价值较为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苗雯.基于奥马哈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青年患者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31):115-118.

[2] 陈广敏,董来芹,张孝红.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结合循证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13):118-121.

[3] 黄秀巧,廖海明,李晋莹.标准化健康教育在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期间的应用[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19,37(2):218-221.

[4] 王艳芳.整体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1,38(1):37-38.

[5] 肖丁华,陈秀春,罗莉,等.健康教育对老年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影响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9):179-181.

[6] 盛佳佳,候守云,田新灵.King互动达标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内科,2020,15(6):765-767.

[7] 朱丽.精细化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的护理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0):180-181.

[8] 刘俊,郑火平.结构化健康教育在采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9):219-221,225.

[9] 毛芳,肖玉琴,范明,等.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采用精细化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6):147-149.

[10] 陈雪群,刘阳优,谢建群,等.系统化健康教育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0):1238-1239.

(编辑:肖宇琦)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精细化依从性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5:02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11-17 13:04:02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天津护理(2016年3期)2016-12-01 05:40:01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公民与法治(2016年7期)2016-05-17 04:11:03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