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媒体时代,媒体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受众与节目间的互动需求更为强烈。而播音主持作为媒体与观众间的桥梁,角色地位关键,影响力显著,成为媒体竞争中的关键性资源。在此背景下,播音主持要顺应时代要求,根据受众需求进行全方位的创新,从而拓宽播音主持全新的发展道路。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全媒体时代播音员主持所应有的职业素养,并就此出发,探寻其养成的途径,希望能够给予播音主持人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全媒体;播音员主持人;职业素养;养成
中图分类号:J9"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4.20.023
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观众对于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期待与要求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传递者角色,而是期望播音员主持人能够成为他们的信息伙伴、情感共鸣者和价值引领者。这种转变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此,本文分析了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的职业素养,并就其养成途径进行探索。
1. 全媒体视域下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素养
1.1 专业素养:信息传播的基石
在全媒体时代,观众对于播音员主持人的专业素养有着更高的要求。他们期望播音员主持人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广博的知识面和敏锐的新闻敏感度。无论是新闻报道、专题访谈还是现场直播,播音员主持人都能够准确、流畅地传递信息,用专业的语言解读事件背后的深层含义。
康辉是央视著名播音员和主持人,语言功底深厚,有着清晰流畅的表达能力。新闻联播中,他准确无误地将每一条新闻信息传递给观众,让观众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核心信息。这种能力,是全媒体时代播音员主持人不可或缺的基本功,也是赢得观众信任的关键。在专题访谈中,康辉展现出了卓越的深度解读能力。无论是国际政治风云的变幻,还是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他都能信手拈来,旁征博引,为观众提供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见解。这种能力,不仅体现了播音员主持人的专业素养,更满足了观众对于知识性的需求。
1.2 情感共鸣:观众的心灵纽带
在全媒体时代,观众对于播音员主持人的情感共鸣需求也愈发强烈。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获取新闻事件的基本信息,而是期望播音员主持人能够深入社会、贴近百姓,用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去解读新闻,给予他们心灵的触动和共鸣[1]。
康辉能够根据不同的节目类型和场合,灵活调整自己的主持风格。在新闻报道中,他严肃认真,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在专题访谈中,他亲切自然,与嘉宾一起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在现场直播中,他能够迅速应对突发情况,展现出极强的应变能力和掌控力。这种多样化的主持风格,让他在观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成为情感共鸣的桥梁。
1.3 价值引领:媒体的社会责任
在全媒体时代,播音员主持人作为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桥梁,其角色与价值被赋予了更加深远的意义。观众渴望获取及时、准确的信息,更期望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来自播音员主持人的温度、力量与方向。
康辉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播音员主持人的价值引领作用。纵观他所参与的每一个节目,可以看到,他总以平和而坚定的语调,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信息,激发出观众内心的正能量。他用自己的声音,构建了一个个充满希望的画面,让人们在信息的海洋中找到了方向,感受到了温暖。
客观公正、真实准确是衡量新闻质量的重要标尺[2]。康辉的节目,用事实说话,用数据支撑观点,力求在新闻报道中做到不偏不倚,不夸大其词,也不隐瞒真相。在面对敏感话题或复杂事件时,他更是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敏锐的洞察力,为观众呈现出更加全面、真实的新闻现场。这种对真相的不懈追求,不仅赢得了观众的信任与尊重,也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标杆。
1.4 互动参与:构建观众与媒体的桥梁
在全媒体时代,观众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信息,而是希望通过各种渠道与播音员主持人进行互动和交流。播音员主持人需要积极利用各种平台与观众进行互动,不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发布节目预告、分享幕后花絮、回应观众留言等方式与观众建立联系;还可以邀请观众参与节目录制、现场互动等环节,让观众感受到自己与节目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今日说法》中,撒贝宁通过观众来信、网络留言等方式收集案例线索,这些线索背后的来自民间的真实故事往往成为节目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在《开讲啦》中,他鼓励现场观众提问,让节目更加生动、接地气。
1.5 个性化表达:塑造独特风格
在全媒体时代,观众对于个性化表达的需求日益凸显,他们期望播音员主持人能够展现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用个性化的方式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播音员主持人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表达方式和风格。他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语言风格、调整语速语调、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等方式来展现自己的个性魅力[3]。
白岩松,沉稳而不失激情、理性中蕴含温情。这种个性化的表达,深得观众喜爱。节目中,他时常融入个人情感,用真诚的态度讲述自己的见解与感受,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这种情感共鸣,不仅增强了节目的感染力,也极大地提升了白岩松个人的影响力与粉丝黏性;他的每一次评论,不仅仅是对事件本身的解读,更是对社会现象、人性弱点的深刻反思与批判。他的每一次发声,都如同一股清流,冲刷着社会的污浊与偏见,传递着正能量与希望。白岩松以其独特的风格、深邃的思想和鲜明的个性,树立了一个典范。
2. 播音员主持人媒体素养的养成
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形成了多元化、立体化的传播格局。这一变革对播音员主持人这一职业群体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要求。
2.1 深刻理解全媒体时代的特征
全媒体时代,赋予了信息传播无界化、内容海量化、形式多样化及受众细分化的核心特征,对从业者提出了更为严苛而全面的要求。播音员与主持人,作为连接信息与受众的关键一环,必须深刻理解并精准把握这些特征。
2.1.1 具备广域视野
播音员与主持人应能够迅速捕捉并解读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同时以敏锐的洞察力分析这些信息背后的深层含义,为听众提供有价值、有深度的解读。在信息无界化的背景下,他们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思想的引领者,通过声音的力量,搭建起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之间理解与沟通的桥梁。
2.1.2 跨界能力
在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形式日益多样化,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传播优势和受众群体。播音员与主持人都要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规律,以多样化的形式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在广播节目中融入互动元素,增强听众的参与感;直播中展现个人魅力,与观众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形式的多样化,不仅丰富了信息传播的手段,也拓宽了自身的发展空间。
2.1.3 提供个性化服务
在全媒体时代,受众细分化趋势日益明显。播音员与主持人必须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精准定位,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可以通过市场调研、数据分析等手段,掌握受众的偏好和习惯,进而调整自己的播报风格和内容选择,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互动功能,与受众建立直接的沟通渠道,收集反馈意见,不断优化自己的服务内容和形式。
2.2 强化信息筛选与解读能力
2.2.1 具备高度的敏感性和预见性
能够在海量信息中迅速捕捉到那些具有新闻价值、社会意义或能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的点。这种信息嗅觉的培养,离不开日常的学习积累与广泛的社会接触。播音员与主持人需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展动态,同时深入社会,倾听民众的声音,感知时代的脉搏。
2.2.2 具备强大的信息筛选能力
要能够剔除虚假、低俗的信息,确保传递给受众的信息真实可靠、积极向上。播音员与主持人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不盲从不炒作,对每一条信息都进行严格的核实与甄别,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避免被单一信息源所误导,确保自己的报道客观公正、全面深入。
2.2.3 信息深度解读能力
深度解读要求播音员与主持人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广阔的视野,需要运用专业知识,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对事件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解读。播音员与主持人可以通过设置专题报道、邀请专家访谈、开展深入调查等方式,对事件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解读和分析;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与受众进行实时互动,收集受众的意见和建议,完善自己的报道内容和形式[4]。
2.3 提升跨媒体传播技能
2.3.1 传统技能与新兴技术的交融
在全媒体时代,播音员主持人要能够掌握视频剪辑、音频制作、图文编辑等多媒体技能。能够利用专业软件对采访素材、现场画面进行精心编排;能够进行音频制作,为听众带来更加沉浸式的听觉体验;能够实施图文编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吸引更多关注。
2.3.2 多媒体平台全覆盖传播
在全媒体时代,播音员主持人需熟悉各平台的传播特点,灵活调整内容形式与风格,实现精准传播。在短视频平台上,能够创作短小精悍、节奏明快的视频内容,利用短视频的碎片化传播优势,迅速吸引用户眼球;在社交媒体上,可通过直播、问答、话题讨论等形式,与受众进行深度互动,增强用户黏性。
2.3.3 构建网络互动能力
网络互动能力是全媒体时代播音员主持人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播音主持需具备高度的网络敏感度,能够及时发现并回应网络热点,引导话题讨论。同时,还需掌握社交媒体运营技巧,通过发布有趣、有价值的内容,吸引粉丝关注,并建立起与受众之间的信任与情感连接。在互动过程中,播音员主持人应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尊重每一个声音,积极回应受众的反馈与需求,使节目成为连接传授双方的桥梁。
2.4 注重语言艺术与情感表达
2.4.1 语言艺术的锤炼
播音员主持人须具备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同时又能以生动的语言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播音员主持人说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需经过精心挑选,语法要规范、发音必须标准,逻辑清晰,让听众能够在第一时间捕捉到核心要点。不仅如此,还要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恰当的语调变化以及个性化的表达风格,使语言充满活力和画面感,让听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温度和情感。
2.4.2 情感表达
在全媒体时代,受众渴望在节目中找到共鸣,感受到来自主播的真诚与关怀。播音员主持人应当放下伪装和面具,以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每一位听众,情感真挚、发自内心,让听众愿意倾听、愿意相信。在节目中,适时地给予听众鼓励、支持和安慰,用温暖的话语驱散他们心中的阴霾,激发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5 增强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
2.5.1 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全媒体时代,一条不经意的言论,可能在瞬间引发轩然大波,甚至造成难以挽回的社会影响。播音员主持人作为公众人物,言行举止不仅代表个人,更承载着引导社会舆论、塑造社会风气的重任。因此,工作中,要追求新闻的真实性与时效性,要注重信息的筛选与甄别,避免传播虚假、低俗、负能量的内容;在面对敏感话题和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客观,引导公众理性思考,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2.5.2 坚守职业道德
在全媒体时代,播音员主持人要尊重事实真相,不夸大其词,不歪曲事实,不传播未经核实的消息;要尊重每一位采访对象,保护他们的隐私权与名誉权,用真诚的态度赢得公众的信任与尊重;在公众场合,保持良好的言行举止,传递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念。
2.5.3 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作为社会的一员,播音员主持人有责任也有义务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传递正能量,通过组织或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如扶贫济困、助学兴教、环保宣传等,可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激发更多人的爱心与责任感,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5]。
2.6 强化团队协作与跨界融合
在全媒体时代,播音员主持人需强化团队协作意识,与编导、记者、技术人员等紧密配合,共同打造高质量的媒体产品;跨界融合是播音主持创新发展趋势,播音员主持人可以尝试与其他领域的人才合作,拓宽视野、丰富内容,为受众带来更加多元、丰富的视听体验。
2.6.1 团队协作
在全媒体生态中,播音员主持人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媒体生产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需要与编导紧密合作,深入理解节目定位与主题思想,确保每一次播报、每一次访谈都能精准传达节目意图。与记者的协作体现在对新闻素材的深入挖掘与精准把握上,通过有效的沟通与反馈,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深度,让每一条新闻都能触动人心。技术人员的支持同样不可或缺,无论是音频处理、视频剪辑还是直播技术的保障,都离不开技术团队的默默付出。
2.6.2 跨界融合
全媒体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跨界融合,这为播音员主持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可以尝试与文化、艺术、科技等领域的专家、艺术家合作,通过跨界对话、联合创作等形式,将不同领域的精髓融入媒体产品之中,为受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在文化类节目中,播音员主持人可以邀请历史学者、文学评论家共同解读经典,让传统文化以更加生动、鲜活的面貌呈现;在科技类节目中,则可以与科学家、技术专家合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前沿科技,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这种跨界融合不仅丰富了媒体内容,也提升了节目的品质与影响力。
3. 结束语
全媒体时代为播音员主持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提升专业素养,积极适应时代变化,播音员主持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优秀的媒体传播者。
参考文献:
[1]董毅.播音主持专业素养的重构[J].新闻文化建设,2023(24):157-159.
[2]周军霞.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职业素养初探[J].池州学院学报,2019,33(4):92-93.
[3]冯滕.融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专业素养的提升路径探索[J].记者观察:中,2022(10):40-42.
[4]徐倩.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素养提升路径[J].西部广播电视,2023,44(12):191-193.
[5]张颖.全媒体时代播音员主持人的转型策略[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3(16):183-185.
作者简介:郑淑青(1989—),女,山东菏泽人,二级播音员,研究方向:播音主持。