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恢复速度的影响

2024-12-31 00:00:00夏金花付晓兰陈惠娟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21期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

【摘要】 目的 探究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恢复速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于分宜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观察2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结果 与

对照组比,研究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更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3 d时,研究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皮质醇(cortisol,Cor)、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采取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可加速术后恢复进程,减小手术

创伤刺激,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21-0091-03" " "文献标志码:A" " "中国图书分类号:R473.6

急性胆囊炎是外科常见疾病,胆结石引起的急性炎症会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而非结石性胆囊炎多属于危急情况,疾病可快速进展并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在患者身体状况允许时,临床建议采取手术以彻底根治疾病[1]。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让腹腔镜手术被广泛用于临床,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也凭借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成为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首选,但依旧不可避免会对患者机体组织造成伤害,术后也会出现腹部疼痛、伤口感染等并发症,进而延缓患者术后恢复速度[2]。围术期护理是消除手术不良因素的重要手段,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在强调围绕患者需求展开护理的同时,还要求多学科专业人员通过讨论制定全面、系统的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有效减少不良医疗情况,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3]。本次研究将80例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分析了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于分宜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27~78岁,平均年龄(56.73±6.22)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43 h,平均时间(20.11±3.45)h;结石性胆囊炎36例,非结石性胆囊炎4例。研究组男性15例,女性25例;年龄26~

79岁,平均年龄(56.65±6.16)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41 h,平均时间(20.02±3.53)h;结石性胆囊炎35例,非结石性胆囊炎5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急性胆囊炎诊断标准[4]且经影像学检查确诊;均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认知正常,可顺畅沟通,配合完成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存在凝血系统功能障碍或血液系统疾病;合并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等疾病;合并心、肝、肾等严重功能障碍;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

对照组在围术期展开常规护理。术前做好手术相关指导,术中密切关注患者各项体征变化,术后观察患者情况,及时处理出现的不良情况。

研究组展开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1)组建多学科团队。团队成员包括护士长、主治医生、麻醉医师、心理咨询师、康复师各1名,另选3名经验丰富、资历较高的专科护士加入小组。护士长对整个护理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确保所有人员都能明确自身职责;主治医生负责疾病诊治,参与到患者的查房与管理中;麻醉师结合患者情况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案,将麻醉造成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心理咨询师负责解决患者心理问题,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健康心态;康复师在患者术后评估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专科护士负责收集患者的资料并将相关内容反馈至小组,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多学科护理方案。小组成员通过搜寻循证依据并依据医院情况制定出多学科加速康复护理方案。(2)术前。护理人员依据患者认知水平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向患者讲述手术的必要性与意义,主治医生可共同做好宣教,说明腹腔镜手术的优势,消除患者的担忧情绪。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可向患者展示宣传视频,让患者更好地了解手术流程,后续更好地配合治疗。对于存在负性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要积极做好情绪疏导工作,对患者表现出的焦虑和恐惧表示理解,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列举手术恢复良好的案例,增强患者信心。当患者负性情绪难以改善时,邀请心理咨询师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确保患者能以最佳状态迎接手术。护理人员检查各种医疗器械情况,确保器械功能正常。结合麻醉师给出的麻醉方案准备相关药物,确保手术顺利完成。(3)术中。对于进入手术室后依旧紧张的患者,护理人员说明会全程陪伴,通过握手等肢体接触消除患者的无助感。帮助患者做好术中保暖,用保温毯覆盖患者裸露的肢体,减少散热。术中使用的液体药物需经过恒温箱预加热处理,待接近患者体温后再正常使用。(4)术后。护理人员需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术后疼痛,以便患者能准确表达疼痛,做好针对性的疼痛干预。对于疼痛较为剧烈的患者,可使用自控镇痛泵进行止痛;如果疼痛较轻尚可忍受,可采取音乐疗法、转移注意力等来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护理人员还应当秉持预见性理念做好相关并发症护理,观察伤口处敷料情况,定时更换,避免感染。向患者说明各种并发症可能导致的症状,让患者在感觉不适后第一时间反映,确保医护人员尽快处理。由康复师与护理人员共同向患者说明早期下床活动的意义,并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术后活动,确保能尽快恢复健康。

1.3 观察指标

(1)恢复情况。统计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应用VAS量表评价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使用标有0~10的游动标尺让患者标注自己疼痛的相应位置,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感越强。(2)并发症。统计患者至出院前腹部疼痛、伤口感染、胆管损伤、切口疝等发生率。(3)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在术前、术后1 d和术后3 d时抽取患者3 mL空腹静脉血,在3 000 r/min速率下进行15 min离心处理,使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NF-α、Cor、NE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恢复情况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VAS评分更低(P<0.05),见表1。

2.2 并发症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水平

术前,2组患者CRP、TNF-α、Cor、N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2组患者CRP、TNF-α水平均下降,Cor、NE水平均上升,研究组各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

3 d,2组患者各因子水平均下降,研究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在阑尾炎手术中开展高质量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围术期不良因素,比如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避免不良情绪影响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流动力学,提升手术安全性。但在传统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更多是遵从医嘱展开相关操作,护理人员能得到的支持相对较少,这很难实现促进患者尽快康复的目标[5]。与传统模式不同,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强调将独立工作的专科综合起来,围绕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最适合患者的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全面、规范的个体化诊疗,从而更好地改善患者身心状况,提升患者预后。

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术后恢复时间更短,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腹腔镜手术本身就有着术后恢复时间较短、并发症少的优势,高质量的护理干预可强化该优势,进一步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在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中,术前宣教时除了护理人员结合患者认知水平展开个体化宣教外,专科医生也会参与到这一过程中,这能给予患者更全面的指导,让患者更好地了解手术流程[6]。心理疏导时,护理人员也会积极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以有效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当患者具备一定认知基础,心态稳定后,也能以最佳状态面对手术。术中,护理人员要在时刻关注患者情况之余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做好患者的保温工作。麻醉医师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并使用合理的麻醉方案,患者术中各项指标波动更小,各种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也会得到有效控制。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在做好镇痛与并发症管理的同时,还需协同康复师给予患者早期活动建议,从而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腹腔镜手术属于创伤性治疗手段,会给患者带来机体应激变化。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的目的之一则是减小应激反应,以加快患者康复速度。CRP属于急性期应激指标,其水平会在机体出现损伤后急速上升,在病理状态结束后又会回落至正常状态。TNF-α是炎症反应时出现最早的炎症因子之一,同时作为一种炎症介质,它还会影响到其他细胞因子的合成与释放,加剧炎症反应。Cor是由人体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合成、在氧化应激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激素,其水平上升能帮助机体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NE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能通过刺激血管平滑肌收缩、提高氧利用率等帮助机体更好地应对应激状态[7]。本次研究显示,术后1 d、3 d,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CRP、TNF-α下降幅度更大,Cor、NE先较小幅度上升随后下降至更低水平(P<0.05)。这表明,在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辅助下,机体能更好地应对手术带来的应激创伤,为患者尽快恢复创造有利的生理基础。

综上所述,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能减少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减小手术造成的应激创伤,缩短患者术后恢复进程,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雅楠.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3):1-4.

[2] 梁玉兰.多功能微波治疗仪联合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在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22,35(16):150-152.

[3] 曲晓宇.探究分析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9):125-127.

[4] 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59-460.

[5] 李亚芳,张媛,张建荣,等.围手术期应用综合护理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护理质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贵州医药,2020,44(9):1492-1493.

[6] 席静.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康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淮海医药,2020,38(5):534-536.

[7] 陈静.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8):223.

(编辑:张兴亚)

猜你喜欢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
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早期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胆结石合并糖尿病50例治疗及效果评析
腹腔镜手术分别联合Groh—a与孕三烯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疗效和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对比探讨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2:41:11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腹腔镜手术诊疗消化道穿孔临床价值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54:31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的应用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33:40
对比微创手术与传统宫外孕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
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
消炎利胆片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