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脚体位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内固定术的应用

2024-12-31 00:00:00周志华武小勇李志杰汤志荣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21期
关键词:剪刀患肢体位

【摘要】 目的 分析剪刀脚体位在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IFF)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于抚州市临川区人民医院行PFNA内固定术的80例IF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术中采取截石位,观察组术中采取剪刀脚体位,随访至术后6个月。对比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 hip score,HHS)内各维度评分与总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HHS内各维度评分与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FF行PFNA内固定术中采用剪刀脚体位效果显著,具有更短的术式时间和更少的透视次数,可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且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剪刀脚体位;髋关节功能;并发症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21-0023-03" " "文献标志码:A" " "中国图书分类号:R687.3

IFF为骨科常见病,该病高发人群是中老年人群[1-2]。IFF通常由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诱发。近年随着城市化进程与人口老龄化加速,IFF患患者数急剧上涨[3-4]。IFF患者以髋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为主要症状,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大大降低。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对于IFF患者恢复关节功能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PFNA内固定术为目前临床治疗IFF患者的重要手术方案,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等优势,有助于患者早期恢复[5]。以往临床关于PFNA内固定术治疗IFF患者的研究集中在手术方法的选择、术后康复训练等方面,鲜少有术中体位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以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于抚州市临川区人民医院行PFNA内固定术的80例IFF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组对照,分析PFNA内固定术中取剪刀脚体位的具体应用效果,为临床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于抚州市临川区人民医院行PFNA内固定术的80例IF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21例,

女性19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53.45±

2.36)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7.1~25.3 kg/m2,平均BMI(23.48±0.36)kg/m2;骨折原因,交通事故伤19例,摔伤13例,高空坠落伤

8例;骨折部位,左侧28例,右侧12例。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30~76岁,平均年龄(53.61±2.20)岁;BMI 17.3~25.4 kg/m2,平均BMI(23.53±0.31)kg/m2;骨折原因,交通事故伤

21例,摔伤10例,高空坠落伤9例;骨折部位,左侧26例,右侧4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经髋关节正侧位X射线片确诊;转子区有疼痛、肿胀等症状;生命体征稳定;均为单侧闭合粗隆间骨折;可耐受手术;依从性良好。

排除标准:病理性骨折;髋关节退变性疾病影响关节功能恢复;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前偏瘫;患肢有髋关节肿瘤、关节炎;合并肝肾功能衰竭;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凝血系统紊乱。

1.2 方法

对照组术中取截石位。术前,积极治疗患者的基础疾病,调节患者身体至最佳状态。骨折后2~5 d,待患者病情平稳后,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全身麻醉,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上半身偏向健侧,充分外展外旋健侧下肢,形成单腿截石位,牵引患肢,健侧肢体不牵引;复位完成后,患肢取内旋、内收伸直位。于健侧、患侧间放置C型臂透视机,行PFNA内固定术。取大粗隆尖端近侧沿阔筋膜张肌后缘长3~

5 cm纵行切口,切开皮肤、深筋膜,钝性分离到大粗隆尖,取骨大转子顶点偏前2 cm处当成进针点,放入导针,于透视下定位导针,确保处在股骨髓腔内;扩髓后插入适当长度的主针,位置合适后拔出导针,连接股骨颈主锁针瞄准器,沿股骨颈方向钻入导针,透视下确定针尖精准处于股骨颈正中部位,针尖需距股骨头软骨头下骨5~10 mm;之后放入适当长度的螺旋刀片,将钻头保护套从瞄准器上的锁定孔穿出,插到皮质骨,且需钻破对侧皮质,之后将远端锁定钛钉拧入;透视下确定复位效果,复位满意后清洗伤口,缝合伤口,干纱布包扎,术毕。

观察组取剪刀脚体位。术前处理同对照组。全身麻醉,麻醉后患者上半身向健侧偏斜,形成近似“C”形,双下肢的患侧需与牵引床平行,健侧稍微后伸,放于另一牵引架上,以棉垫固定,侧位两下肢形成大约30 °的夹角,类似剪刀形;正位两牵引架似剪刀样分开,患肢略微展开,一般纵向牵引一般内收患肢,复位之后,患肢内旋髌骨处在正上方;将C型臂透视机放于患者健侧,透视患侧髋部正位、15 °~20 °斜位,按透视情况适当调节复位情况,待复位取得满意后,行PFNA内固定术,手术步骤同对照组。

2组术后均持续随访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手术相关指标。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2)髋关节功能。以HHS[6]评定,时间为术前、术后3个月。量表包含功能(47分)、疼痛(44分)、畸形(4分)、活动范围(5分)4个维度,总分100分,分数高表面髋关节功能好。(3)并发症。统计延迟愈合、继发感染、疼痛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2组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髋关节功能对比

术前,2组HHS内各维度评分与总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HHS内各维度评分与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P<0.05),见表3。

3 讨论

IFF为临床常见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往往因摔倒等低能量损伤而诱发,属于老年群体多发的下肢骨折之一[7-8]。伤口髋部疼痛、患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或行走是IFF患者常见症状,可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9]。此类患者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且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情况。若IFF患者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将会诱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给身心健康带来危害[10-11]。既往的保守治疗措施需要患者长时间卧床休息,容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无法满足临床所需。早期行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IFF患者的首选措施。

PFNA内固定术为临床治疗IFF患者的常见措施,通过螺旋刀片对股骨颈锁定。与传统的髓内固定方式相比,PFNA内固定术可明显提升抗旋力、角度稳定性与抗切力,恢复骨折断端,提升生活质量。由于手术体位的不同,对麻醉显效后的手术准备、操作时间等影响不尽相同,故术中选择合适的体位至关重要。临床对于PFNA内固定术治疗IFF患者术中采取何种体位行操作尚未形成统一标准,还需进一步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HHS内各维度评分与总分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相较于截石位,PFNA内固定术治疗IFF患者术中采取剪刀脚体位效果更优,具有更短的手术时间和更少的透视次数,可加速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且并发症较少。截石位为以往PFNA内固定术中较为常见的手术体位,但体位摆放时,若健肢髋、膝部外展不充分将会对术中透视造成影响,外展过度会有牵拉损伤健肢肌肉的风险。剪刀脚体位将患肢、健肢摆放为类似剪刀形状,运用该姿势对骨盆进行牵引发生轻微旋转,即患肢抬高健侧降低且患肢内旋,能够中和患侧股骨颈前倾角。两脚在矢状面呈现剪刀样,两腿间夹角越小,对C型臂透视机放置位置的影响就越小,可避免健侧肢体对X射线的遮挡,仅需移动C型臂透视机机臂方向即可取得优良的透视效果,操作简便,减少透视次数,提高手术操作精准度[12]。剪刀脚体位下行PFNA内固定术透视效果较为满意,骨折复位更方便,减少患者术后健侧肢体疼痛,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提升髋关节功能。在截石位下进行手术,患侧外展牵引复位时更易造成会阴部与健侧肢体的肌肉牵拉,会增加术后疼痛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在剪刀脚体位下行手术,牵拉复位更为方便,在复位时轻度外展患肢不会对会阴部及健侧肢体造成过度牵拉而导致健侧肢体疼痛不适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需注意的是,剪刀脚体位的过度牵引可能造成会阴神经损伤风险增加。本研究所纳入的样本量较少,可能对本研究结果的可信度造成一定影响。临床需要持续完备研究设计、扩充样本量,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继而更全面地了解在PFNA内固定术中采用剪刀脚体位的有效性,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保证患者身心健康,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在PFNA内固定术中采用剪刀脚体位效果更为显著,手术时间更短,透视次数更少,更有助于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且并发症较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大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YANG Y F,HUANG J W,GAO X S,et al.Standardized tip-apex distance (STAD):a modified individualized measurement of cephalic fixator position based on its own femoral head diameter in geriatric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with internal fixation[J].BMC Musculoskelet Disord,2023,24(1):189.

[2] SHI T,FANG X,HUANG C,et al.Conversion hip arthroplasty using standard and long stems after failed internal fixation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J].Orthop Surg,2023,15(1):124-132.

[3] 梁志强,李强,董钦铭,等.经皮骨钩技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1,36(2):161-162.

[4] 滕芳,滕燕,豆敏,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21,42(1):43-47.

[5] 肖奕增,黄东海,王清铿.改良进钉点阶梯开口法在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22,19(1):44-48.

[6] 芦斌,梁立卓.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学指标及骨密度、髋关节功能变化观察[J].临床外科杂志,2022,30(2):193-195.

[7] HANTOULY A T,SALAMEH M,TOUBASI A A,et al.The role of cerclage wir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subtrochanteric and reverse obliqu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a meta-analysis of comparative studies[J].Eur J Orthop Surg Traumatol,2023,33(4):739-749.

[8] TESTA E J,BRODEUR P,KAHAN L G,et al.The effect of hospital and surgeon volumes on complication rates after fixation of peritrochanteric hip fractures[J].J Orthop Trauma,2022,36(1):23-29.

[9] 田志,陈佳,邱长茂,等.PFNA联合锁定钢板治疗合并外侧壁骨折的老年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J].创伤外科杂志,2022,24(12):919-923.

[10] 周建伟,李绍平,潘奕欣,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6):1165-1168,1159.

[11] 谷焕敏,梁婷婷,王桂玲.不同牵引方式辅助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2022,39(2):208-211.

[12] 刘志磊,王薪华,赵炜.骨科牵引床“剪刀体位”辅助下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6):1-3,7.

(编辑:许 琪)

猜你喜欢
剪刀患肢体位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中老年保健(2022年1期)2022-08-17 06:14:12
钝剪刀
家教世界(2020年31期)2020-12-02 01:14:06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手脚不听话”体位训练来帮忙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4:04
风有一把剪刀
大剪刀,小剪刀
幼儿园(2018年6期)2018-06-19 17:11:38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天津护理(2016年3期)2016-12-01 05:39:59
小小金剪刀
小主人报(2016年19期)2016-02-24 03:2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