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媒体传播格局发生了深刻的改变,电视晚会、访谈、启动仪式等大型活动要想适应时代需求,必须创新突破。本文以宁夏广播电视台举办大型活动的实践为例,探讨了当下电视台如何做好大型活动,提出需要从策划、执行到拍摄、制作、传播等全过程入手,既要发挥传统媒体权威性高、内容聚合力强的优势,还要借助媒介融合产生的新技术、新平台,加大推广力度,丰富节目内容,实现破局而立。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技术;媒体融合;大型活动;价值实现渠道
中图分类号:G212"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4.20.037
1. 宁夏广播电视台大型活动的融媒发展之路
融媒体时代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它在发展过程中充分整合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促使二者实现资源共享,进而提升传播效率。从全国而言,目前各省区都在进行着媒体融合的创新实践,其中也有不少成功案例,但却很难归纳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用模式[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不能搞“一刀切”“一个样”,要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这就意味着媒体融合不能坐等“模式”、直接搬用,而要因地制宜、主动出击、努力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径,而大型活动更是如此。
1.1 融媒赋能,突破形式壁垒
在融媒体时代的大环境下,大型活动若要实现成功举办,必须在形式构思上别出心裁[2]。2020年,融媒体改革在全国传统媒体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宁夏广播电视台也紧随其后,作为台里重要的业务之一,大型活动的改革之路也势在必行,“《德耀宁夏》——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大讲堂”因此应运而生。《德耀宁夏》在策划之初,便清晰地确立了其传播道德正能量、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深度讨论的核心目标,随后便围绕这一目标,对节目形式进行创新设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一说教模式,而是在节目的构架、短片内容上都进行了突破。比如,在形式上,运用了主持人+主讲人+现场嘉宾+在线学生的方式,场内外通过网络随时可以就某一话题进行交流互动,参与感强,表现形式也更灵活生动。在内容上,40分钟的节目中穿插了多个短片,每个短片都出自当下社会中与道德相关的热点话题,而短片的演绎更是多种多样,摒弃了以往的说教式方式,或以话剧、或以网剧、或以热点新闻的形式表现出当下社会上值得赞美或应该唾弃的道德现象。活动本身的创意和质量,结合市场的动态需求、观众的兴趣偏好以及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宣传效果。宁夏广播电视台也连续四年承办了该项活动,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1.2 移动优先,握指成拳打造精品内容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探寻大型活动的突破方向与发展路径至关重要,其中,坚持移动优先战略,握指成拳打造精品内容是推动大型活动蓬勃发展的关键要素[3]。以《绽放在春天里——2021年宁夏文化旅游春节联欢晚会》为例,其为我们呈现了融媒体时代大型活动创新发展的成功范例,此次晚会巧妙地采用了线上线下互动的两条主线,以别具一格的艺术表达形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文化旅游融合的独特魅力,其坚持移动优先战略是顺应时代潮流、满足观众需求的必然选择。在《2021年文旅春晚》中,线上活动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第一场的《2021宁夏文旅线上三小时推介会》在宁夏广播电视台黄河云融媒体中心盛大举行,充分利用网络直播这一高效传播方式,跨越空间的阻隔,将宁夏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全方位地推介给广大网友,将线上活动置于优先地位的策略能够在瞬间将活动的影响力辐射至更广的地域,让身处天南海北的观众都能便捷地参与其中。
《2021年文旅春晚》还大胆摒弃了以往陈旧单一的展示模式,创新性地引入沿黄九省的9位主持人参与其中,极大地丰富了节目元素和表现形式。同时,通过减少冗长且缺乏吸引力的环节,增加更多与观众互动交流的精彩内容,比如巧妙地设置“神奇宁夏”作为网友参与的互动口令,有效地提升了观众的参与热情和黏性,让观众不再只是被动的观看者,而是成为了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沿黄九省的9位知名主持人,不仅在各自传统媒体领域有着卓越的表现,而且在新媒体平台也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和强大的影响力,通过巧妙地整合这些宝贵的资源,将推荐与演艺完美融合,以多元化、多层次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将宁夏的美食文化、独特的旅游景观等精彩内容呈现给观众。最终,这场文旅晚会和线上三小时直播推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点击量高达132万次,点赞量更是超过16万次。
1.3 聚焦受众,构建多元化互动模式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型活动要实现突破性发展,就需明确清晰的方向与切实可行的路径,聚焦受众需求乃是核心要点[4]。以《新时代的春天——2021宁夏春节联欢晚会》为例,在筹备的初始阶段,春晚剧组就展现出对新媒体传播方式的敏锐洞察力和高效运用能力,积极主动地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各种精彩的节目、动人的故事以及独特的绝活等,并且通过抖音、快手、今日头条、央视频等深受大众喜爱的热门平台开设专属账号和引人注目的话题,“#2021宁夏春晚我来了”这一精心策划的话题,剧组发布了百余条精心制作的短视频,每一条都饱含着对晚会的期待与热情,这些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25万次,所形成的传播效应不可小觑,其中像《我们的幸福生活——2021宁夏农民春节联欢晚会》中的舞蹈《路灯下的小姑娘》、充满惊喜的送礼嘉宾“孙大圣”等精彩内容,皆是通过网络平台层层甄选而来,这些充满生活气息、接地气的表演,在晚会前期就成功地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聚集了极为旺盛的人气,其成功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真正深入地了解受众的兴趣偏好、情感需求和审美期待,才能够为大型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最终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2021宁夏春晚系列活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多个维度的创新举措,在内容方面,春晚剧组注重充分考虑各年龄层用户的独特需求和审美特点,巧妙地将热门影视作品等丰富资源转化为充满创意的创作方向,通过音乐、舞蹈、相声、小品等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热情礼赞英雄的人民,深情讴歌伟大的时代,极大地提升了融媒体传播的话题热度和讨论深度。在形式上,大胆采用线上线下互动相结合的双线并行模式,精心设置了如“牛”娃送福、口令互动赢好礼等充满趣味和惊喜的环节,同时邀请沿黄河九省区主持人、歌手前来助阵,极大地丰富了晚会的内容架构,有效地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与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在传播渠道上,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优势,通过宁夏卫视、黄河云视、红枸杞客户端、快手、抖音等多个平台进行同步直播,实现了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覆盖,显著提升了活动的知名度和广泛影响力;在互动推广方面,创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视频征集、温馨的微信红包封面赠送、有趣的抖音合唱赢免费住宿等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活动的互动性和传播效果;在文化融合方面,春晚剧组巧妙地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与春晚的主题深度融合,比如借鉴《唐宫夜宴》中唐俑的复活、云南春晚的“孔雀宴”等成功范例,不仅充分展现了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还极大地丰富了春晚的文化内涵,使观众在欣赏精彩纷呈节目的同时,能够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2. 发展的瓶颈与挑战
虽然在媒体深度融合工作中,宁夏广播电视台大型活动实现了不同程度的突破和创新。但是,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不断推进集约化创新发展,真正实现媒体融合转型依然任重道远,也因此,大型活动发展存在着协同机制相对缺位、创作能力不足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协同机制相对缺位
在融媒体时代,大型活动的成功往往依赖于多部门、多环节的协同合作,然而,当前协同机制存在明显的缺位现象,不同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导致信息流通受阻,在活动策划中各环节衔接不畅,容易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目前,宁夏广播电视台共有35档电视栏目、77档广播栏目以及47个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但是大型活动的推宣中依旧存在“资源整合不到位”“各中心孤立作战”等情况,使得宣传效果大打折扣,影响了活动的整体影响力。
2.2 内容创作能力不足
内容是大型活动的灵魂,但目前大型活动内容创作能力尚显不足,创意缺乏新意,难以引发观众的兴趣和共鸣,对热点话题的敏感度不够,不能及时跟上时代潮流,而且在文化内涵挖掘上深度不够,内容表现形式较为单一。同时,对于观众需求的调研和分析不足,导致创作的内容与观众期望存在差距,降低了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度。
2.3 人员流动渠道不畅
人才,是改革发展必须依靠的第一资源[5]。虽然近几年,宁夏广播电视台对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已经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依然存在人力资源分散、人员流动渠道不畅等问题。尤其是晚会、大型活动等文艺类优秀人才难以引进,青黄不接。此外,人员的使用需求与流动需求不够协调,长期固定的人员结构很容易导致思维定式,不利于新观念和新技术的引入,从而制约了大型活动在创意和执行方面的发展。
2.4 经营模式内卷单一
宁夏广播电视台大型活动几乎全部依赖与企事业单位的联办合作,经营模式的单一和内卷严重限制了大型活动的发展。尤其是在如今新媒体企业层出不穷的市场环境下,缺乏多元化的盈利途径,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容易受到经济环境和市场波动的影响,且营销手段缺乏创新,不能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进行整合营销,导致活动的商业价值难以充分实现。
2.5 技术支撑力量薄弱
技术支撑,如今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目前,宁夏电视台仅有400平方米和1200平方米两个演播厅,使用时间均在10年以上,舞美、灯光、大屏等硬件设施都已落后,影响了大型活动的呈现效果。在软件应用方面,如直播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的运用不够成熟,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进行研发和创新,难以满足观众对高品质、沉浸式体验的需求。同时,尽管黄河云融媒体平台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宁夏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技术运用能力和水平,但是由于与传统广电平台的分隔,仍难以满足全台大型活动新媒节目的创作方面量的需求和质的提升。
3. 改革的做法与成效
在融媒时代背景下,集约与创新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衡量标尺[6]。近几年,宁夏广播电视台为深入融媒改革之路做了非常大的努力,通过采取调整组织构架、建设新型平台、优化内容生产、提高保障能力等方式稳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也因此有效促进了台内大型活动的发展与进步。
3.1 调整组织构架
宁夏广播电视台在融媒体时代积极调整组织构架,以适应新的传播环境,通过整合广播、电视、新媒体等部门,打破了传统的条块分割局限,形成了一体化的运作模式,并设立了专门的融媒体项目创作中心,统筹协调各类大型活动资源,实现了信息的快速流通和高效共享。同时,优化了部门之间的协作流程,减少了内耗,提高了工作效率,其组织构架的调整,使宁夏广播电视台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和受众需求,为大型活动的策划和执行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3.2 建设新型平台
为了在融媒体时代占据一席之地,宁夏广播电视台大力建设新型平台——黄河云融媒体中心,积极拓展新媒体渠道,打造了自己的官方网站、移动客户端以及社交媒体账号矩阵。不仅为大型活动提供了多元化的传播渠道,还增强了与观众的互动性,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用户画像,精准推送活动内容,吸引了更多用户的关注,并与其他知名新媒体平台开展合作,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提升了大型活动的品牌价值。
3.3 优化内容生产
在内容生产方面,宁夏广播电视台注重创新和品质提升,加大对大型活动的策划投入,深入挖掘本地文化特色和社会热点,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活动主题,全台“一盘棋”统筹发力,依托台、网、端、微、号传播平台,运用直播、短视频、VLOG等多种形式,使大型活动的宣推工作破壁融合、出新出彩,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同时注重加强与观众的互动,根据观众反馈及时调整内容,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度,注重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仅满足了观众的娱乐需求,还传递了有价值的信息和正能量。
3.4 提供保障能力
改革要化“危”为“机”,离不开要素保障这个关键。为确保大型活动的顺利开展,宁夏广播电视台不断提升保障能力,加大技术投入,更新设备,提高制作水平和播出质量,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组建了一支具备丰富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团队,并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此外,加强与各方的合作,整合资源,为大型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场地和技术支持,保障了活动的高质量呈现。
4. 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宁夏广播电视台大型活动的发展与思考,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我们看到了成绩,也剖析了问题。未来,期待宁夏广播电视台能继续优化创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破瓶颈,打造更多高质量、有影响力的大型活动,为融媒体时代的发展提供更多成功经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雷博.不朽的精神永恒的丰碑——\"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全
国党刊全媒体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红旗渠[J].新长征,2023(05):45-49.
[2]薛万博,许乐.大河之畔,\"豫\"见中国——\"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全国党刊全媒体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见闻[J].党的生活(黑龙江),2023(04):50-52.
[3]王勇伟.行走河南的思考与启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全国党刊全媒体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有感[J].前进,2023(04):57-61.
[4]梁静.浅析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活动策划的创新[J].记者摇篮,2021(12):162-163.
[5]陈雪.\"互联网+\"模式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J].新闻传播,2023(1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